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如何防范和控制投标单位不平衡报价——毕业论文
3页1、浅析如何防范和控制投标单位不平衡报价摘要:阐述了不平衡报价产生的背景及概念,归纳了三类不平衡报价的表现形式,分析了不平衡报价的产生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同时提出了防范和控制投标单位不平衡报价的具体措施,以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键词:投标单位,不平衡报价,防范和控制,措施自1998年以来,为加强政府基建工程造价管理,全国各地陆续成立r政府基建工程投资评审中心,运用客观公正的科学方法,对财政投资基建工程的全过程进行评审,合理控制基建工程造价,以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面对投标单位的不平衡报价投标策略进行具体分析,探讨对策。1 不平衡报价产生的背景及概念2003年7月1日,505002003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建设工程施工招标的合同计价方式由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向上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转变。它既代表着我国工程计价技术的重大进步,同时也给投标单位尽早收工程款,提高管理效益,进行不平衡报价提供了平台。所谓不平衡报价是相对于常规的平衡报价而言,它是指一个工程项目在投标报价时,在总报价保持不变且不影响中标概率的前提下,与正常水平相比,有意识地调整内
2、部各部分项目的报价,其目的是为了尽甲收回工程款,增加流动资金,有利于流动资金的周转,同时从设计修改等原因引起的工程量或其他变更中获得额外利润。2 不平衡报价的主要表现形式1)第一类不平衡报价 时间不平衡报价。时间不平衡报价主要是投标单位利用承包合同的早期施工早计量、早支付的进度支付规则,结合施工进度计划,通过适当提高先期施工、降低后期施工分项工程的综合单价,从而获取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2)第二类不平衡报价 数量不平衡报价。数量不平衡报价主要是投标单位通过分析图纸、地质资料、计量法则,加上现场考察以及历史经验来判断其实际工程量与清单工程量是否有变化,如有,则可根据实际工程数量可能增加或减少来适当调高或降低该清单项目单价,合理协调相关单价而保持总价平衡,从而可能在合同履行时获得更多的支付报酬。3)第三类不平衡报价风险不平衡报价。风险不平衡报价是指投标人利用合同工期长的支付价格调整规则,规避通货膨胀风险因素。工程实施过程中充满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会弓l起工程造价变动。投标者经常会利用这些不确定因素,具体表现为:a通过调高(低)工程中使用资源较多(少)的调价系数和权重,或调高(低)物价
3、上涨较大(稳定或下降)资源的调价系数和权重;b通过适当降低材料单价,协同提高人工、机械台班单价的方法,进行不平衡报价,使投标人中标后在合同履行中能规避风险或将风险转嫁给业主,从而获取收益。3 不平衡报价的产生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后果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投标单位既要维持投标报价的竞争力,又想获得超额利润必然会采取各种投标策略尽量降低或转移风险,其中不平衡报价成为一个最为有效的途径。这是导致不平衡报价产中的直接原因。就施工企业而言,不平衡报价足一种投标策略和技巧;就业主而言,不平衡报价将导致低价中标,高价结算;比如在实际操作中,投标单位采用不平衡报价时,可能对哪些分项可以调整、哪些分项可能调整以及能够在多大范围内调整等情况已做了充分研究。中标后该投标单位为提高自己的利润率会千方百计将工程造价向其预先设定的方向调整,造成T程结算造价远远超过中标价,原来的低价中标就变成 高价结算。另一方面,不平衡报价掩盖了工程实际投资成本,扰乱了招投标工作的正常进行,不利于业主选择最具实力的投标单位,给建筑市场公平竞争机制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不利于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严重的不平衡报价有可能进一步增大项目建
《浅析如何防范和控制投标单位不平衡报价——毕业论文》由会员枫**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如何防范和控制投标单位不平衡报价——毕业论文》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