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极路边坡水毁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5页
  • 卖家[上传人]:liy****000
  • 文档编号:570944592
  • 上传时间:2024-08-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9.7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生态修复项目山洪整治及边坡隐患治理工程北极路边坡水毁治理工程1、 北极路概况北极路起点接现状含湖路,终点接寨山坪山顶环线,道路全长2123.580m,四级公路(类)标准,设计速度15km/h,标准路幅宽度7m,双向双车道。边坡防护采用蜂巢格室护坡+植草护坡,路基采用路堑边沟、挖方坡顶截水沟、填方坡脚排水沟、急流槽、雨水过街暗沟、排水管涵等综合排水。2、 北极路边坡垮塌情况及原因分析北极路在建设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夏季暴雨时节,道路边坡多处出现不同程度的垮塌现象。根据北极路边坡垮塌处治方案专家咨询意见,因连续降雨,局部裂隙水沿边坡坡面渗出严重,冲刷坡面,软化坡面岩体,导致蜂巢格室护坡局部垮塌;局部坡段受雨水影响,岩土界面及土体强度降低,导致浅层土体滑移。3、 道路分段处理措施(1) 处理措施及范围针对边坡稳定但蜂巢格室垮塌的路段,采用恢复蜂巢格室的方式处理,且在边坡渗水严重区域周围设置深层排水孔,将水流接入至坡脚排水系统里,如坡体排出水量较大时,孔口以下的坡面应做加固处理,防止冲刷坡面。具体路段为K0+430K+520段、K0+620K0+670段、K0+730K0+800段、K0+810

      2、K0+850段、K1+000K1+040段、K1+340K1+370段、K1+660K1+750段、K1+810K1+850段、K1+910K1+930段、K1+950K1+970段、K2+070K2+080段,恢复总面积约为3400m2。针对土层不稳定且蜂巢格室垮塌的路段,先清除松散土体,再新建面板挡墙+恢复蜂巢格室,且在坡顶新建截水沟排水的方式处理。具体路段为K1+040K1+150段新建面板挡墙+恢复蜂巢格室+新建截水沟、K1+250-K1+300段清理松散土体+新建截水沟、K1+250K1+340段新建面板挡墙+恢复蜂巢格室、K1+480-K1+550段清理松散土体+新建面板挡墙+恢复蜂巢格室+新建截水沟、K1+760-K1+810段清理松散土体+新建面板挡墙+恢复蜂巢格室+新建截水沟。清除松散土体总量约1600m3,新建面板挡墙+恢复蜂巢格室总面积约3300m2,新建截水沟总长约300m。(2) 建议及注意事项(1)缺乏地勘资料,现场情况如与设计不吻合,及时通知各方,协商处理;(2)建议北极路范围内的山洪整治与边坡治理同期实施;(3)施工期间应加强场地的临时截排水措施;(4)

      3、施工过程中严禁在边坡顶部堆载;(5)加强边坡变形监测;(6)边坡须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处理,但要保证设计划分的处理范围和措施不变;(7)清理和修补既有坡顶和路侧边沟,保证排水通畅;(8)因现场实际情况与设计文件描述不符,施工单位须及时反馈设计单位处理。4、 排水处理措施(1) 雨水管水力计算暴雨强度(q)采用2017年重庆市沙坪坝区暴雨强度修订公式计算:暴雨重现期:P=100年。设计降雨历时:t=t1+t2(min),其中:地面集水时间: t1=5-15(min);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t2(min)按计算确定;综合径流系数:综合径流系数=0.5。序号设计管段服务面积设计流量过流能力管径坡度流速起迄(ha)(L/s)(L/s)(m)()(m/s)1YA-1YA-22.721360.171503.860.800 15.002.992YA-3YA-41.40700.091503.860.800 15.002.993YA-5YA-62.101051.171503.860.800 15.002.994YA-8YA-91.05525.071503.860.800 15.002.995YA-10YA

