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doc
13页1、国家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一、【古诗词】示儿 宋 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题临安邸 宋 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山居秋暝 唐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枫桥夜泊 唐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二、【文言文】(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文】勤勉而又喜好学习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理解】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保持一颗谦恭的心,勤学好问,才能日有长进。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这句话讲的其实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解】告诉我们要以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要虚心学习,不要不懂装懂。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
2、倦。【译文】默默地记住,反复地体会所学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知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理解】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应静下心来,学得进去,这样就不会感到厌倦,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论语(二)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 朱熹【译文】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和眼睛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三)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清 曾国藩【译文】读书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就决不甘心居下游;有见识就知道学无止境,不敢因为一点儿心得就自满自足,就像河伯观海、井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表现;有恒心的人就绝没有办不
3、成的事。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三、【日积月累】(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他的诗歌抒发进步理想,抨击权贵,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气势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深入浅出。【诗歌大意】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到扬州去。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诗歌赏析】这首诗是李白诗中歌颂真挚友谊和抒写离别之情的代表作,千百年来广为传诵。诗歌通过描写春天送别好友时的情景,表达了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二)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晋 葛洪【解释】不要整日就只是吃饱喝足却不干正事,不要因为偷懒不用功而浪费了光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解释】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晋 陶渊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 岳飞【解释】
4、不要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等年老时徒自悲切。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解释】天下的事情,从来都是那样急切;日月轮回,光阴紧迫。要等一万年后才等来胜利,实在是太久,我们要抓紧时间,力求主动,只争朝夕。(三)乞巧 唐 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作者简介】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他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全唐诗存其诗两首。【诗歌大意】今晚是七月初七,我们早早地来到户外看着碧蓝的天空,因为牛郎织女今晚要在鹊桥相会。每家每户都有姑娘在对着月亮用五彩线穿九孔针,也不知道穿了多少条丝线。【诗歌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诗歌的前两句叙述的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四)太平盛世:比喻非常兴盛安定的社会。国泰民安: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丰衣足食:形容生活富裕。安居乐业:安定地生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doc》由会员M****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doc》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