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钦州汽车产业总体发展规划(2016-2020)2016年7月目 录1、编制说明11.1、编制背景11.2、主要内容11.3、编制依据21.4、范围和期限22、钦州市发展汽车产业的外部环境32.1、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32.1.1、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现状32.1.2、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趋势62.2、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72.2.1、中国汽车产业概况72.2.2、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152.3、全国主要整车进口口岸发展情况172.4、广西壮族自治区汽车产业发展现状182.4.1、生产经营182.4.2、产品出口192.4.3、产业园区203、钦州汽车产业基础环境及规划情况223.1、钦州市基础环境分析223.1.1、制造业基础环境223.1.2、人才技术环境223.2、钦州保税港区规划223.2.1、保税港区整体规划223.2.2、保税港区整车进口口岸配套设施规划253.3、钦州港综合物流加工区规划254、钦州市发展汽车产业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分析274.1、优势274.2、劣势284.3、机遇284.4、挑战305、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定位及目标325.1、指导思想325
2、.2、基本原则325.3、发展定位335.4、发展目标和思路336、重点发展产业346.1、整车及零部件进出口贸易346.1.1、口岸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346.1.2、重点发展业务356.2、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406.2.1、整车制造406.2.2、专用汽车制造416.2.3、汽车零部件制造426.3、汽车服务业446.3.1、汽车商贸446.3.2、汽车教育和培训446.3.3、汽车文化运动457、功能分区及用地布局467.1、总体布局467.2、用地布局477.2.1、保税港区477.2.2、钦州港综合物流加工区487.2.3、钦州高新区(二期)497.2.4、钦北区皇马工业园(四区)507.2.5、黎合江工业园(初步选址)518、保障措施528.1、组织保障528.2、规划保障538.3、人才保障538.4、政策保障538.4.1、扩大汽车进出口鼓励政策548.4.2、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鼓励政策559、招商引资559.1、组织模式559.2、招商方案569.2.1、整车进出口企业569.2.2、整车及零部件企业57附件一:钦州市汽车产业布局示意图58附件二:钦州汽车产业重点项目表5
3、9附件三:中国主要汽车企业发展战略分析61 附件四:中国汽车进出口市场分析74附件五:全国主要整车进口口岸发展情况83附件六:近期拟重点招商企业883钦州汽车产业总体发展规划1、 编制说明1.1、 编制背景(1) 2008年初,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战略。(2) 2008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其发展定位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核心平台;中国东盟合作以及面向国际开放开发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3) 2009年12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同意将“钦州保税港区列为整车进口口岸”,成为继天津新港、大连新港、上海港、广州黄埔港后的第五个沿海整车进口口岸。(4) 钦州市“十三五”规划提出,“以轻型卡车、新能源汽车为龙头,重点培育发展整车进口口岸、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并规划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开放创新、港城联动、产业强市、生态惠民”的发展战略,培育和促进钦州市汽车产业发展,受钦州市委、市政府及钦州保税港区管委委托,编制钦州汽车
4、产业总体发展规划(2016-2020)。1.2、 主要内容本规划通过分析国内外汽车产业、市场现状及趋势,把握我国汽车产业未来政策走向,综合广西及钦州市汽车产业发展环境,明确钦州市发展汽车产业的优劣势及可行性。规划突出钦州区位及政策优势,提出钦州市汽车产业的发展思路、目标、步骤、重点发展产业、规划布局等,在招商引资、运营保障、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重要建议,为钦州市发展汽车产业提供科学依据和行动指南。1.3、 编制依据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2. 国务院关于同意广西钦州港口岸扩大对外开放的批复3.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4.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总体规划5.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6.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一期项目策划及城市设计7. 钦州港综合物流加工区总体规划8. 钦州港综合物流加工区产业发展规划9. 钦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10. 钦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11.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12. 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13. 关于低速货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升级并轨工作的通知(工信部产2014473号)14. 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
