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心理学》真题练习试题 含答案

11页
  • 卖家[上传人]:AR****JM
  • 文档编号:596373700
  • 上传时间:2025-01-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24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心理学真题练习试题 含答案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5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考号:_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从_到_是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阶段。2、能力按照它的功能可划分为认知能力、_和_。3、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概括来说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有区别的_和_两大部分。4、记忆表象(简称表象)具有两个特征:_和_。5、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把握的注意对象的数量即注意的_,又称注意的_。6、有意后注意是在_基础上产生并与目的任务相联系,但又不需要_的注意。7、认识过程是指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联系与关系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感觉、知觉、_和_想象。8、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_ 的_ 特征。9、气质的4种基本类型是多血质、胆汁质、_和_。10、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有:提出问题、_、_和验证假设。 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社会刺激和个体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 )A.社会

      2、心理B.社会知觉C.社会态度D.社会归因 2、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的原则、发展性原则和( )A.客观性原则B.自然性原则C.社会性原则D.主观性原则3、编制16种个性因素问卷的心理学家是( )A.奥尔波特B.卡特尔C.吉尔福特D.艾森克4、( )在深度上对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A.普通心理学B.心理、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5、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马斯洛B.勒温C.默里D.罗杰斯6、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 )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7、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事物加以处理并作出解释或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 )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8、智力分布呈常态分布就是指( )A.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没有明显的个别差异B.智力中等的人占多数C.智力超常的人占多数D.智力低常的人占多数9、心理辅导员把来访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来访者的技术是( )A.简述语意技术B.澄清C.提问D.具体化 10、吃了糖以后会觉得桔子酸,这是( )A.感觉适应B.感

      3、觉对比C.同时对比D.继时对比11、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 )A.注意分散B.注意分配C.注意转移D.注意广度12、开卷考试的记忆活动是( )A.识记B.保持C.回忆D.再认13、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 )A.感觉、知觉和记忆B.知、情、意过程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D.能力、气质和性格14、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象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 )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15、心理辅导教师对来访者模棱两可或意义隐藏的语句给予进一步详细叙述的技术属于( ) A.澄清技术B.具体化技术C.提问技术D.面质技术 16、在家庭诸因素中,对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作用的是( )A.家庭结构B.出生顺序C.家庭的贫富程度D.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17、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不想耽误学习,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 )A.趋避冲突B.双趋冲突C.双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 18、受经验与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影响问题的解决时

      4、的倾向性,这是( )A.定势B.迁移作用C.动机状态D.变式19、人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是( )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意志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理智特征20、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 )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 三、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1、心理状态:2、无意识:3、记忆:4、注意的分配:5、意识:6、社会刻板效应:7、B型人格:8、需要: 四、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 )心境是一种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有时心境的产生是没有原因的。2、( )人的特殊能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3、( )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则差别感受性越强。4、( )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则差别感受性越强。5、( )复杂意志行动中,决策阶段是其关键阶段。6、( )潜移默化是指有意识记的结果。7、(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明的是气质的稳定性特征。8、( )知觉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9、( )复杂意志行动中,决策阶段是其关键阶段。10、( )虚

      5、幻的想象是不受客观现实制约的。 五、简答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1、情绪有哪些功能? 2、梦的伪装方法主要有哪些?3、什么是意识?意识有几种水平?4、什么是注意?注意具有哪些功能?5、创造性思维具有哪些特征?6、什么是情绪?情绪有哪些种类? 六、论述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1、论述知觉的特性?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出生 5、6岁2、操作能力 社交能力3、心理过程 个性过程4、直观性 概括性5、广度 范围6、有意注意 意志努力7、记忆 思维8、稳定 动力9、黏液质 抑郁质10、明确问题 提出假设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A2、A3、B4、C5、A6、B7、C8、B 9、A10、D 11、B12、D13、D14、D15、A16、D17、B18、A19、A20、A三、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1、心理状态:是指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背景。包括意识状态、注意、情绪状态、疲劳状态等。2、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是指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的过程。3、记忆:是过去

      6、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从事过的活动,都会在人们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这就是记的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根据需要这些储存在头脑中的印象又会被唤起,参与当前的活动,得到再次应用,这就是忆的过程。4、注意的分配:是指注意同时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注意特征。5、意识:心理反应具有不同的形式,意识是心理反应的最高形式,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广义的意识是作为直接经验的个人的主观印象,表现为知、情、意的统一。6、社会刻板效应: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7、B型人格:系一种典型的中庸性格。其特点是:不争强好胜,不贪图名利;不前不后,甘居中游;血液中儿茶酚胺含量较低,不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等。此种性格者有的接近A型或C型性格,经过环境影响或自我信念改变亦可发生一定程度的性格改变。8、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四、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错2、错3、错4、错5、错6、错7、对8、错9、错10、错五、简答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1、

      7、情绪功能:一适应环境的功能;二影响和调节认知活动的功能;三信息传递的功能。2、答:伪装的方法有四种:1、减缩:删减显性梦境的情节。2、转移:转移显性梦境的情节。3、象征:潜性梦境中被压抑的冲动或欲望以象征性的表征出现在显性梦境中。4、再修正:个体在陈述显性梦境时,会对梦中情节加以修正。3、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心理反映的高级形式,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其中语言和思维是意识活动中的核心因素。 意识可分为自我意识和对周围事物的意识,它的不同水平反映了个体在某一时间内对自身活动及其状态的觉知程度。在意识的调节与支配下,人的意识水平还可以具体划分为以下三种水平:无意识水平,指个体对其内在身心状态或对外环境变化没有觉知的意识状态;前意识水平,指人脑中所保持的经验或信息,可由需要时复现、提取而达到觉知的意4、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点。指向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人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着一定的对象。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客观事物上的强度或紧张度。指向和集中是同一注意状态下的

      8、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是心理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具有动力性。它具有三个功能:第一,选择功能。它使人在某一瞬间选择具有意义的、符合活动需要的客观事物,避开或抑制无关刺激。第二,保持功能。它使人的心理活动持续保留在所选择的对象上,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第三,对活动的调节与监督功能。它使人的心理活动沿着一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并根据当前需要作出适当分配和及时转移,以此来适应瞬息万蛮的客观环境。5、答:1、既需要发散思维,又需要集中思维;2、创造性思维没有现成的答案;3、迷恋和目的指向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4、灵感状态;5、创造性思维需要创造性相象的参与。6、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美国心理学家克雷奇将人类情绪分为:原始情绪,与感觉刺激有关的情绪,与自我评价的情绪,与别人有关的情绪。六、论述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1、答:人对于客观事物能够迅速获得清晰的感知,这与知觉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是分不开的。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一、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在于把一些对象(或对象的一些特性、标志、性质)优先地区分出来。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人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对它们的知觉格外清晰,被知觉的对象好像从其他事物中突出出来,出现在“前面”,而其他的事物就退到后面去了。与此相关的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中一个兴奋中心占优势,同时皮层的其余部分受抑制。知觉的选择性揭示了人对客观事物反映的主动性。知觉的选择性依赖于个人的兴趣、态度、需要以及个体的知识经验和当时的心理状态;还依赖于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强度、活动性、对比)和被感知对象的外界环境条件的特点(照明度、距离)。二、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表现为人在感知事物时

      《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心理学》真题练习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AR****JM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心理学》真题练习试题 含答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