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急预案使用注意事项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吸入该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眼直接接触液体可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口服中毒出现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难、呕吐、一时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升高等。个别病例出现视力障碍、癫痫7样痉挛、轻瘫。一、硫酸锌车间基本情况 :硫酸锌车间的置换工序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会直接或间接的有所接触双氧水,根据工艺要求相应配备:防毒口罩、浸塑手套、防酸雨鞋等劳动保护用品。二、事故的应急处理 :1、员工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 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2、现场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 夜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用泵转移或专用收集器,回收。三、有关救援人员 :总经理孟宪党.总经理助理唐柏生办公室主任马增玲公司安全员柴瑜车间主任红浸出工段段长启雄报警1192.1.6 双氧水的储存与灌装双氧水的储存, 应定期清洗储罐, 防止杂质富集
2、造成双氧水分解或总碳超标。双氧水的灌装,由于外来的桶、槽车情况比较复杂,因此必须在灌装前严格检查桶、 槽车是否破损、洁净程度,遇到不干净的桶、槽车或可能装过碱、重金属盐类的容器,严禁灌装,同时通知库房、用户进行处理。2.2 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措施2.2.1工艺处理措施总则当泄漏、火灾事故发生后,应按照查明泄漏部位、关闭泄漏源、转移泄漏介质、稀释泄漏介质、消防扑救、人员撤离等顺序进行。扑救氢气、重芳烃等危险化学品火灾总的要:先控制,后消灭。针对危险化学品火灾的火势发展蔓延快和燃烧面积大的特点,积极采取统一指挥、以快制快;堵截火势、防止蔓延;重点突破,排除险情;分割包围,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 扑救人员应占领上风或侧风阵地;进行火情侦察、火灾扑救、火场疏散人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面具,穿戴专用防护服等。火灾发生后,应迅速查明燃烧围、燃烧物品及其周围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危险特性、 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正确选择最适应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火势较大时,应先堵截火势蔓延,控制燃烧围,然后逐步扑灭火势。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爆裂、喷溅等特别危险需紧急撤退的情况, 应及时组织人员撤离至安全
3、地带。扑救氢气等易燃、 易爆气体火灾切忌盲目灭火, 即使在扑救周围火势以及冷却过程中不小心把泄漏处的火焰扑灭了, 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也必须立即用长点火棒将火点燃,使其恢复稳定燃烧。否则,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首先应扑灭外围被火源引燃的可燃物火势, 切断火势蔓延途径, 控制燃烧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 如果火势中有压力容器或有受到火焰辐射热威胁的压力容器, 能疏散的尽量在水枪的掩护下疏散到安全地带,不能疏散的应部署足够的水枪进行冷却保护。 为防止容器爆裂伤人,进行冷却的人员应尽量采用低姿射水或利用现场坚实的掩蔽体防护。对卧式贮罐,冷却人员应选择贮罐四侧角作为射水阵地。如果是输气管道泄漏着火,应首先设法找到气源阀门。阀门完好时,只要关闭气体阀门,火势就会自动熄灭。贮罐或管道泄漏关阀无效时,应根据火势大小判断气体压力和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状, 准备好相应的堵漏材料。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 即可用水扑救火势, 也可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但仍需用水冷却烧烫的罐或管壁。.火扑灭后,应立即用堵漏材料堵漏, 同时用雾状水稀释和驱散泄漏出来的气