      4、-115.302651.262726.681.000 15.003.476YA-12YA-133.901950.242126.780.800 30.004.23(2) 平面布置本次设计在边坡坡顶冲刷严重位置设置坡顶沉砂池,需实施在边坡截排水沟最低点,截排水沟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延伸至现状出水点或水流冲刷点处,将水流通过边沟引至沉砂池,沉砂池接边坡急流槽,急流槽接入坡脚暗沟沉砂井,并进入设计雨水过街管道中,管道末端接入同期设计排洪沟中。本次设计共计6处过街管道,具体详见平面图。过街排水管道、沉砂池、急流槽需保持在一条直线上,现场放线后,经各方确认后方可实施。(3) 现状边坡急流槽处理本次现状道路沿线有若干边坡急流槽,急流槽末端接道路排水沟的节点处,均需进行改造,即:(1)将现状排水暗沟盖板更换成90mm厚钢格栅盖板,更换数量以总宽度满足不小于对应的急流槽宽度为准。(2)排水暗沟与急流槽之间的步道区域,同样改造成钢格栅盖板,要求同(1)。(3)拆除现状急流槽末端的格栅细网。改造区域取消细网(4) 设计急流槽接道路边沟节点处理处理方式同(3)要求,人行道下急流槽末端区域均采用钢格栅盖板方式

      5、。(5) 附属工程设计A、管材根据重庆市建设委员会重庆市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的通告(2019版)(渝建发201925号)的规定,并遵照高新区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导则的要求,本设计横穿现状北极路下排水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管。其中覆土7.5m采用级钢筋混凝土管,覆土7.5m且9m采用级钢筋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成品必须符合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要求。B、基础钢筋混凝土管采用橡胶圈承插接口。C、接口钢筋混凝土管基础采用砂石基础。D、检查井a)本次涉及检查井为沉砂井、跌水井。b)本工程人行道上采用防盗球墨铸铁井盖及盖座,按承载能力,最低选用C250类型。车行道上采用球墨铸铁分离式“五防”井盖及盖座,即防沉降、防盗、防噪音、防坠落、防位移,按承载能力,最低选用D400类型。所选井盖应符合国家标准检查井盖(GB/T 23858-2009)的要求。沉砂井采用钢格栅盖板。c)为避免在检查井盖损坏或缺失时发生行人坠落检查井的事故,排水系统检查井应安装防坠落装置。防坠落装置应牢固可靠,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并具备较大的过水能力,避免暴雨期间雨水从井底涌出时被冲走,本

      6、设计排水检查井采用防坠落网。井盖防坠落网由8个不锈钢膨胀螺栓固定,安装在井口下1015cm处的井筒内壁,防坠落网材质可选用聚乙烯塑料绳、高强工业丝、涤纶丝、维纶丝、锦纶丝等高强度且防腐蚀的材料,网体的网绳直径为8毫米,所有网绳由不小于3股单绳制成,单绳拉力大于1600N;网承重不低于300千克;网绳断裂拉力不低于3000N。d)关于检查井通风,本次设计采用使用成品检查井盖上孔眼进行换气通风的做法,开孔不小于2个,孔眼直径不小于30mm,并建成后的使用养护过程中,加强排查,确保孔未被堵塞,通气顺畅。E、八字式进出水口本次设计,八字进出水口采用混凝土结构,详见国标图集20S517/7(混凝土)。F、沉砂井/沉砂池本次设计边沟接暗管位置设置暗沟沉砂井,做法详见大样图。坡顶边沟接急流槽起点处设沉砂池,采用M10水泥砂浆砌MU30块片石砌筑,侧墙及底板厚度为0.3mG、跌水井本次设计为跌水井,跌水井贴挡墙外设置,做法详见大样图,跌水井出水口接设计排洪沟。5、 支护处理措施(1) 支护方式及范围对景观平台连接道坡脚设置抗滑桩进行支挡,抗滑桩桩径1.5m,桩中心间距4.0m,支护长度约41.5m,挡

