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生物材料行业现状与前景趋势分析报告目录1.生物材料行业现状41.1生物材料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41.2生物材料市场规模分析71.3生物材料行业特点分析82.生物材料行业前景趋势92.1组织工程化产品102.2材料表面改性102.3微创或无创治疗的介/植入治疗器械和辅助器械102.4纳米生物医用材料、植入器械和软纳米技术(包括纳米涂层)112.5计算机辅助仿生设计及3D 打印的生物制造及设备112.6生物材料行业国内稳定增长122.7活性生物材料成为发展重要方向122.8再生医学材料最具发展前景122.9呈现集群化分布132.10需求开拓143.生物材料行业存在的问题143.1行业服务无序化143.2供应链整合度低143.3基础工作薄弱153.4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153.5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154.生物材料行业政策环境分析174.1生物材料行业政策环境分析174.2生物材料行业经济环境分析174.3生物材料行业社会环境分析174.4生物材料行业技术环境分析185.生物材料行业竞争分析195.1生物材料行业竞争分析19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195.1.2对下游议价能
2、力分析195.1.3潜在进入者分析20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205.2中国生物材料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215.3中国生物材料行业竞争强度分析216.生物材料产业投资分析226.1中国生物材料技术投资趋势分析226.2中国生物材料行业投资风险226.3中国生物材料行业投资收益231. 生物材料行业现状1.1 生物材料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生物材料行业是建立在生物材料技术基础之上,开发生产生物材料产品,并形成的具有同一属性的企业的集合,包括生物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和技术装备,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材料又称“生物医学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指用以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材料,即用于人工器官、外科修复、理疗康复、诊断、治疗疾患,而对人体组织不会产生不良影响的材料,其制品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和科研。生物医用材料又称生物材料,是一类用于诊断、治疗、修复和替换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新型高技术材料。生物材料市场分析,生物材料可分为医用金属、医用高分子、生物陶瓷、医用复合材料、生物衍生材料等。按临床用途,可分为骨科材料,心脑血管系统修复材料,人工皮肤和敷料、
3、医用导管、组织黏合剂、血液净化及吸附等医用耗材,软组织修复及整形外科材料,牙科修复材料,植入式微电子有源器械,生物传感器、生物及细胞芯片以及分子影像剂等临床诊断材料,药物控释载体及系统等。生物材料行业是指从事生物材料相关性质的生产、服务的单位或个体的组织结构体系的总称。深刻认知生物材料行业定义,对预测并引导生物材料行业前景,指导行业投资方向至关重要。生物材料行业是建立在生物材料技术基础之上,开发生产生物材料产品,并形成的具有同一属性的企业的集合,包括生物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和技术装备,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生物材料行业在经过短暂的结构调整后,淘汰掉落后产能、筛选掉不合格企业,并且随着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需求的提升,我国生物材料行业依旧会继续保持增长趋势,未来将会向高品质、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呈现品种增多、消费多元化等新趋势。中国生物材料产业链的参与主体不断丰富,产业生态逐渐健壮。伴随着临床应用的成功,生物医用材料及其制品产业已经形成,它是整个医疗器械产业的基础,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国际上、生物医用材料及其制品,如冠脉支架、人工关节、骨科修复材料、种植牙、人工血管、人工神经、人工
4、角膜、人工皮肤以及血液净化器皿等主要产品,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持续增长。生物医用材料是研究人工器官和医疗器械的基础,属于医疗器械范畴,是在材料科学、材料化学、材料物理学等领域和生物学、医学、药学等学科之间形成的交叉性边缘学科,具有知识、技术密集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已成为当代材料学科的重要分支,尤其是随着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和重大突破,生物医用材料已成为各国科学家竞相进行研究和开发的热点。 生物医用材料行业是植入性医疗器械的核心上游环节。从产业链角度来看,生物医用材料上游领域包括金属、陶瓷、高分子聚合物、动物活性组织等生产厂商,下游为植入性医疗器械,其应用领域主要在临床和美容院。生物医学材料作为植入医疗器械的上游,也是植入医疗器械的主要构成部分。在国内诊断、治疗和手术费用占比提升的政策导向下,国内植入性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伴随植入性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我国现代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已初具雏形,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上游产业中游产业下游产业综合医院组织工程天然活性组织高分子聚合物陶瓷金属植入医疗机械天然生物材料生物医用材料人工合成材料美容院门诊体检中心社区医院1.2 生物材料市场规模分析随着
5、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利好,越来越多的需求将会被释放,生物材料行业将紧密结合产业上下游的资源,充分掌握用户需求变化,极大丰富行业应用场景。通过产品与服务质量的不断优化升级,推动生物材料产业应用的爆发式增长。目前,我国的生物材料行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居民生活水平高,对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要求较高,生物材料具有机械材料所没有的性能,市场需求的增长稳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处于人口老龄化的初期,与国外发达国家进程差别大,未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增大对医疗的需求,特别是对生物材料的需求将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行业发展前景可观。生物材料属于生物医用材料的一个细分领域,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生物材料产业已具雏形,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达到1006.35亿元,年复合增速为8.41%。近几年增速呈加快趋势,目前年增长已达20%左右,保守估计至2020年,我国生物医用材料市场规模可达4,000亿元左右。1.3 生物材料行业特点分析1)医疗器械新品开发投入比重仍较低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
