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 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66页1、第第3 3 章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3.1 3.1 网络体系结构及其概念网络体系结构及其概念3.1.1 3.1.1 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的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的分层分层、各层协议、功能和层间接口的各层协议、功能和层间接口的集合集合。不同的计算。不同的计算机网络具有不同的体系结构,其层的数量、各层机网络具有不同的体系结构,其层的数量、各层的名称、内容和功能以及各相邻层之间的接口都的名称、内容和功能以及各相邻层之间的接口都不一样。然而,在任何网络中,每一层都是为了不一样。然而,在任何网络中,每一层都是为了向它的邻接上层提供一定的服务而设置的,而且向它的邻接上层提供一定的服务而设置的,而且每一层都对上层屏蔽如何实现协议的具体细节。每一层都对上层屏蔽如何实现协议的具体细节。这样,网络体系结构就能做到与具体的物理实现这样,网络体系结构就能做到与具体的物理实现无关,哪怕连接到网络中的主机和终端的型号和无关,哪怕连接到网络中的主机和终端的型号和性能各不相同,只要它们共同遵守相同的协议就性能各不相同,只要它们共同遵守相同的协议就可以实现互联和互操作。
2、可以实现互联和互操作。3.1.2 3.1.2 层次结构及相关概念层次结构及相关概念 层次结构就是指把一个复杂的系层次结构就是指把一个复杂的系统设计问题分解成多个层次分明的局部问统设计问题分解成多个层次分明的局部问题,并规定每一层次所必须完成的功能。题,并规定每一层次所必须完成的功能。将分层的思想或方法运用于计算机网络中,将分层的思想或方法运用于计算机网络中,就产生了计算机网络的分层模型,如图就产生了计算机网络的分层模型,如图3.2 3.2 所示。该模型将计算机网络中的每台机器所示。该模型将计算机网络中的每台机器抽象为若干层,每层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抽象为若干层,每层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层次结构提供了一种按层次来观察功能。层次结构提供了一种按层次来观察网络的方法,描述了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网络的方法,描述了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间的信息传输间的信息传输采用层次结构的优点如下采用层次结构的优点如下 功能简单,明确。整个复杂的系统被分解为若功能简单,明确。整个复杂的系统被分解为若干个小范围的部分,使得每一部分的功能比较单干个小范围的部分,使得每一部分的功能比较单一。一。 独立性强。各层具有相对独
3、立的功能,各层彼独立性强。各层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各层彼此不需知道各自的实现细节,而只要了解下层能此不需知道各自的实现细节,而只要了解下层能提供什么服务、上层要求提供什么服务就可以了。提供什么服务、上层要求提供什么服务就可以了。 设计灵活。当某层发生变更时,只要接口关系设计灵活。当某层发生变更时,只要接口关系保持不变,就不会对上下层产生影响,而仅仅是保持不变,就不会对上下层产生影响,而仅仅是本层内部的变化。本层内部的变化。 易于实现和维护。分层结构使得实现一个大的易于实现和维护。分层结构使得实现一个大的复杂的网络系统变得简单和容易。复杂的网络系统变得简单和容易。 易于标准化。每一层的功能和所提供的服务均易于标准化。每一层的功能和所提供的服务均已有明确的说明。已有明确的说明。3.1.3 3.1.3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由网络协议由语义、语法和时序语义、语法和时序三大三大要素构成。语义是为协调通信完成某些动要素构成。语义是为协调通信完成某些动作或操作而规定的控制和应答信息,如规作或操作而规定的控制和应答信息,如规定通信双方要发出的控制信息、执行的动定通信双方要发出的控制信息、执行的动
4、作和返回的应答等;语法规定通信双方彼作和返回的应答等;语法规定通信双方彼此应该如何操作,确定协议元素的格式,此应该如何操作,确定协议元素的格式,如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格式或结构、编码及如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格式或结构、编码及信号电平等;时序(也称定时、同步)是信号电平等;时序(也称定时、同步)是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指出事件的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指出事件的顺序和速率匹配等。顺序和速率匹配等。3.1.4 3.1.4 网络服务网络服务服务类型服务类型(1 1)面向连接的服务)面向连接的服务(2 2)无连接的服务)无连接的服务(3 3)服务原语)服务原语3.1.5 OSI 3.1.5 OSI 参考模型参考模型1. OSI 1. OSI 参考模型参考模型 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SO(InternationalStandardsInternationalStandards Organization Organization)于)于1977 1977 年成立了信息技术委员会年成立了信息技术委员会TC97 TC97 专门进行网专门进行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的工作。在综合了已有的计算络体系