4、体。现场指挥应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遇有火势熄灭后较长时间末能恢复稳定燃烧或受热辐射的容器安全阀火焰变亮耀眼、尖叫、晃动等爆裂征时,指挥人员必须适时作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撒退命令,迅速撤退至安全地带。扑救重芳烃等易燃液体火灾时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冷却和疏散受火势威胁的密闭容器和可燃物,控制燃烧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如有液体流淌时, 应筑堤拦截漂散流淌的易燃液体或挖沟导流。及时了解和掌握着火液体的品名、 比重、水溶性以及有无毒害、腐蚀、喷溅等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灭火和防护措施。比水轻又不溶于水的液体, 可用普通蛋白泡沫或轻水泡沫扑灭。 用干粉扑救时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最好用水冷却罐壁。遇易燃液体管道或贮罐泄漏着火, 在切断蔓延方向把火势限制在一定围的同时,对输送管道应设法找到并关闭进出口阀门, 如果管道阀门已损坏或贮罐泄漏, 应迅速准备好堵漏材料, 然后先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或雾状水等扑灭地上的流淌火焰, 为堵漏扫清障碍, 其次再扑灭泄漏口的火焰,并迅速采取堵漏措施,与气体堵漏不同的是,液体一次堵漏失败,可连续堵几次,只要用泡沫覆盖地面,并堵住液体流
5、淌和控制好周围着火源,不必点燃泄漏口的液体。消防车开赴事故现场, 如关键阀门仍未关闭, 专职消防人员应配合工艺操作员,根据掩护条件,着避火服进行强行关闭。应根据事故的.发展情况合理使用灭火介质, 泄漏阶段主要应用雾状水对泄漏气进行驱散;火灾后主要应用柱状, 雾状消防水对事故罐及邻罐进行强制冷却、灭火:当储罐排气阀或泄漏点物料喷溅猛烈、噪音刺耳、罐体震动、火焰发白时,即为爆炸前兆,现场人员必须无条件立即撤离或隐避;1、H2O2 危险设备分布情况1.1 危险化学品贮存设施贮存设计 设计位号容积材料规格物料压力 温度V705H2O219.9m3不锈钢常压 常温2400480010V702(ABC) HO3不锈钢常压 常温18.1m222000614012V701H2O27.9m3不锈钢常压 常温160012508V20501A/BH2O2750( 总不锈钢3常压 常温10000100008150m)V20502A/BHO48( 总不锈钢常压 常温22336004800896m)现场 7 个双氧水罐储存量在1650 吨左右,视生产销售情况而定。1.2 成品双氧水散堆库.公司现有堆放塑料桶成品双
6、氧水库房1 个。可堆放双氧水500 吨,正常堆放量 300 吨。1.3 重要设备位号名称容积最大操作压力量大操作温度R20401工作液配30.4Mmpa125制釜7mT20101ABC 气化塔30.4Mmpa8068mT20201氧化塔30.4Mmpa7099mT20301萃取塔3常压60105mT20302净化塔3常压6024m2、事故防双氧水生产现场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如变压吸附、氢化工序、萃取塔、酸性和碱性废工作液的管理、双氧水的储存和灌装以及化工原料的配制等。2.1 事故防分析国外双氧水装置所发生的安全事故,大部分发生在酸性和碱性废工作液的管理、工作液的配制、萃取塔、氢化工序、变压吸附和双氧水的储存与灌装,现针对管理要点进行分析。2.1.1酸性和碱性废工作液双氧水遇过量重金属离子、 碱会造成过氧化氢剧烈分解,这是造成双氧水装置发生爆炸的原因之一。 工艺已经将系统排污中酸性排污管线.和碱性排污管线彻底分离, 各自进入酸性塔和碱性塔, 通过分离后废水进行污水池进行处理。2.1.2工作液的配制蒸馏重芳烃时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严防升温过快和蒸干。 配制和清洗工作液时也必须严格控制温度
7、、 PH值以及双氧水加入量等指标。2.1.3萃取塔萃取塔为浓度较高的过氧化氢溶液与工作液的混合物, 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工作液的酸度、 纯水的酸度、萃取温度、苹余液中过氧化氢浓度。开车时严防系统带碱, 停车时如无特殊原因, 必须将苹取塔中的过氧化氢浓度降到 8以下。2.1.4氢化工序氢化工序由于原料中有纯氢,尾气中的氢含量也大于 70,因此在操作中必须防止超压、超温以及 V2010lC 液位过低,同时随时检查 P 20101 泵的运转情况,此处是巡回检查的重点。开、停车时必须按规程用氮气严格置换。 运转过程中单塔再生、 单塔生产时必须按规程用氮气严格置换,同时防止 v20105 排空。2.1.5变压吸附变压吸附在开停车过程、 检修后的恢复开车中必须按规程用氮气严格进行置换。如果解吸气放空控制不当因静电点燃, 或夏天被雷电击中点燃,可打开灭火蒸气管线将火扑灭。2.1.6 双氧水的储存与灌装.双氧水的储存, 应定期清洗储罐, 防止杂质富集造成双氧水分解或总碳超标。双氧水的灌装,由于外来的桶、槽车情况比较复杂,因此必须在灌装前严格检查桶、 槽车是否破损、洁净程度,遇到不干净的桶、槽车或可能装过碱、重金属盐类的容器,严禁灌装,同时通知库房、用户进行处理。2.2 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措施2.2.1工艺处理措施总则当泄漏、火灾事故发生后,应按照查明泄漏部位、关闭泄漏源、转移泄漏介质、稀释泄漏介质、消防扑救、人员撤离等顺序进行。扑救氢气、重芳烃等危险化学品火灾总的要:先控制,后消灭。针对危险化学品火灾的火势发展蔓延快和燃烧面积大的特点,积极采取统一指挥、以快制快;堵截火势、防止蔓延;重点突破,排除险情;分割包围,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 扑救人
《双氧水应急预案》由会员壹****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氧水应急预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