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最新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5页1、第一单元 控制溶解1. 有些物质在水里能溶解,有些物质在水里很难溶解。2. 溶解的快慢与温度高低、是否搅拌、颗粒大小等因素有关。大多数物质在水的温度越高时,溶解越快;进行搅拌时,溶解越快;颗粒越小时,溶解越快。3. 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不同的物质的量是不一样的。在 20时,100毫升水里最多能溶解36克食盐。在20时, 100毫升水里最多能溶解204克白糖。4. 多余的盐粒,一直留在水中,不再溶解了。这个现象叫做饱和。5.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经历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科学探究过程。对比实验要遵循只有一个条件(即要对比的因素)不同的规则,因为如果实验中有几个不同的条件,就比较不出到底是哪个因素影响了实验结果。如在做“搅拌会影响溶解的快慢吗”的实验时,对比的因素是搅拌对溶解的快慢的影响,即不同条件是搅拌与不搅拌,所以要准备两份同样多的食盐、两杯一样多且温度相同的水,实验时要将两份食盐同时放入两杯水中。6. 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物质的量,会受到温度的影响,比如在10时100毫升水中最多可以溶解202克白糖,但是在20时,100毫升水里则可以溶解204克白糖。所以在100毫升水里溶解20
2、2克白糖时形成的溶液,在10时是饱和的,但是在20时则是不饱和的。第二单元 水的三态变化1. 水有气态的水蒸气、液态的水和固态三种形态,它们都是水。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大。加热或冷却时物体的体积会发生变化;加热或冷却也可以改变某些物质的状态。2. 水在通常情况下,会在水的表面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水蒸气“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3. 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4. 加快空气的流动、加大蒸发的面积、提高温度都可以加速水的蒸发。5. 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凝结。6. 将水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是100),水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水会剧烈地翻腾起来,水迅速地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作沸腾。7. 当温度降低到0以下时,水会结冰;当温度上升到0以上时,冰会融化成水。8. 云、雾、雨、露都是地表的水分蒸发就能成水蒸气,在不同的环境下遇冷形成的。云是在高空形成,云遇冷则会下雨,雾和露形成则是靠近地面,这些都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生活中还有很多凝结现象。9. 烧杯用火加热必须隔着石棉网。第三单元 天气观测1.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摄氏度是温度的一种单位。空气的温度简称气温,用来测量气
3、温的温度计叫气温计。使用气温计测量温度进要在避免太阳直射,且距地面1.5米高的位置进行。2.气象站的温度计是放在百叶箱里来测气温,我们这里的气温是14时 (下午两点)最高。3.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 他写出物候学一书。4.云的观察分为云量和云状两个方面。根据云量我们把天气分为晴天、少云、多云、阴天。云有卷云、积云、层云三种主要形态。5.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空中。这些水最终又以雨、雪、雹等形式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形成降水。6.雨量筒是测量雨量的仪器,雨量筒要放在离地面 稍高处的位置。7.雨量是24小时内一平方米下雨的多少,它可以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几个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 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5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50毫米是特大暴雨。8.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标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当风向标的箭头指东时,表示刮东风,红旗向西北飘,此时刮东南风;炊烟从西南飘过来,表示刮西南风。9.风力是指风的大小,我们现在把风力通常分为13 个等级,就是0 12级,其中, 1
《2020年最新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由会员人***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最新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