5、结构标准化的工作。在综合了已有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础上,经过多次讨论研究,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础上,经过多次讨论研究,最后公布了网络体系结构的七层参考模型最后公布了网络体系结构的七层参考模型RMRM(Reference ModelReference Model),即开放系统互连),即开放系统互连OSIOSI(Open Open SystemInterconnectionSystemInterconnection) 参考模型,参考模型,简称简称OSI/RMOSI/RM。所谓。所谓“开放开放”表示任何两个遵守参表示任何两个遵守参考模型和有关标准的系统可以互连、互通、互操考模型和有关标准的系统可以互连、互通、互操作。作。2 2OSI OSI 环境中数据的传输过程环境中数据的传输过程3.2 3.2 物物 理理 层层3.2.1 3.2.1 物理层概述物理层概述 物理层是物理层是OSI OSI 参考模型中的最底层,它向参考模型中的最底层,它向下直接与传输介质相连接,向上相邻且服务于数下直接与传输介质相连接,向上相邻且服务于数据链路层,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一层。它既不是据链路层,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一
6、层。它既不是指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物理设备,也不是指负责信指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物理设备,也不是指负责信号传输的具体物理介质,而是指建立在物理介质号传输的具体物理介质,而是指建立在物理介质上为上一层(数据链路层)提供传输比特流的一上为上一层(数据链路层)提供传输比特流的一种物理连接。具体表现为物理层首先要建立(或种物理连接。具体表现为物理层首先要建立(或激活)一个连接,即发送端发送一个比特时,在激活)一个连接,即发送端发送一个比特时,在该连接的另一端(接收端)要做好接收该比特所该连接的另一端(接收端)要做好接收该比特所需要的准备;然后在整个通信过程中保持这种连需要的准备;然后在整个通信过程中保持这种连接,当通信结束时,又释放这种连接。接,当通信结束时,又释放这种连接。 数据终端设备又称数据终端设备又称DTEDTE(Data Terminal Data Terminal EquipmentEquipment),指数据输入、输出设备和传输控制),指数据输入、输出设备和传输控制器或计算机等数据处理装置及其通信控制器,它器或计算机等数据处理装置及其通信控制器,它的基本功能是产生、处理数据;数据电路端接
7、设的基本功能是产生、处理数据;数据电路端接设备又称备又称DCEDCE(Data Circuit-terminating Data Circuit-terminating EquipmentEquipment),指自动呼叫设备、调制解调器),指自动呼叫设备、调制解调器(ModemModem)及其他一些中间装置的集合,它的基本)及其他一些中间装置的集合,它的基本功能是发送、接收数据。功能是发送、接收数据。 1 1机械特性机械特性 2 2电气特性电气特性 3 3功能特性功能特性 4 4规程特性规程特性3.2.2 3.2.2 典型的物理层标准典型的物理层标准1 1EIA RS-232C/V.24 EIA RS-232C/V.24 接口标准接口标准(1 1)机械特性)机械特性(2 2)电气特性)电气特性 RS-232C RS-232C 的电气特性规定采的电气特性规定采用单端发送单端接收、双极性电源供电的用单端发送单端接收、双极性电源供电的非平衡型电路非平衡型电路(3 3)功能特性)功能特性 RS-232C RS-232C 的功能特性规定了的功能特性规定了25 25 芯标芯标准连接器中的准连接器中
8、的20 20 根信号线的功能,其中根信号线的功能,其中2 2 根地线、根地线、4 4 根数据线、根数据线、11 11 根控制线、根控制线、3 3 根根定时信号线、剩下的定时信号线、剩下的5 5 根线作为备用。表根线作为备用。表3.1 3.1 给出了常用的给出了常用的10 10 根信号线的功能特性。根信号线的功能特性。(4 4)RS-232C RS-232C 的规程特性的规程特性 RS-232C RS-232C 接口的工作过程是在各接口的工作过程是在各控制线有序的控制线有序的“ON”ON”(逻辑(逻辑0 0)和)和“OFF”OFF”(逻辑(逻辑1 1)状态的配合下进行的。)状态的配合下进行的。在在DTE/DCE DTE/DCE 连接的情况下,只有连接的情况下,只有CDCD(数据(数据终端就绪)和终端就绪)和CCCC(数据设备就绪)均为(数据设备就绪)均为“ON”ON”状态时,才具备操作的基本条件。状态时,才具备操作的基本条件。此后,若此后,若DTE DTE 要发送数据,则须先将要发送数据,则须先将CACA(请求发送)置为(请求发送)置为“ON”ON”状态,等待状态,等待CBCB(清除发送
9、)应答信号为(清除发送)应答信号为“ON”ON”状态后,状态后,才能在才能在BABA(发送数据)上发送数据。(发送数据)上发送数据。2 2其他标准接口其他标准接口 RS-232C RS-232C 标准采用的信号电平高,标准采用的信号电平高,为非平衡发送和接收方式,接口电路有公为非平衡发送和接收方式,接口电路有公共地线共地线RS-449 RS-449 电气标准同时采用了电气标准同时采用了37 37 芯芯和和9 9 芯连接器,芯连接器,RS-422 RS-422 的电气标准全称是的电气标准全称是“平衡型电压数字接口电路的电气特性平衡型电压数字接口电路的电气特性”,RS-423 RS-423 电气标准是非平衡标准电气标准是非平衡标准3.3 3.3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3.3.1 3.3.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数据链路层的功能1 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数据链路层是数据链路层是OSI OSI 参考模型中的第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位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它在物二层,位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它在物理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理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是:将物理层提供的可数
