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基于审计视角对血站采供血紧张的原因word
6页1、.浅谈基于审计视角对血站采供血紧张的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临床用血量快速增长,血液供应不足呈广泛性态势,如何保证采供血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是一线血站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近年来,审计机关对某血站进行了审计,审计中发现G市采供血紧张已呈常态化趋势。审计中关注了血站血液采集、制备、储存和供应等相关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以及血液供应的及时性、合规性、使用效果以及义务献血者及其亲属用血还血等情况。审计后,针对血站采供血紧张的原因做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意见建议。一、G市的采供血现状G市中心血站作为城市血液采集、储存及临床供给的保障者,其管理逐步规范,采供血体系不断完善,使得全市初步形成了多部门协作,无偿献血队伍不断扩大,血液应急能力不断提高的局面。2011年-2013年全血采血121,839人次,累计献血量38,836,565毫升,机采血5,848人次,累计献血量为 5848U。虽然G市的总采血人次和总用血人次,近年有一定比例上升,但是用血紧张的现象还是存在:一是用血紧张现象多出现在每年的严寒季节,而且持续时间较长,连续多日均达不到最佳库
2、存;二是血站库存血偏型情况明显,常出现O型血库存告急,个别情况是AB型告急。二、G市血液供应紧张的原因(一)临床血液需求呈高速增长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G市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尤其实行“新农合”后,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以往老百姓看病是轻病不看,重病才上医院,现如今,只要稍有不适都会到医院,这使得压制多年的医疗服务需求被释放出来。与前几年相比较,G市手术人次增长18.6%,给血站采供血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有研究显示,临床不合理输血的现象在各级医疗机构中都有所存在,而且手术科室对输血指征的掌握相对宽松,不合理用血比例普遍高于非手术科室。(二)无偿献血的基础相对薄弱。一是自愿无偿采血者的血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审计了解到,目前G市管理的县区中,有固定采血屋的只有一个,这样使得采血的难度大大增加。虽然G市临床用血100%均来自无偿献血,但是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G市人口献血率仅9%,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0%。现代人喝酒较多、夜生活太丰富、休息不好等,也导致许多人空有献血热情却不能献血。虽然不少人有献血的热情,但是部分第一次献血的人没有带有效的证件,比如身份证
3、等,或者因为身体原因,比如体重不达标、感冒等情况,从而“有心无力”,到了捐血屋也不能献血。对于献血知识的不熟悉,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献血人数“上不去”。还有不少人即使是满足年龄体重等要求,并经过了初步筛查,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献血,如:有些人士在填好各种表单准备献血时,就因为打乙肝疫苗后时间还未超过一年,只能作罢。护士们说,除了打疫苗之外,休息不好、熬夜、精神紧张等,都会造成正常人的转氨酶升高而达不到献血的条件。二是对招募的团体献血者的依赖程度增高。虽然每年全市的采血指导性计划由市政府无偿献血办公室制定并下达,但是作为计划实施者的血站,却不能完全自主安排采血时间,往往是在“缺血季节”采血,而相关的团体、单位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有效配合血站对其献血者的招募工作,使得采血指导性计划难以落实。(三)采供血事业财政投入不足。审计发现,血站作为一类公益事业单位,地方财政保证了编制内人员的工资和必要的保险福利开支,但是长期以来采供血机构的人员编制普遍不足,而不断增长的采供血业务工作量,使得血站只能雇越来越多的编外人员,这部分人员工资、保险及福利要由血站事业收费收入安排解决,加重了血站运营成本和负担。三
《浅谈基于审计视角对血站采供血紧张的原因word》由会员cn****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基于审计视角对血站采供血紧张的原因word》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