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执业药师考试47个高频考点
25页1、考点 1:中药药学服务的重点人群 用药期长的慢性病患者,需长期或终生用药者;病情和用药复杂,患有多种疾病,需同时合并应用多种药品者;特殊人群,如特殊体质者、肝肾功能不全者、过敏体质者、小儿、老年人、妊 及哺乳期妇女、血液透析者,听障、视障人士以及特殊职业者如驾驶员等;用药效果不佳,需要重新选择药品或调整用药方案、剂量、方法者;类 别 书 名 主要特点及历史意义 主要医学典籍 黄帝内经 最早的一部中医典籍,分黄帝内经素问和灵枢经两部分 伤寒论 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后世称其为“众方之祖”金匮要略方论 以内经理论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开创了内伤杂病辨证论治的体系 巢氏诸病源候论 我国第一本证候学专著 温疫论 中医史上第一部论温疫的专著,创立了辨治温疫温病的新理论 主要本草典籍 神农本草经 约成书于东汉。载药 365 种。采用三品分类原则。是最早的本草学专著,为我国医药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本草经集注 药物分类按自然属性区分;创设了“诸病通用药”专项;记载了对药物性能的认识 新修本草 又称唐本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载药 850 种,开创了图文对照编纂药学专著的先例,是我国历史上
2、第一部药典性本草,也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全书共 30 卷,载药大约 1746 种。为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古本草合刊本 本草纲目 中药学巨著。书中共收载药物 1892 种,方剂 11096 首,附有药物图谱 1109 幅 主要方书典籍 肘后备急方 急症手册,全书总结了东晋以前的中医急救治疗成就 备急千金要方 论病首重妇婴病的防治与护理,对妇人经带胎产疾病有系统论治 千金翼方 千金要方的续编,与千金要方相辅相成 外台秘要 继备急千金要方后又一部综合性医学巨著 太平圣惠方 首详诊脉辨阴阳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宋代官府颁行的我国第一部成药典 普济方 我国古代收方最多的方书。收方 61739 首,保存了大量的民间验方 主要炮制典籍 雷公炮炙论 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第一次系统总结了前人炮制技术和经验,初步奠定了炮制学基础 炮炙大法 第二部炮制专著,将前人的炮制方法归纳为:炮、爁、煿、炙、煨、炒、煅、炼、制、度、飞、伏、镑、摋,、曝、露十七种方法,即称雷公炮炙十七法 修事指南 收录药物 232 种,为我国第三部炮制专著 考点 3:服药时间 要 点 内 容 空腹服 活血化瘀药
3、(如桃核承气汤)、峻下逐水药(如十枣汤)、驱虫药、攻积导滞药 饭前服 补益药(如六味地黄丸、参苓白术散);制酸药;治疗病在胸膈以下如肝、肾等脏器疾病的药物 饭后服 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及苦寒伤胃之药;健胃消食药(如保和丸、大山楂丸);治疗病在胸膈以上如头痛、眩晕、目疾、咽痛等疾病的药物 清晨服 利水蠲饮祛湿剂(如鸡鸣散);涌吐药(如常山饮、七宝饮)清晨至午前服 发汗解表药(如桂枝汤、麻黄汤、桂枝加葛根汤、九味羌活汤),温补肾阳、温阳健脾等方药(如金匮肾气丸、附子理中丸、右归丸等)午后至夜晚服 具有滋阴潜阳、清热解毒、重镇固摄的中药 睡前服 安神药;涩精止遗药;部分缓泻药;治疗夜汗出、夜半腹痛者的药物 疾病发作时服 截疟药宜于疟疾发作前 12 小时服用;平喘药宜于哮喘发作前两小时服用 考点 4:症、证、病的概念 要 点 概 念 症 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 证 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 病 即疾病的简称,指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机演变的异常生命过程,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 考点 5:阴阳属性 属 性 医学领域 事物归纳推演 季
4、 节 时 间 阴 相对静止、内守、下降、寒冷、晦暗,或属于有形物质 对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作用 秋,冬 夜 前半夜为阴中之阴 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阳 剧烈运动、外向、上升、温热、明亮,或属于功能方面 对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作用 春,夏 昼 上午为阳中之阳 下午为阳中之阴 考点 6:阴阳的相互关系(1)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相反,相互抑制、相互约束。(2)阴阳的互根互用:又称“阴阳互藏”,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3)阴阳的消长平衡,基本形式为:此消彼长,包括阴消阳长和阳消阴长;此长彼消,包括阳长阴消和阴长阳消。(4)阴阳的相互转化: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阴或阳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向转化的运动变化形式,即由阴转阳、由阳转阴。考点 7:五行的生克乘侮 五行相生相克的次序,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排列顺序,相邻的属相生,相间的属相克,见右图。从五行相生关系来说,五行中的任何“一行”,都存在 着“生我”“我生”两个方面的联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即“母子关系”。从五行相克关系来说,五行中的任何“一行”都存在着“克我”“我克”两方面的联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
5、者为“所胜”。五行相乘,是指五行的某一行对所胜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异常相克反应,也称为“过克”。五行相侮,是指由于五行的某一行对所不胜一行进行反制,又称“反侮”或“反克”。考点 8: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要 点 内 容 心 主血脉(推动、化生)、主神明(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阳脏、主神明 肺 主气(气之主)、司呼吸;主宣发与肃降;主通调水道(水之上源);朝百脉,主治节。有“华盖”“娇脏”之称 脾 主运化(水谷精微、水液;脾主升清、升举内脏)、主统血、喜燥恶湿;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肝 主疏泄(调畅情志,促进消化吸收,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藏血。喜条达舒畅而恶抑郁;主升、主动,故成为“刚脏”,将军之官 肾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气之根)。封藏为主,先天之本,为脏腑阴阳之本 胆 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助饮食物的消化;胆主决断,具有对事物进行判断、做出决定的功能。胆为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 胃 胃主受纳腐熟;主通降,以降为和 小 肠 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大 肠 传化糟粕,并吸收部分水液 膀 胱 贮尿和排尿 三 焦 上焦、中
《中药执业药师考试47个高频考点》由会员doc****iu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执业药师考试47个高频考点》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