10、据链路层的作用是:将物理层提供的可能出差错的链路改造成为逻辑上无差错的能出差错的链路改造成为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数据链路。2 2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1 1)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和拆除)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和拆除(2 2)帧同步)帧同步(3 3)差错控制)差错控制(4 4)流量控制)流量控制3 3数据链路层的服务数据链路层的服务 数据链路层向上层提供的基本服数据链路层向上层提供的基本服务是将源节点的网络层数据可靠地传输到务是将源节点的网络层数据可靠地传输到相邻的目的节点的网络层。这个基本服务相邻的目的节点的网络层。这个基本服务过程可以看成是两个数据链路层使用数据过程可以看成是两个数据链路层使用数据链路协议进行的数据链路协议进行的数据 通信。通常,数据链通信。通常,数据链路层有路层有3 3 种基本服务可供选择,即无确认种基本服务可供选择,即无确认的无连接服务,有确认的无连接服务,有的无连接服务,有确认的无连接服务,有确认的面向连接服务。确认的面向连接服务。3.3.2 3.3.2 差错控制差错控制 检错重发方式即检错重发方式即ARQ ARQ 方式。方式。ARQ A
11、RQ 差错控制使用检错码,接收端放弃有差错差错控制使用检错码,接收端放弃有差错的信息块或帧,并通过反馈通道请求重传,的信息块或帧,并通过反馈通道请求重传,重传一直进行到该帧被成功地接收为止。重传一直进行到该帧被成功地接收为止。由于该过程比较简单,且使传输系统增加由于该过程比较简单,且使传输系统增加了可靠性,因此在计算机网络中得到了广了可靠性,因此在计算机网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过,由于重传增加了往返行程泛应用。不过,由于重传增加了往返行程的时延,使系统的实时性变差。链路层的的时延,使系统的实时性变差。链路层的差错控制是保证相邻节点之间的传输差错差错控制是保证相邻节点之间的传输差错被控制在所允许的范围内。被控制在所允许的范围内。3.3.3 3.3.3 流量控制流量控制 由于系统性能的不同,如硬件能由于系统性能的不同,如硬件能力(包括力(包括CPUCPU、存储器等)和软件功能的差、存储器等)和软件功能的差异,会导致发送方与接收方处理数据的速异,会导致发送方与接收方处理数据的速度有所不同。若一个发送能力较强的发送度有所不同。若一个发送能力较强的发送方给一个接收能力较弱的接收方发送数据,方给一
12、个接收能力较弱的接收方发送数据,则接收方会因无能力处理所收到的帧而不则接收方会因无能力处理所收到的帧而不得不丢弃一些帧。如果发送方持续高速地得不丢弃一些帧。如果发送方持续高速地发送,则接收方最终会被发送,则接收方最终会被“淹没淹没”。也就。也就是说,在数据链路层必须解决因发送方和是说,在数据链路层必须解决因发送方和接收方速率不匹配所造成的帧丢失问题。接收方速率不匹配所造成的帧丢失问题。3.3.4 3.3.4 数据链路层控制规程和协议数据链路层控制规程和协议1 1数据链路层控制规程类型数据链路层控制规程类型 数据链路层控制规程归纳起来有两大类:数据链路层控制规程归纳起来有两大类:面向字符型的数据链路控制规程和面向比特型的面向字符型的数据链路控制规程和面向比特型的数据链路控制规程。数据链路控制规程。2 2停止等待协议停止等待协议 停止等待协议简称停等协议,它是一种最停止等待协议简称停等协议,它是一种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协议。该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协议。该协议规定,每次只能发送一帧信息,发送后就停协议规定,每次只能发送一帧信息,发送后就停下来等待接收端的响应帧。
13、下来等待接收端的响应帧。3 3 连续连续ARQ ARQ 协议协议 连续连续ARQ ARQ 协议又称为协议又称为连续传输连续传输协议协议,该协议允许发送端一次可连续发送,该协议允许发送端一次可连续发送若干信息帧,即发送一帧后不必停下来等若干信息帧,即发送一帧后不必停下来等待,而是继续发送。该协议在用于差错控待,而是继续发送。该协议在用于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时分别有不同的方法。制和流量控制时分别有不同的方法。(1 1)用于差错控制)用于差错控制(2 2)用于流量控制)用于流量控制4 4选择重传选择重传ARQ ARQ 协议协议 如果传输线路质量好,很少出现差如果传输线路质量好,很少出现差错,则连续错,则连续ARQ ARQ 协议的效率高。确的帧先协议的效率高。确的帧先接收下来,存放在一个缓冲区里,同时要接收下来,存放在一个缓冲区里,同时要求发送端重传出错的那一帧。接收端一旦求发送端重传出错的那一帧。接收端一旦收到重传的新帧并确认后,与原已存放在收到重传的新帧并确认后,与原已存放在缓冲区的各帧一起按正确顺序交付给上一缓冲区的各帧一起按正确顺序交付给上一层。选择重传层。选择重传ARQ ARQ 协议可
《第3 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由会员pu****.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 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