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工作经验、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意见及建议
5页1、 经验 为了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发挥内部控制在提升单位内部治理水平、规范内部权利运行、推进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我单位紧密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以问题为导向,努力建立起完善的内控体系,实现权利制衡,到目前为止,内控机制总体框架基本形成,取得了初步成效。一、主要经验、做法 (一)成立领导小组,作为内控抓手 单位内控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工作涉及到预算业务、收支业务、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内外监督等各项经济业务活动,需要内部各科室的协作和配合。单位在工作中意识到单位领导重视是推动实施内控的关键。工作中与党风廉政建设密切结合,使单位领导树立起风险防控意识,为内控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单位成立了由单位负责人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领导小组。各科室明确工作重点方向,各司其职。 (二)构建内控机制,保证内控实施 单位内控运行制约机制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内控管理职责分工,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关键岗位责任机制,关键人员资质能力,财务信息编报要求,信息技术应用要求,经济活动风险评估,内部控制监督评价。 梳理单位主要经济业务管理制度及流程,主要针对预算管理、经费收支管理、
2、政府采购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6个业务模块,将规章制度整理汇编成册。 (三)建立考评制度,持续改进工作 要把内控机制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必须以加强监控跟踪考核为手段,不断充实监督体系,尤其针对高风险权利的运行,明确具体的监督事项、监督主体、监督责任,提高监督频率,加强监督力度,强化“一岗两责”,真正把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中。今后,单位将不断探索内控机制建设评价考核机制,推进监测考核制度化、日常化,将风险点与岗位相匹配,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与绩效考核相挂钩。二、取得的成效 我单位在内控机制建设上虽然做了一些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但还有许多不足。我单位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巩固、完善、提升内控机制建设工作,为单位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加强各科室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与加深对该工作的认识。 自开展内部控制建设以来,各个科室协调配合,明确各个业务归口控制责任,促进了全体工作人员对内控建设的了解,自上而下逐步强化内控意识。 (二)有助于明确单位内部控制完善的方向和需求。 财政部和市财政部门已将内部控制建设的各项要求进行了细化,使得各单位有了明确的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工作经验、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意见及建议》由会员大米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工作经验、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意见及建议》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