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科医疗纠纷防范措施
5页1、儿科医疗纠纷防范预案为提高我科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 规范医疗行为,预防 医疗缺陷、差错和事故发生,及时有效的处理医疗纠纷。根据医院医 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预案:一、组织机构1、成立医疗服务质量监控委员会,由科主任,副主任,医疗组, 护理组组成。负责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教育,监督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规章制度的实行情况。2、成立医疗安全管理小组,由主任、副主任、护士长组成。定期 和不定期召开会议,负责对医疗缺陷、差错和事故进行分析、论 证和定性工作,提出整改意见,修订和完善医疗安全各项制度。3、成立医疗纠纷处理小组,由主任、副主任、护士长组成。受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监控委员会直接领导,及时受理并处理各种投诉 及医疗争议。二、医疗事故防范1、强化安全医疗教育。每年定期组织全科职工卫生管理法律、法 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培训,不定期的进行医疗安全质量意识 教育,及时传达医院及上级卫生部门的有关医疗安全方面文件和 各项规定。2、建立健全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制度是保证医疗质量有章可循的 关键,尤其是首诊负责制,急诊抢救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 度,死亡和疑难病例讨论制
2、度,会诊制度,三级查房制度等。重视病历书写质量,病历保管规定,规范填写病人知情同意书。要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植入物注入的管理。3、落实科室医疗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 科室成立以科主任、护士长为首要负责人的医疗安全管理小组,制定相应的医疗安全管理 制度及措施。定期开展安全质量活动,月底向院医疗服务质量监 控办公室报告一次医疗缺陷,差错、事故或存在不安全因素、分 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三、医疗事故处理:1、当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争议时,当 事者立即向科主任报告,科主任在 24小时之内向医院领导汇报, 并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将情况向院长汇报。发生医疗事故的按 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患者死亡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 故的,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应在1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汇 报。2、已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的,当事人在按规定程序上报同 时,由科室或院部组织最强技术为量,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 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过大。3、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对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 良反应,有关人员应及时报告医务科,并组织有关人员会同
《儿科医疗纠纷防范措施》由会员cl****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医疗纠纷防范措施》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