      7、墙均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现浇。对K1+292-K1+322段路肩外侧采用抗滑桩进行支挡,抗滑桩桩径1.2m,桩中心间距4.0m,支护长度约29.2m,挡墙均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现浇。施工过程及运营过程中应加强边坡及截排水设施巡查,尤其是雨后,若发现排水不畅等安全隐患问题,应及时处理。(2) 挡墙施工要点A桩板挡墙(1)本次挡墙抗滑桩桩径1.5m。(2)抗滑桩桩身与冠梁均采用C30混凝土现浇。抗滑桩要求一次浇筑成型。桩基采用隔桩跳挖作业方式。(3)圆形桩:桩身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70mm,冠梁保护层不小于50mm,挡板保护层厚度不小于40mm,钢筋净距不小于80mm。(4)挡板后应设置滤水管,底部通过横向PVC管排入现状道路排水系统。(5)施工前,应逐桩放样,复核桩位与道路的位置关系。(6)本次设计根据地勘提供的相邻纵剖面绘制。施工时如发现现场地质条件与设计图纸有出入,应立即通知设计解决。B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前必须查明施工场地内的各类地下和影响桩体施工的地上设施的分布,基槽开挖范围内各种管道和电杆、铁塔,应按要求进行临时改迁及保护,避免在施工过程中损坏各种设施;(2)钢筋:采用H

      8、RB400、HPB300,钢筋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明,使用前应对钢筋进行随机抽检作力学性能试验,满足规范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所有钢筋在使用前均应进行除锈和调直等处理。 (3)成孔施工中若出现斜孔、弯孔、缩孔、塌孔等现象,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4)施工允许误差:钻孔桩桩位偏差不大于25mm,垂直度不大于0.5%。钢筋笼就位后顶面和设计标高误差不大于50mm。(5)分段制作钢筋笼时,钢筋直径大于等于16mm需采用机械连接,同一截面接头率不超过50%,接头错开间距应满足规范要求。(6)土方开挖弃土应尽量远离孔口,严禁堆放在坡顶。对基岩的开挖采用风镐开挖,严禁爆破开挖。 弃土应及时运走,严禁在桩位附近加载;不宜在雨季施工,应遵循先整治后开挖的施工顺序,疏通坡顶排水工程,防止地面水渗入土体。(7)墙顶防护网基础应事先预埋,不得事后补凿或补埋。(8)桩基施工应采用跳桩开挖的施工方法,在桩基桩身达到100%后再进行下一桩桩基施工。(9)要求对桩基刚开始嵌入段中风化基岩取样进行检测,要求全部嵌固段岩层的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达到地勘建议值;(10)灌注桩应全部采用预埋管声波透射法对成桩质量

      9、进行检测;(11)应选择有丰富经验的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支护体系的施工;(12)每日开工前必须检测井下有无危害气体和不安全因素,桩孔开挖过程中,应经常检测井孔内有无毒害气体和缺氧现象。坚持井下作业排风抽水先行,施工中应不断向孔内输送足够的新鲜空气,必要时抽、送同时进行。施工现场应配备专门送风设备,风量不应小于25L/s,采用风力压管引至井底进行送风,送风时间要超过20分钟以上,并用气体检测仪进行检测,确认无有毒气体后方可下井。施工现场还需常备氧气瓶等急救设备,并且配备相应的有一定窒息中毒抢救知识的专业人员在现场按应急救援措施实施救援和抢救,根据情况及时送医院进一步抢救治疗,并根据事故调查处理相关规定报相关部门。 (13)灌注桩其它施工要求详见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未尽事宜详按现行相关规范、规程执行。(14)对于局部土层较厚段,桩板挡墙成孔过程中易产生垮孔等现象,施工方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孔的形成,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不得对现状构筑物造成影响。(15) 因抗滑桩机械成孔不易判断岩土分界线及中风化基岩线标高,为控制造价并保证抗滑桩支护安全,应逐桩进行抗滑桩施工勘察以确定岩土分界线及中风化基岩线高程。若勘察反映地质情况与原地勘报告有出入,应及时通知各方,并调整支护设计。C锚杆挡墙1)土石方工程锚杆挡墙土石方开挖进程须满足挡土墙的逆作法施工要求:锚板挡墙的每级开挖高度为锚杆的竖向间距,完成该级锚杆挡土墙施工后方可进行下一级土石方开

      《北极路边坡水毁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由会员liy****000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极路边坡水毁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