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6页1、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2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下列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3.下列对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B.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开阔的意境和雄浑的气势是诗人宽广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作者饱满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C.最后一句卒章显志,点明了全诗的主旨。D.这是一首四言乐府诗,
2、既总写了沧海全景,又进行了分写。4.下列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C.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D.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二、语言表达5.解释下列划线的词。山岛竦峙:_幸甚至哉:_客路青山外:_海日生残夜:_ 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学习的方式也可充满趣味性,请你根据下列图示猜成语。_ _ _ 三、默写7.补全下列诗句。 (1)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将羁旅漂泊的游子的悲痛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句子是:_,_。 (4)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李商隐夜雨寄北“_,_”的相思里;它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的牵挂中。 四、诗歌鉴赏8.对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
3、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本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象到诗人已陶醉于江南的美景中。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客路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深的乡愁。9.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在本诗中,李白为什么要以“明月”入诗? (2)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10.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下面小题。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
4、分析。 1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的? (2)诗中哪几句诗是写现实的?哪几句诗是写想象的? (3)诗中哪几句诗最能体现诗人博大的胸怀? 12.阅读下面的小令,回答问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作者为什么要用“古道西风瘦马”,而不用“古道清风瘦马”呢? 1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送魏大从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注释】魏大: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魏绛:春秋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边患了而受金石之赏。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代:代州。狐塞:飞狐塞,边界驻军重地。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燕然:燕然山。东名将窦宪大破匈奴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由会员壹****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