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4章 课时20 水循环

11页
  • 卖家[上传人]:hule****023
  • 文档编号:595873120
  • 上传时间:2024-12-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8M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课程标准1.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2.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4.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5.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基本概念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海水盐度、海水温度、海水密度;海浪、海啸、风暴潮、潮汐、洋流;河流水文特征、河流水系特征;海气相互作用、水热平衡、厄尔尼诺、拉尼娜。基本原理水循环的过程及各环节的影响因素;水平衡原理;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原理。体系架构课时20水循环1水循环(1)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2)类型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在下图中用箭头标出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答案类型主要环节特点海上内循环A蒸发B降水循环水量最大,对全

      2、球热量输送有重要意义海陆间循环最重要的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陆地内循环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3)地理意义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塑造地表形态。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思考一个地区水资源总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案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总量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区域面积,一般来说,区域面积越大,集水范围越大,水资源总量越大;二是区域内的降水量和蒸发量,降水量越多,蒸发量越少,径流量越大,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总量越大。2水量平衡原理在某段时期内,一个地区的储水变化量就是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1影响水循环主要环节的因素分析(1)影响蒸发的因素(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海洋上空的水汽陆地(3)影响降水的因素(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分析影响因素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年降水量决定地表径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二者呈正相关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同地表径流量呈正相关植被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地质条件(土壤质地)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蒸发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

      3、大(5)影响下渗的因素(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暗河众多,储存有大量的地下水。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改变地表径流人类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铁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影响下渗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会减少下渗3.水平衡(1)原理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蓄水变化量,即收入水量支出水量蓄水变量。一个区域长期来看水量是收支平衡的,即收入支出。但某个区域、某一段时期内,收支可能不平衡;如果收入支出,则该区域、该时期水量增加;如果收入支出,

      4、则水量减少。公式:(2)原理应用水在数量上遵循水平衡原理,即总水量是平衡的。水资源既不会无中生有,也不会无故消失,一定是此消彼长,总量不变,即一个地区的储水变化量收入支出。收入大气降水;河流水、湖泊水、冰川融水的输入;地下水的输入;人工调水、灌溉等支出蒸发、植物蒸腾;径流输出;下渗;人工取水等水平衡原理常用于解释湖泊面积大小的变化、湖水盐度的变化、沼泽湿地的演化过程等。如“死海面积缩小的原因”分析思路如下图所示:即:水的收入是,水的支出是,即收入支出,死海面积缩小。(2020全国文综)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下图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据此完成12题。1参照上图,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人工岛足够长人工岛足够宽A BC D2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A取水难度大 B开采周期长C水质较差 D储量较少关键信息点拨人工岛是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而成,地表物质较疏松,透水性较强,利于地表水下渗。人工岛一般

      5、面积不大,接受的大气降水数量较少,蓄水量有限。图中淡、咸水界线是岛屿淡水与海洋咸水相互平衡的结果,岛内地下淡水依靠大气降水补充,雨水充分且稳定,利于保持岛内地下淡水区稳定,一旦降水量少,海水入侵,界线向岛内退缩,甚至导致淡水消失;岛屿宽度不足,两侧的海水入侵严重,会挤占淡水空间。答案1.B2.D解析第1题,岛上淡、咸水界线是岛屿淡水与海洋咸水相互平衡的结果,岛内地下淡水依靠大气降水补充,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雨水得到充分稳定的下渗,有利于保持岛内地下淡水区稳定;如果降水季节变化大就会导致淡、咸水失去平衡,一旦降水量少,海水入侵,界线向岛内退缩,甚至导致淡水消失;岛屿宽度不足,两侧的海水入侵严重,会挤占淡水空间,所以选B。第2题,人工岛一般面积不大,接受的大气降水数量较少,蓄水量有限,一旦开采使用,大气降水很难及时补充,无法保证淡水资源的稳定存在,所以不能作为日常生产生活用水的来源。考向1通过“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考查“人地协调观”(2023广西南宁模拟)北川河流域位于黄河上游半干旱区,蒸发(腾)总量较大。20世纪80年代至今,流域内年降水量相对平稳,大规模人工造林使流域植被覆盖率

