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理工大学EDA设计实验报告.doc
28页1、摘 要 通过实验学习和训练,掌握基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电路系统设计和仿真方法。要求:1. 熟悉Multisim软件的使用,包括电路图编辑、虚拟仪器仪表的使用和掌握常见电路分析方法。2. 能够运用Multisim软件对模拟电路进行设计和性能分析,掌握EDA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Multisim常用分析方法:直流工作点分析、直流扫描分析、交流分析。掌握设计电路参数的方法。复习巩固单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静态工作点的选择对电路的影响。了解负反馈对两级放大电路的影响,掌握阶梯波的产生原理及产生过程。关键字:电路 仿真 Multisim 负反馈 阶梯波目 次 实验一 1实验二 11实验三 17实验一 单级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一、实验目的1. 设计一个分压偏置的单管电压放大电路,要求信号源频率5kHz(峰值10mV) ,负载电阻5.1k,电压增益大于50。2. 调节电路静态工作点(调节电位计),观察电路出现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的输出信号波形,并测试对应的静态工作点值。3. 调节电路静态工作点(调节电位计),使电路输出信号不失真,并且幅度尽可能大。在此状态下测试: 电路静态工作点值; 三极管的输入
2、、输出特性曲线和b 、 rbe 、rce值; 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增益; 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和fL、fH值。二、实验要求1. 给出单级放大电路原理图。2. 给出电路饱和失真、截止失真和不失真且信号幅度尽可能大时的输出信号波形图,并给出三种状态下电路静态工作点值。3. 给出测试三极管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和b 、 rbe 、rce值的实验图,并给出测试结果。4. 给出正常放大时测量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增益的实验图,给出测试结果并和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5. 给出电路的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并给出电路的fL、fH值。6. 分析实验结果。三、实验步骤实验原理图:饱和失真时波形:此时静态工作点为:所以,I(BQ)=4.76685uA I(CQ)=958.06700uA U(BEQ)=0.62676V U(CEQ)=0.31402V截止失真时波形:此时静态工作点为:所以,I(BQ)=2.07543uA I(CQ)=440.85400uA U(BEQ)=0.60519V U(CEQ)=5.54322V最大不失真时波形:此时静态工作点为:所以,I(BQ)=4.33186uA I(CQ)=889
3、.49500uA U(BEQ)=0.62464V U(CEQ)=1.00749V测试三极管输入特性曲线实验图:三极管输入特性曲线:拉杆数据:由以上数据可得r(be)=dx/dy=6.1k测试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的实验图:直流分析参数设置: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测的数据:所以,=(2.0589 -1.0238)mA / 5uA=207.02测r(ce)的数据:所以,r(ce)=981.8496mV / 9.9231uA=98.9458k最大不失真时测输入电阻:万用表显示值:所以,Ri(测)=4.53k Ri(理)=R1/R5/r(be)=4.69k(R5=150 *54%=81 k)相对误差E=(4.69 -4.53)*100% / 4.69=3.4%最大不失真时测输出电阻:万用表显示值:所以,Ro(测)=8.24k Ro(理)=R3=8.1 k相对误差E=1.7%最大不失真时测电压增益:万用表显示值:所以,Av(测)= -119 Av(理)= -(R2/R3)/ r(be)= -125相对误差E=4.8% 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拉杆数据:所以,f(L)=69.4587Hz f(H)=3.88
4、98MHz四、实验小结复习巩固了射级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熟悉了Multisim仿真软件的大致用法,掌握了三种电路分析方法,分别是直流工作点分析、直流扫描分析、交流分析。可以运用Multisim软件对模拟电路进行设计和性能分析,掌握了EDA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不过实验结果不是很理想,数据的误差较大,希望在以后的实验中能有所改进。实验二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一、实验目的1. 设计一个阻容耦合两级电压放大电路,要求信号源频率10kHz(峰值1mv) ,负载电阻1k,电压增益大于100。2. 给电路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 测试负反馈接入前后电路放大倍数、输入、输出电阻和频率特性。 改变输入信号幅度,观察负反馈对电路非线性失真的影响。二、实验要求1. 给出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实验接线图。2. 给出两级放大电路的电路原理图。3. 给出负反馈接入前后电路的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并验证是否满足AF1/F,并分析原因。4. 给出负反馈接入前后电路的频率特性和fL、fH值,以及输出开始出现失真时的输入信号幅度。5. 分析实验结果。三、实验步骤实验原理图:引入负反馈后实验原理图:引入负反馈前
《南京理工大学EDA设计实验报告.doc》由会员夏**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理工大学EDA设计实验报告.doc》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