5、的意见15. 广西壮族自治区汽车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1.4、 范围和期限规划范围:钦州保税港区、钦州港综合物流加工区、钦州高新区(二期)、钦北区皇马工业园(四区)、黎合江工业园(初步选址)。规划期限:2016-2020年。2、 钦州市发展汽车产业的外部环境2.1、 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2.1.1、 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现状进入21世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车市需求强劲,而发达国家汽车市场已趋饱和,世界汽车市场的重点逐步由发达国家汽车市场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和2009年全球汽车产量出现下滑,但随着各国整体经济的复苏,2010年以来全球汽车总产量持续增长,2014年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产量达到9071.7万辆。图 1 世界汽车产量情况总体来看,全球汽车产业具有如下发展特点:(1) 跨国汽车公司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丰田在2014年全球汽车产量达1047.5万辆,居世界第一。德国大众全球产量989.5万辆,同比增长2.8%,名列第二。通用汽车2013年全球产量960.9万辆,位居第三。随着产能布局的加快和全球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各国汽车集团间竞争日益加剧。(
6、2) 新兴汽车市场增速放缓,跨国公司仍在扩大投资规模。2014年全球汽车市场低速增长,金砖五国(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汽车增速除中国外均放缓。但尽管如此,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汽车市场2014年销量仍然占到全球总产量超过37.8%的份额,并且仍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无论是受产品召回影响的丰田、通用还是大众都进一步加大了对新兴汽车市场的投资。表 1 2014年全球主要国家汽车销量(万辆)国家销量增长率(%)国家销量增长率(%)中国23496.86韩国1667.66美国16846.03意大利1495.06日本5563.49泰国88-33.73巴西350-7.15印度尼西亚121-1.77德国336 3.04澳大利亚111-2.02印度318-1.99墨西哥1186.88俄罗斯255-15.11阿根廷61-36.32英国2849.53土耳其81-9.61法国2210.16西班牙9919.97加拿大1896.12南非64-0.96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3) 汽车企业之间战略联盟日益增大。随着汽车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和行业利润率的进一步降低,国外各大汽车公司为了应对挑战,进一步加
7、快了战略联盟的步伐。通过技术合作、交叉持股等方式,实现技术共享、成本降低,菲亚特与克莱斯勒、丰田与富士重工、大众与铃木、雷诺日产与戴姆勒、东风与标致雪铁龙相继达成战略联盟。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整车企业之间、整车与零部件、电力公司等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案例日益增加。(4) 自贸区和关税同盟极大推动了新兴市场的汽车贸易。近年来,中国的自贸区建设快速推进。目前,中国正与五大洲的32个国家和地区建设20个自贸区。其中,已经签署并实施12个自贸协定,正在商建的自贸区有9个。自贸区或关税同盟的建立有效降低了自贸区或关税同盟内的汽车进口关税,对汽车贸易和汽车工业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表 2 中国自贸区建设情况已签协议的自贸区正在谈判的自贸区完成研究的自贸区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 (CEP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中国-东盟 中国-巴基斯坦 中国-智利 中国-新西兰 中国-新加坡 中国-秘鲁 亚太贸易协定中国-哥斯达黎加中国-冰岛中国-瑞士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GCC) 中国-澳大利亚 中国-挪威 中国-斯里兰卡中国-东盟升级自贸协定中国-韩国中日韩中国-巴基斯坦第二阶段自贸协
8、定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RCEP)中国-印度 (5) 汽车服务业成为汽车产业利润主要来源。欧美日等汽车发达国家,汽车产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已经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服务领域,汽车新车销售利润在整个产业链的利润构成中仅占20%,零部件供应占1020%,而60%70%的利润则是由服务环节产生的,包括维修保养、租赁、金融、保险、二手车、检测、救援等。2.1.2、 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未来全球汽车产业呈现几大趋势:一是产能过剩加剧,汽车企业集团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二是汽车产业继续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进一步由整车出口向技术输出、本地化生产转变;三是汽车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和战略联盟日益增多,通过技术合作、交叉持股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技术共享、成本降低;四是整车与零部件企业进一步分离,零部件采购趋于模块化、系统化和全球化,将会出现更多独立的大型零部件供应商集团;五是为了应对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的挑战,节能环保汽车成为市场主流,其中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市场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六是汽车循环经济产业将获得快速发展,在倡导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环境下,从报废汽车回收利用到再制造整个产业链将得到快速发展。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2020年以后,传统汽、柴油车需求总量将逐步减少,混合动力车及纯电动车将成为市场的主流。图 2 世界汽车分车型销量预测资料来源:国际能源署2.2、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2.1、 中国汽车产业概况(1) 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工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统计,2014年,全国汽车工业总产值42324.2亿元,同比增长7.9%;主营业务收入39941.9亿元, 同比增长7.5%。除了这两个主要的规模指标继续保持中高速平稳增长外,工业增加值、从业人数、整车产销等其它指
《钦州汽车产业总体发展规划(2016-2020).doc》由会员鲁**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钦州汽车产业总体发展规划(2016-2020).doc》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