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氢氰酸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7页1、 实用范本 / DOCUMENT TEMPLATE 编号: 氢氰酸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完整 正式 规范)编制人:_审核人:_日 期:_氢氰酸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说明:本文是指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本文档可直接下载后修改使用。一、基本特性1、标识中文名:氢氰酸英文名:Hydrocyanic acid2、理化性质外观与形状:无色透明液体, 有苦杏仁味, 易挥发主要用途:用于制造丙烯腈、丙烯酸树脂及杀虫剂等熔点():-13.4 相对密度(水1): 0.69(比水轻)沸点():25.7 相对密度(空气1):0.93(比空气轻)饱和蒸气压(KPa):53.33/9.8溶解性:与水混溶, 可混溶于乙醇、乙醚、甘油、苯、氯仿临界温度():183.5 临界压力(MPa):4.95燃烧热(KJ/mol): 最小引燃能量(mJ):二、危害特点1、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 建规火险分级:甲闪点():17.8 爆炸下限(V):5.6自燃温度():538 爆炸上限(V):40.0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
2、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 可能发生聚合反应, 出现大量放热现象, 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燃烧(分解)产物:氰化氢、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稳定性:稳定 避免接触的条件:光照聚合危害:能发生禁忌物:强氧化剂、碱类2、扩散性具有流动性和挥发性。3、毒性及健康危害性侵入途径: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毒 性:属高毒类。健康危害:抑制呼吸酶。高浓度吸入可引起骤死。非骤死者临床表现分为4期:前驱期有粘膜刺激、呼吸加快加深、乏力、头痛、口及咽部麻木、流涎。呼吸困难期有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皮肤粘膜呈鲜红色等。惊厥期出现抽搐、昏迷、呼吸衰竭。麻痹期全身肌肉松弛, 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接触浓氢氰酸引起皮肤灼伤。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及眼和上呼吸道刺激。可引起皮肤损害。三、程序方法1、防护措施(1)进入重度区, 人员实施一级防护, 并采取消防水枪掩护;(2)进入轻度区, 人员实施二级防护;(3)凡在现场参与处置人员, 最低防护不得低于三级。防护标准级别形式防化服防护服防护面具一级全身内置式重型防化服全棉防静电的内外衣、手套、袜子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二级全身封闭式防
《氢氰酸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由会员桔****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氢氰酸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