1、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学习心得体会范文3篇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学习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教师,深入学习纲要让我对教育事业的未来有了更加清晰地认识,也让我深刻感受到自身肩负的重大责任。纲要不仅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顶层设计,更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行动指南。 首先,纲要将“立德树人”放在核心位置,这让我意识到,教育的本质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灵魂的塑造。 在日常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课堂内外的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我会努力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 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多元化的环境中全面发展。 其次,纲要强调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让我深感自身专业成长的紧迫性。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数字化、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我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我也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此外,纲要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让我对教育的边界有了新的理解。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而应贯穿人的一生。作为教师,我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在校学习,
2、更要引导他们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我也会积极参与教育数字化战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学习资源。最后,我深刻认识到, 教育强国建设不仅是教育系统的事,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我会努力加强与家长、社会的沟通与协作,形成教育合力, 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总之,纲要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将以纲要为指引,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为培养新时代的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学习心得体会在深入学习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 后,我深受触动,对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与宏伟蓝图有了更为清晰深刻的认识。 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 这为教育强国建设筑牢了坚实的思想根基。“两个确立”与“两个维护”的强调,让教育工作者明确了政治方向,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才能确保教育始终服务于国家和人民。 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彰显了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教育不仅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关键,更是推动社会进步、 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动
3、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 使命光荣。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这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与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储备坚实力量。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品德的塑造中成长,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这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要加强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纲要中提及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具体方向。思政教育要贯穿教育始终,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与家国情怀;提升人才竞争力,为国家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发挥科技支撑力, 推动教育与科技深度融合;强化民生保障力,让教育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增强社会协同力,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教育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展示中国教育的风采。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响应纲要号召,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努
4、力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教学中, 要不断探索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力;在育人方面,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相信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与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一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是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教育事业发展纲领性文件,是首个以教育强国为主题、以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重要任务的国家行动计划。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从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 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命题,再到党的二十大明确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教育的基础性、 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加快教育强国建设, 下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先手棋,已凝聚高度共识与行动合力。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伴随纲
5、要实施,各级各类学校必将进一步成为铸魂育人的重要阵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建设教育强国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通过一系列优化教育优质资源配置的举措,纲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切实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新期待。 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之“大”在于其鲜明的战略属性。进入新时代,立足“两个大局”,着眼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教育的战略定位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纲要以前瞻性部署,将教育强国建设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之中,为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培育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等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体现了全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顶层设计和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的战略定位。 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纲要提出“两步走”的战略安排: 到2027年,教育强国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到2035年, 建成教育强国。任务艰巨、时不我待,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担起教育强国建设的政治责任,增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更需要守正创新,增强敢创新、 勇攻坚的锐气胆识。 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 更有底气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使命。让我们聚共识、促落实, 在教育“由大到强”的道路上阔步前行,用行动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课题。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学习心得体会范文3篇》由会员wei****017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学习心得体会范文3篇》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