6、械事关人们健康问题,是我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据统计,发达国家国际厂商医疗器械新品开发投入的资金约占销售额的10%左右,而我国医疗器械企业新品开发资金仅占销售额的 1%左右。2018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文中将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列为重点领域,强调要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2)新产品研发和审批时间较长生物再生材料属于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通过研发不断提升现有产品质量,开发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是在行业中持续保持,并不断扩大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受制于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新产品开发经验不足,行业监管体制有待完善,目前我国医疗器械新产品从开发到取得国家食药总局批准的产品注册证周期较长。目前,我国生物医用材料市场已具有一定规模,未来的市场前景是十分广阔的。但临床应用中涉及到的生物医用材料高端产品,往往严重依赖进口,而高昂的进口产品价格又超出了许多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生物材料行业技术特点分析指出,因而加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化建设,提升国有品牌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控制成本并影响临床价格,
7、使更广大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成为可能,这种局面的形成,客观上可以促进我国生物医用材料的产业化进程。2. 生物材料行业前景趋势 2.1 组织工程化产品当前最有希望突破的是骨、软骨、肌腱、角膜、神经等组织工程化制品及组织工程化人工肝和肾。优选支架材料并优化其制备工艺,干细胞和成体细胞的提取和体外传代、增殖、模拟生物环境的体外细胞培养,以及生长因子的提取及生物衍生材料免疫原性消除和防钙化技术是其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2.2 材料表面改性材料表面改性以及表面改性植入器械的设计和制备的工程化技术,包括增进骨、牙等植入器械表面生物活性的表面生物活化技术;增进血液接触材料和器械的表面抗凝血及防组织增生改性技术;赋予表面抗菌、抗磨损、选择性固定生物分子等的表面功能化技术等,以及植入器械形态结构设计系统及软件开发等。2.3 微创或无创治疗的介/植入治疗器械和辅助器械血管支架、介/植入治疗辅助器械等。关键技术是可降解材料研发,植入器械的精密和微加工,以及表面抗凝血和防组织增生的改性等技术。2.4 纳米生物医用材料、植入器械和软纳米技术(包括纳米涂层)纳米生物医用材料制备技术及其生物学效应,包括生物学风险试验和评
8、价,是研究和发展的重点。人体自身形成的具有纳米结构的组织并未表现出生物学风险,因此模拟生理条件下人体组织形成的纳米生物材料装配和合成技术,即软纳米技术,是发展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的关键技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合物复合人工骨已在我国取证上市。2.5 计算机辅助仿生设计及3D 打印的生物制造及设备包括精密加工及自动化生产技术、个性化植入器械的制备技术、组织工程化仿生活体器械的快速成型和制备技术等。此外,生物医用材料和植入器械的封装、灭菌、消毒和储存技术,可生物降解和吸收的医用材料技术等亦是当前发展的关键技术。2.6 生物材料行业国内稳定增长近几年的销售规模增长率都在10%以下。我国处于人口老龄化的初期,与国外发达国家进程差别大,未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增大对医疗的需求,特别是对生物材料的需求将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行业发展前景可观。2.7 活性生物材料成为发展重要方向生物医学材料是植入器械的上游,植入器械的性能取决于两点,一是材料性能,二是加工工艺。 材料性能的进步对于植入器械的性能的提升和应用领域的扩展至关重要。 我们以金属材料为例,一开始使用不锈钢用于骨板和骨钉等产品,后来出现了人工
9、髋关节,然后不断添加新的金属 元素从而获得具有更好生物学特性的金属材料,比如钴铬钼钨和钴铬钼镍合金合金,成为目前临床使用的主要金属 材料,广泛应用于人工关节等产品。2.8 再生医学材料最具发展前景生物材料市场发展趋势分析,用于植入器械的生物医学材料性能需要满足几个条件,生物功能性、生物相容性、生物稳定性和可加工性。对于取 自于动物体内的制成的再生医学材料而言,资本市场比较担心动物源性材料潜在的免疫排斥风险。而从再生医学材 料通常的加工处理流程来看,都要先经过脱细胞(去细胞)工序,此道工序解决的就是免疫排斥源性问题,之后还 有专门的环节来消毒灭菌消除各种抗原等有害物质,这些也是植入医疗器械都需消除的隐患,所以动物源性材料这 方面风险可控。2.9 呈现集群化分布目前各地都在推生物材料项目建设,类型也比较多。一般当地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会在原有基础上提升智能化,如果没有基础比较好的项目基础,当地就会打造出新的生物材料项目。随着各地生物材料建设,中国生物材料建设已经在地域分布以及建设模式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在地域分布上,中国生物材料建设已经初步呈现出集群化分布,且有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拓展的特征。有报告分析,从国家级生物材料项目建设情况来看,已经形成“东部沿海集聚、中部沿江联动、西部特色发展”的空间格局。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以其雄厚的工业园区作为基础,成为全国生物材料建设的三大聚集区;中部沿江地区借助沿江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势头,大力开展生物材料建设;广大西部地区依据各自建设特色,也正加紧生物材料建设。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中西部地区生物材料建设或将
《2021年生物材料行业现状与前景趋势分析报告》由会员枫**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生物材料行业现状与前景趋势分析报告》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