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困惑及策略
5页1、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困惑及策略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人教版初中阶段的教材共编排有45课文言诗文,其中有35课是精读篇目。在这些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唐诗、宋词、名家美文篇目里,有泰山的壮美,有世外桃源的宁静;有小石潭的悄怆幽邃,有洞庭湖的浩浩汤汤;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有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报国立功之豪迈气概,有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很多愁”的国破家亡之悲愁;有木兰替父从军“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传奇,更有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执着每一课都令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独特的美,这些倾注了无数古人心血的诗篇佳作,脍炙人口,传唱千古,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可谁知,到了今天,文言文却成为莘莘学子口中的青橄榄,虽口留余香,但咀嚼之苦却难以忘却。不过苦从何来?首先苦在教法死以知识为中心,一味强调接受;以教师为中心,一味强调灌输;以背诵为中心,一味强调记忆。其次苦在学法死死记硬背。“无可奈何花落去”,陈旧的教学方式和死板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谈“古文”色变,失去了学
2、习文言诗文的积极性,绝大部分学生既不能举一反三,找到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更不能触类旁通,活学活用。更因为当今社会时尚文化的功利特点助长了师生们的功利心态,使得文言文教学只为考试而服务,原本精彩绝伦、饶有趣味的作品,在教学中只剩下了对付考试所需的字、词、句,文言文教学演变成了机械化的操练,如是何趣之有?何味之有?文言文教学陷入了困境,教师亦陷入困惑之中。如何改革教学方法,使文言文教学焕发新的光彩?作者认为可采取以下策略。一、“读而不思则罔,思而不读则殆”着力于诵读积累以悟“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使用中,提升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记诵诗词散文名句佳篇,对于陶冶和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也能体现一个人的语文功底和精神底蕴。所以,文言文教学必须着力于记诵积累以悟“文”。但未解其义未悟其文就让学生死记硬背是不可取的。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几种引导学生诵读悟“文”的方法:1.反复诵读以悟文意:一读读准字音,解决文字障碍。明确通假字要读本字字音,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通“悦”,读yu;“呜呼!何时眼前突
3、兀见此屋”(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读xin;“食之不能尽其材”(韩愈马说)“食”通“饲”读s。有些词语要按照文意读音,如“浩浩汤汤”(范仲淹岳阳楼记)“汤汤”读shng shng;“曳屋许许声”(林嗣怀口技)“许许”读h h。还有特殊称谓的读音,如“可汗大点兵”(木兰诗)“可汗”读k hn。二读读出句读。准确地实行朗读停顿,首先需要在平时增强朗读训练,培养良好的语感。其次,在实行节奏划分时,一定要参照各句的句式特点,把握特征,按照不同的停顿规律标出各句的停顿。第三,要结合句意理解来划分节奏,不能只看句子的外部特征。如“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袁宏道满井游记)。“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惠子相梁)。三读读懂文意,读出感情。如“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要读出字里行间作者的抑郁感慨之情。2.通读全文以悟文意:联系作者的身世经历和时代背景,通过对文本的初读、再读和品读加深对文意的理解,感悟历代迁客骚人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关心社稷的爱国精神,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以及厚德载物的凝聚精神。比如学习愚公移山则要启迪学生学习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百
4、折不挠的精神意志;读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则需引导学生感悟其身处困顿却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读了诸葛亮的出师表则要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兴国安邦”的决心以及对后主殷切希望。3.疏通学生难以理解的文字以悟文意。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初中学生大都会望文生义,理解为“将军身经百战而死,壮士十年征战凯旋而归”,故必须实行疏通,让学生明确上下两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古汉语中一种叫“互文”的修辞手法。同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也就不难理解了。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着力于有趣的活动设计以悟“文” 1.读的有趣活动:朱自清说:“吟诵,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但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亲切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就化为自己的东西。” 读的方法多种多样,除配乐朗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分小组读外,还能够两人对读、男女对读、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多人交替读、快读、慢读、高声读、轻声读、模仿读、限时读、自选读以及摇头晃脑读、指手画脚读等。如在学习公输时,公输盘和墨子尖锐激烈的对话,就可以进行分角色朗读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困惑及策略》由会员新**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困惑及策略》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