      6、快速增加,在无其他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流域年蒸发(腾)总量呈下降趋势。据此完成13题。1大规模造林前,该流域()A气温年较差比较小B植物年蒸腾量较大C降水年内变化较小D土壤年蒸发量较大2植被覆盖率快速增加过程中,该流域()A河流径流年内波动变大B土壤含水量增多C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变快D地下水水位下降3大规模造林后,该流域蒸发(腾)总量变小的主要原因是植被()遮阳降温减小风速吸尘固沙保持水土A B C D答案1.D2.B3.A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流域位于黄河上游半干旱区,大规模造林前,该流域植被覆盖率较低,气温年较差较大,植物年蒸腾量较小,降水年内变化较大,A、B、C错误;大规模造林前,该流域年蒸发(腾)总量大,而植物稀少,植物年蒸腾量小,因此土壤年蒸发量较大,故选D。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植被覆盖率快速增加过程中,地表植被覆盖度提高,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加强,使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变慢,河流径流年内波动变小,A、C错误;植被阻滞作用下,地表径流速度减慢,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多,地下水水位上升,B正确,D错误。故选B。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规模造林后,树木起到遮阳降

      7、温作用,林下地表温度下降,土壤水分蒸发减弱,正确;大规模造林后,植被覆盖率增加,林木起到削减风速的作用,从而减少了水分的蒸发,正确;流域蒸发(腾)总量的变化与植被吸尘固沙作用关系不大,错误;森林植被保持水土,会使土壤中水分含量增加,土壤水分蒸发应该增加,因此流域蒸发(腾)总量变小与保持水土无关,错误。故选A。考向2通过“沼泽的形成”考查“区域认知”下图为“世界某河流局部地区图”。读图,完成45题。4图示河流()A总体流向自北向南B春季河水水位出现明显的上涨C水能开发潜力较大D沿岸城市数量多,规模大5该区域沼泽广布的原因是()冰川分布广泛,大量补充水源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冻土层深厚,地表水不易下渗地势低平,降水丰富,排水不畅A BC D答案4.B5.C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为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南部地区。根据等高线信息可知,该地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河流流向为自(东)南向(西)北,A错误。西西伯利亚平原南部地区,河流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使得河流水位上涨,形成春汛,B正确。该地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落差小,水能资源缺乏,C错误。该地

      8、纬度高,气温低,冬季寒冷漫长,且河流沿岸多沼泽分布,不利于人类居住和发展,城市数量少,D错误。第5题,该地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南部地区。该地所处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地表水较丰富,正确;当地纬度高,多冻土发育,地表水不易下渗,导致地表积水,正确;该地冬季寒冷漫长,积雪较多,春季和夏初,积雪融化补给河流,成为当地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错误;位于较高纬度地区,远离海洋,湿润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错误,选C。课时精练(2023河南郑州期末)畦灌是用土埂将耕地分隔成长条形的畦田,并借助重力作用让水流沿畦沟流动并以薄水层浸润土壤的灌溉方法。河套灌区张连生海子附近耕地以畦灌为主,该区耕地荒地海子系统中的水循环模式较为独特(下图)。据此完成12题。1相比于大水量灌溉,该区耕地采用畦灌的主要优势为()减少渗漏量改善土壤盐碱化增加降雨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A B C D2在耕地荒地海子系统中,水体的相互转化顺序为()A海子地下水降水灌溉水B降水地下水海子灌溉水C灌溉水地下水海子降水D地下水灌溉水海子降水答案1.D2.C解析第1题,相比于大水量灌溉,畦灌是用土埂将耕地分隔成长条形的畦田,并借助重力作用让水流沿畦沟流动并以薄水层浸润土壤的灌溉方法,可以节约用水,减少渗漏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故正确。用水浸润土壤,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可能会加重土壤盐碱化;降雨量的多少和气候有关,和灌溉方式无关,错。选D。第2题,据材料可知,畦灌借助重力作用让水流沿畦沟流动并浸润土壤,故灌溉水会下渗到土壤以及地下水层转为地下水,而地下水会沿着坡体自流到海子,海子水通过蒸发会转变为降水,其顺序应为灌溉水地下水海子降水,故选C。降水转化率指有效降水(能到达植物根层土壤并被利用的降水量)占降水量的比值。影响降水转化率的因素包括植被状况、土壤特性及降水特性等。下图示意我国某干旱半干旱区020 cm深度土壤降水转化率。据此完成34题。3降水转化率()A与降水量呈正相关 B夏季高于秋季C与降水强度呈负相关 D裸地大于林地4该地夏季降水量超过35 mm后,降水转化率反而有所减少,是由于()A植物蒸腾作用强烈B土壤水分饱和C植被吸收能力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4章 课时20 水循环》由会员hule****023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4章 课时20 水循环》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