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积极的自我观念,能悦纳自己,也能被别人所悦纳;情绪稳定,乐观豁达;同情他人,善待他人,乐于与他人交往合作、友好相处,有朋友;乐于学习,能从学习中获得乐趣;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小学中、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对象和目标(一)心理辅导对象主要是指正常中、小学生和能够接受辅导、帮助的轻微心理健康障碍的中、小学生。(二)心理辅导的目标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具体目标: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基本内容: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具体内容: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具有内容。分小学低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年级、高中年级四个阶段。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一)方式:发展性辅导与补救性辅导(一)方式:发展性辅导与补救性辅导(二)途径(二)途径1、独立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独立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2、将心理辅导融于班级、团体活动之中、将心理辅导融于班级、团体活动之中3、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4、 个别辅导个别辅导5、小组辅导、小组辅导班主任对于心理健康的职责班主任对于心理健康的职责 班主任的职责;班主任的职责; (1)对每一个学生给予帮助、友爱及关心。)对每一个学生给予帮助、友爱及关心。 (2)认识学校生活与例行工作的不同。)认识学校生活与例行工作的不同。 (3)记录学生表现及入学状
3、况等资料。)记录学生表现及入学状况等资料。 (4)在在学学校校中中培培养养学学生生公公民民责责任任、领领导导才才能及良好人格。能及良好人格。 (5)与辅导员和科任教师合作。)与辅导员和科任教师合作。中小学生常见的问题行为一、抗拒权威1抗拒行为、不理不采的态度2蔑视纪律和规范(逃学、出走、抽烟赌博等)3校园暴力、反社会(病态人格)二、品行不良1偷窃与偷窃癖2不诚实(撒谎)3轻视学业4交友不良三、人际关系困难1孤独2社交恐惧3侵犯行为四、个性缺陷1自我意识危机2情绪不成熟3害怕与拒绝挫折(强迫症、恐惧症、心身转换症、逃避与退缩行为)4希望破灭和退化(感情冷漠症、抑郁症)小学生特殊的心理问题及辅导考试焦虑及矫正考试焦虑及矫正 考试焦虑是指学生因担心考试达不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它是一种现实性或客观性焦虑。也就是说,考试焦虑是由考试情境引起的,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考试焦虑之间呈负相关,即考试焦虑越高,学习成绩越差。考试焦虑的表现考试焦虑的表现 生生理理反反应应
4、:心心率率加加快快、呼呼吸吸加加剧剧、多多汗汗、尿尿频频、肌肌肉紧张肉紧张 心心理理反反应应:苦苦恼恼、无无助助、头头脑脑空空白白、注注意意力力分分散散、思思维维处处于于僵僵滞滞状状态态、,不不能能正正常常归归纳纳、分分析析和和推推理理 行行为为反反应应:往往往往采采取取逃逃避避的的方方式式,他他们们或或者者胡胡乱乱作作答,早早离开答,早早离开考场,或者考场,或者东张西望东张西望小学生考试焦虑的矫正策略1.重建自我,确立合理的期望值重建自我,确立合理的期望值2.加强考前复习,提高应试技能加强考前复习,提高应试技能3. 注意力转移注意力转移4.运用一些心理矫正方法。运用一些心理矫正方法。 如放松训练、暗示训练、表象训练、系统脱敏方法以及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特征等减少和消除考试焦虑的发生。网络成瘾及其矫正网络成瘾的特征:1)下网后总念念不忘网事2)总嫌上网的时间太少而不满足3)无法控制上网4)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烦躁不安5)一上网就能消散各种不愉快6)上网比上学做功课更重要7)为上网宁愿失去重要的人际交往和工作8)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用9)对亲友掩盖频频上网的行为10)下网后有疏离、失落感网络成
5、瘾的现状 中中小小学学生生是是网网络络成成瘾瘾的的高高发发群群体体,据据民民盟盟北北京京市市委委2004年年提提交交的的报报告告,北北京京市市中中学学生生网网络络成成瘾瘾者者约约有有13万万多人,占多人,占14.8% (初中生(初中生11.8,高中生,高中生15.97)。)。 中小学生网络成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中小学生网络成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网络游戏成瘾。所占比例高达、网络游戏成瘾。所占比例高达40%以上。以上。 2、网络交友成瘾。、网络交友成瘾。 3、网络色情成瘾。、网络色情成瘾。 4、网上信息收集成瘾。、网上信息收集成瘾。 5、计算机成瘾。、计算机成瘾。 6、其其他他强强迫迫行行为为。如如,不不可可抑抑制制地地查查看看邮邮件件、参参与与网网上上讨讨论、论、BBS发表文章、发表文章、购物、拍卖等活动购物、拍卖等活动网络成瘾的防治家长和老师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来引导小学生的上网行为其次,提高中学生的现实交流沟通能力,重塑自信。 建立现实社会的自我满意感是最基本的预防思路。只有当青少年在现实的生活中寻找到真正的目标和方向,内心充实,情感积极,网络的诱惑力才会减少 教师对适应不良问题的观察视角重视外损性问题行为,忽视内损性问题行为打架、偷盗、说谎焦虑、孤独、抑郁重视行为问题,忽视人格问题逃学、攻击自卑多疑重视外在原因,忽视内在原因及作用机制班级、同伴个性特点、认知风格等学生问题行为的原因-间接成因缺乏健康的自我形象家庭因素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成长中的困惑与迷失经历身体、情绪及其它方面的虐待父母的不合情理不良行为已被条件化坏榜样的作用学校不合情理的条规及教师不合情理的态度外在期望与自我评价不吻合学生对学校缺乏归属感学生问题行为的原因-直接成因问题行为能让学生达到一些目的对社会规范的一种反叛应对压力、挫折、失败的方式表示对同伴行为的认同表明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种成长的宣言如何帮助问题行为学生需要一个综合的手段和系统找到问题的直接和间接因素提供给学生选择正确行为的机会尽可能推迟问题行为出现的年龄或减弱问题行为的强度个别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谢谢大家!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ppt》由会员夏**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ppt》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