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枚铜板的故事与好肉和尚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对于班级的中、差生的心理辅导(教师中心稿)--.docx
6页1、十枚铜板的故事与好肉和尚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对于班级的中、差生的心理辅导(教师中心稿) 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张淼 内容提要: 通过建立学生的心理资料档案和家访的方式,分析个别学生的具体问题,采取鼓励、肯定、表扬的方法排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由兴趣学习向自觉学习过渡。 关键词: 道德认识、倾向性学习、兴趣学习、理智性学习、自觉学习、 正文: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十枚铜板”的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很吝啬。有一天,他捡到了十枚铜板,晚上回家时不慎掉了一枚。吝啬鬼十分懊恼,又舍不得放弃那一枚铜板。于是,他就花掉了手中另外的九枚铜板去买蜡烛,点着蜡烛在回家的路上反复的找寻。结果不言而喻这是一个因小失大的故事。每次听到这则故事的时候,总有人语重心长地教育你:不要因小失大;做事要学会随机应变;要学会放弃云云。显然,这个故事只是被人们当作一则可笑的寓言故事来看的。 可是这则故事所讲的道理却让我在刚刚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初中班主任时感到十分的迷惑。我是不是应该以那个吝啬鬼为诫呢?是不是应该,因为个别学生成绩差、表现差就放弃他们,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多数学生身上呢? 我将我的迷惑写信告诉了父
2、亲。父亲在回信中只讲了一个“好肉和尚”的故事。从前有一位化缘的游方僧,一天他来到一个集市。看到了一群人正围着一个屠夫在买肉。屠夫一边熟练地切着、割着,一边大声的吆喝。这时,有一个人对屠夫说:“给我一块最好的肉。”屠夫突然放下手中的刀,看着这个人说:“客官,您看!哪一块不是好肉呢?”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站在一旁的和尚顿时大彻大悟,顿悟了多年未曾参透的禅机。于是和尚就给自己取名叫“好肉和尚”。和尚参透了什么,父亲没有言明,只在信中写下了这么一句“如果你能以父母之心来对待他人的子女,这则故事你就能读懂,你迷惑的浓云也就云开雾散了。” 对待差生,老师们往往喜欢“一言以蔽之”。殊不知这种把差生类型化的方式,自然不自然地将许多学生推进了恶性循环的死胡同:成绩差不被老师重视,甚至被老师、父母轻视接着成绩更差然后行为习惯出现了偏差。虽然学生们是有着许多共性的,同时他们也有着差别迥异的个性。往往这些个性更能影响学生的道德、认知、修养、心理等各个方面。但是个性又常常被“一言以蔽之”所忽略了。 道德的认识有三个基本的环节: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道德信念的确立。 学生对于道德知识的掌握,往往以道
3、德概念的方式来实现。这种道德概念,在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的大脑中又往往以抽象和概括的形式存在。道德评价是一种智力活动,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水平是道德认识形成的主要标志。对于初中生的班主任,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工作,这需要班主任更好的指导,逐步地培养出来。道德信念的确立,就是在前两者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结果。对于初中生来说,道德信念中更重要的是确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道德信念的确立,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甚至贯穿于人的一生的。而中学生道德认识水平主要表现在知识的学习、掌握的过程中及平时的行为习惯上。人的认识水平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他是从倾向性学习,即兴趣学习,向理智性学习,即自觉学习发展的。倾向性学习,即兴趣学习。在这一阶段,学生学习是没有明确的理智目标的,学习只为一种偶然的兴趣。属于偶然的、自发的学习,在这个阶段的学习往往带有强制性。理智性学习,即自觉学习。这个阶段,学生学习有明确的目标。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态度主动、热情。属于必然的、自觉的学习。在这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往往能充分发挥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初中生主要是处于前一个阶段,即倾向性学习,也就
4、是兴趣学习阶段。 我所担任班主任的班级是一所普通中学中的一个很普通的班级。学生大多来自于学校附近的居民小区。很多学生生活在三代同堂的家庭之中,父母工作,这部分学生占学生总数的40%左右;生活在三口之家的学生占20%左右;单亲家庭占12%。学生的父母有一人下岗,或两人双下岗的家庭占50%左右。这些数据表明,学生们在家庭中很少能得到父母在学习上直接的帮助,正如学生的家长经常对老师说的:“我们现在只能管管他们的生活了。”学生中也存在有一些厌学情绪。 针对这些问题,首先,我给每一位学生建立了一份个人心理档案。档案中详细地记载了学生的姓名、年龄、爱好、特长、身高的变化,体重的变化,与老师谈话的记录,家访的记录,每次考试的成绩记录,老师对他的观察、分析记录,他所获得的各种荣誉。总之,一个学生三年的成长经历被详细的记录在这份个人心理档案之中了。三年后就积累成了一份详尽的个人成长史。 当我第一个学期结束时,把这份档案发给学生时,学生普遍感到了惊讶,同时他们也感到了一份亲切。他们没有想到老师会这么认真地观察了他,他们有了一种被重视的感觉,他们认为自己在老师的心目当中原来是这么有地位。同时他们也感到了自己
《十枚铜板的故事与好肉和尚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对于班级的中、差生的心理辅导(教师中心稿)--.docx》由会员桔****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枚铜板的故事与好肉和尚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对于班级的中、差生的心理辅导(教师中心稿)--.docx》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