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文章-大气压强.doc
5页1、新课改下大气压强实验教学设计 唐建军 唐建军:重庆市第十五中学校,中学一级教师。 摘要中学物理实验是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探究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重点讨论了如何将大气压强中的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以及探讨小组合作学习与实验课型的有效结合,从而进一步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 新课改 大气压强 实验 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上,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几个学习任务或学习问题,以学习任务或问题为载体展开教学。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三助式”教学法,按照下达学习任务、独立自助学习、互助解决问题、暴露疑难问题、师助点拨释疑、下达新的学习任务循环进行。在实验设计上,结合生活实际,化繁为简,将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教学设计如下:一、教学背景(一)教材分析大气压强是固体、液体压强知识的延续,是压强知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大气压强在知识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大气压强是存在的;知道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过程与方法】体验大气压的存在;探究大气压的测量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渗透物理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
2、学态度;2.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感受物理的神奇。(三)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大气压是存在的。【难点】探究大气压的测量方法。(四)教法与学法【教法】演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设疑诱导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观察发现法。二、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老师表演魔术(图1),同一个茶壶(阴阳壶)可以分别倒出两种不同的茶水。设计意图:学生不仅惊叹魔术的神奇,更好奇魔术中隐藏的奥秘。神奇的现象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探究的课题“大气压强”。(图1)(二)探究、体验大气压的存在活动一:创设情景、提出猜想创设四个与大气压相关的物理情景,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给出猜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图2)1.将装满水的塑料瓶扎个洞有水流出来吗? 2.密封的牛奶瓶能喝出牛奶吗? 3.装满水的玻璃瓶用乒乓球封口倒置,乒乓球会掉下来吗?4.装满水的试管倒置在水槽里水柱会下降吗?(图2)(图2)活动二:合作探究,验证猜想。设计意图: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能积极地进行实验探究,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通过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
3、探究的能力。出乎意料的探究结果,让学生认识到实验探究在物理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将学生的好奇心推向了高潮。学生急切的想知道,神奇的现象到底蕴藏着怎样的物理奥秘。(图3、图4)下面通过改进实验,解密神奇。(图4)(图5)(图3)活动三:改进实验,揭秘神奇。用抽气机抽出真空罩中的空气,创设没有空气的实验环境,再次进行大气压支撑水柱实验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图5)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分析、对比实验现象、可以归纳得出:正是大气产生了一个压强的作用,从而支撑起水柱。本实验体现了控制变量法和转化法在实验探究中的应用。实验的改进将抽象的大气形象化,降低了学生认识大气压的难度,突破了教学重点。在学生感知大气压存在的基础上,老师进行总结:由于空气有质量且具有流动性,所以空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的作用,我们把它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活动四:知识应用让学生结合大气压的知识解释下列物理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一:“彩沙喷泉”。(图6) 设计意图:通过创新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验二:“魔瓶”。(图7)设计意图:将两个底部有孔的矿泉水瓶装满不同颜色的水,拧紧瓶盖水不流
《2015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文章-大气压强.doc》由会员壹****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文章-大气压强.doc》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