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装配式建筑现状与发展方向
5页1、 浅谈装配式建筑现状与发展方向 摘 要: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现浇混凝土方式进行建筑施工。目前,这一方式已经与我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不相适应,同时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弊端也日益凸显。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全新的建筑施工工艺,利用工厂化的生产方式,提前制作建筑结构构件,再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拼接组合,其具有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但由于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的工艺,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质量问题。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现状;发展方向1 装配式建筑的优势1.1 保护环境装配式建筑的PC构件是在预制工厂生产,经过养护之后通过车辆运到项目施工安装。项目现场现浇作业少,所需的原材料较少、导致施工过程中的垃圾、烟尘和损耗都大大减少,对环境保护有着积极作用。1.2 建筑品质高装配式建筑构件都是按图加工,钢模成型,蒸汽养护,多道工序检验,质量更有保证;工厂的工人较固定,经过培训,技术水平更有保证;生产过程可添加轻质、难燃材料,再降低构件自重的同时,提高耐火性;墙板之间采用双重防水层,能有效改善因墙体缝隙带来的渗漏。1.3 施工速度
2、快装配式建筑构件在工厂预制,钢模成型的时间和蒸汽养护的时间重复利用,提高了时间利用效率;在现场吊装时,可以结构吊装与设备管线及室内装修同步进行,加快工程进度。据统计,装配式建筑所需要的时间比现浇式少30%50%。1.4 人工成本低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工人呈现老龄化,青年从事高强度、高危险行业的意愿不足,行业内已经缺乏了大量的青年劳动力,适龄劳动力的缺乏已导致行业的劳动力成本持续增高。较之传统的建造方式,PC构件的生产由器械完成,且所需的建筑工人、管理人员数量得到了极大的控制,减少了管理成本和降低了安全风险成本。2 装配式建筑现状2.1 内生动力仍然不足我国新建项目装配式建筑数量占比逐年增加,但现阶段仍主要以现浇为主,且装配式建筑多数为结构和部件局部装配化,预制装配率普遍较低(市场主流预制率在20%以下),存在工业化生产利用率低,系统不配套等问题。当前装配式建筑普遍存在提质增效效果不升反降,工期缩短达不到预期要求,甚至有时比纯现浇工艺用时更长,事倍功半。2.2 行业成熟结构体系适用程度逐渐降低我国装配式建筑在剪力墙结构体系应用方面已较为成熟,但一方面,建筑业市场决
3、定了单一结构体系难以统筹需求,且随着各区域对超高层建筑(高度超过100m)需求不断增大,超高层装配式建筑结构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还需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当今社会公众在注重施工质量的同时,逐渐强调建筑美学和环境协调融入,地域、人文、环境等要素联系更为紧密,装配式建筑模型数据库存量较少,愈发难以满足群体多样性和个性化的要求。2.3 市场拓展难度加大装配式建筑部件工业化生产对产业化人员的需求更大,但“游牧”式的施工队伍不利于生产人员储备;预制工厂一次性投入大,尽管预制构件的产量增加,将能够比现浇方式更经济,但各区域低装配率使得各企业构件生产投入加大,却未形成良好效益,导致工厂为压缩成本,管理上采取粗放化生产的方式,构件质量标准低,使用寿命短;另外,地产供应商为保自身所获利益,可能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出售价格,导致装配式建筑未深入人心,公众未体现出良好的购买意向和需求。2.4 各建筑企业尚未形成强大合力由于行业传统性划分的影响,建筑设计、加工制造、装配施工各自分隔,例如,中建科技虽已采用装配式一体化建设承包模式,但作为中建集团公司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平台龙头子公司,设计业务能力和施工等相关资质并
《浅谈装配式建筑现状与发展方向》由会员s9****2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装配式建筑现状与发展方向》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