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福建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推理公式法.doc

22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48372177
  • 上传时间:2022-12-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20.74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福建省推理公式计算设计洪水手册一、基本公式:推理公式是无资料地区由暴雨推求洪水比较常用的方法,我省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洪水的计算也通常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在流域面积200km2以下采用)。它是假定汇流时间内降雨强度是均匀,并将汇形面积曲线概化为矩形,导出如下计算公式:当时,即全面汇流情况下,(1)当时,即部分汇流情况下,.(2)式中:为地表净峰流量(m3/s ),F为流域面积(km2),为成峰的产流面积(即与tc相应的部份面积中最大的一块,km2);为流域汇流历时(小时);tc为地表产流历时(小时);为汇流历时内的最大地表净雨量(毫米);为产流历时内的地表净雨量(毫米);0.278为换算系数。二、设计暴雨的计算1、查图法计算设计暴雨(1)查算设计流域各种历时的暴雨参数:根据设计流域所在地点,应用年最大各种历时的降雨量均值等值线图和变差系数等值线图,按地理内插法读取流域中心点的暴雨参数值,如果流域内有两条以上等值线通过,可按面积加权法计算。(2)计算设计频率的各种历时降雨量:根据上步查算的各种历时降雨量的变差系数Cv值,从皮尔逊型曲线的模比系数KP值表中(Cs/Cv=3.5)分别读取设计频率

      2、P的KP值,乘以相应的历时降雨量均值即得。(3)计算各种历时的面雨量:根据设计流域的面积和降雨历时,查读暴雨点面关系表(附表1),得暴雨点面折算系数,乘以相应的点雨量即得(流域面积在10km2以下直接采用点雨量,不打折扣)。(4)推求设计雨量的时程分配:把上面所求的设计降雨量代入24小时(或三天)的设计雨型表(附表3),即得设计雨量的时程分配。(5)设计净雨的计算:24小时的设计雨量不扣损,直接用设计雨量过程作为设计净雨过程。2、参证站法计算设计暴雨(1)选择在设计流域内或附近有实测短历时暴雨的雨量站为参证站,根据参证站实测各短历时(1小时、3小时、6小时、24小时)的暴雨资料,用经验公式计算其频率,皮尔逊型曲线适线,计算各短历时暴雨设计参数,得到各频率的设计暴雨量。(2)设计流域的点、面雨量换算:根据设计流域的面积和设计暴雨历时,查读暴雨点面关系表(附表1),得暴雨点面折算系数。用折算系数乘以参证站相应的点雨量,即得设计流域的面雨量(流域面积在10km2以下直接采用点雨量,不打折扣)。(3)推求设计雨量的时程分配:把上面所求的设计降雨量代入24小时(或三天)的设计雨型表(附表3),即

      3、得设计雨量的时程分配。(4)设计净雨的计算:24小时的设计雨量不扣损,直接用设计雨量过程作为设计净雨过程。三、地理参数计算1、河长L河长L为流域的分水岭至出口断面的总长度(单位:km),有多条支流时,应选择做为河源的支流量测其河长。2、河道平均坡降J河道平均坡降J为自分水岭至出口断面的河道平均比降(单位:)。计算方法:用相应比例的地图(1:1万或1:5万)分别做出各等高线与河流的正交点位置,从出口断面开始,分别列出各正交点的高程、,以及各正交点之间的距离、,然后用下列公式计算流域平均坡降J。四、雨力Sp及暴雨递减系数的计算雨力Sp即为t=1小时的雨强,Sp=R24.p*24n-1。暴雨递减系数分为、,其中为1小时以内暴雨递减系数,为124小时暴雨递减系数。推理公式计算设计洪水时所采用的为,即为124小时的暴雨递减系数。可用下式计算,也可查等值线图。式中:为参证点设计频率的最大24小时降雨的雨强,即,。五、设计洪峰流量及洪水过程线计算:1、试算法计算地表洪峰流量计算公式 式中:为径流系数; 为雨力; 为汇流时间。计算步骤:(1)汇流历时的计算:(2)计算汇流参数m值:先确定流域所在的汇流

      4、分区,由设计流域的特征参数F(km2)、L(km)、J()计算,而后根据值及设计流域所在分区,用下式计算汇流参数m值:沿海 1.5时,;1.5时,内陆 1.5时,;时,则取=,=-式中:为时段净雨;为总净雨;为稳定下渗率;t为净雨时段数(2)计算地表和地下设计洪量:分别由地表和地下净雨求得。地表洪量W表=1000 (m3)地下洪量W下=1000 (m3)(3)计算地表洪水过程线:先计算地表洪水过程线的形状系数,式中T是地表洪水过程线的底宽,24小时设计雨量固定为50小时,3天设计雨量固定为80小时。然后根据值查t关系表(附表6)的涨水部份和退水部份各个时刻t所对应的值,乘以地表洪峰流量Qm表即得。3、计算地下洪水过程线将地下洪量W下按等腰三角形分配,其底宽是地表洪水过程线底宽的两倍。地下洪峰流量计算公式:,式中T为50小时。地下洪峰流量出现在地表洪水过程线的50小时处,地下洪水过程线底宽是地表洪水过程线底宽的两倍即为100小时。所以按等腰三角形进行各时刻地下洪水流量分配,即可求得地下洪水过程线。4、计算设计总洪水过程线根据前面求得地表和地下洪水过程线,将地下洪水过程线的置于地表洪水过程

      5、线的终止点,其起涨点和地表洪水过程线的起涨点重合,中间过程按直线内插,然后把同时刻的流量叠加即得。4福建省暴雨点面关系表设计暴雨的关系表 附表1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20240300400500700100011.0000.9450.9110.8840.8640.8470.8340.8230.8150.8070.8000.7950.7900.7760.7570.7410.7120.67331.0000.9600.9310.9100.8930.8790.8670.8580.8510.8450.8400.8350.8300.8170.7980.7820.7530.71361.0000.9770.9570.9420.9280.9170.9070.8990.8920.8860.8810.8750.8710.8580.8390.8230.7930.753121.000.0.9860.9720.9610.9510.9430.9350.9280.9210.9150.9100.9050.9010.8890.8720.8580.8310.793241.0000.9910

      6、.9830.9750.9690.9640.9590.9530.9490.9440.9400.9360.9330.9230.9090.8950.8690.8333天1.0000.9950.9900.9850.9810.9770.9730.9700.9670.9650.9630.9600.9580.9500.9380.9270.9060.877福建省最大24小时降雨概化过程线附表2时间123456789101112 %3%R24-R63%R24-R63%R24-R63%R24-R64%R24-R64%R24-R67%R24-R67%R24-R67%R24-R67%R24-R67%R24-R67%R24-R6时间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50%R3-R150%R3-R1100%R133%R6-R333%R6-R334%R6-R37%R24-R67%R24-R66%R24-R66%R24-R66%R24-R66%R24-R6福建省最大三天(包括最大24小时)设计雨型表附表3日程第一天第二天(最大24小时)第三天时段历时(小时)66666621366666占 H1 %100占(H3-H1)%100占(H6-H3)%100占(H24-H6)%204238占(H3天-H24)%01015202520100福建省次净雨强度与稳定入渗率相关表 附表4单位:毫米/小时0.00.10.20.30.40.50.60.70.80.900.00.00.10.10.20.20.30.30.40.410.50.50.60.60.70.70.80.80.90.920.91.01.01.11.11.21.21.21.31.331.41.41.41.51.51.61.61.61.71.741.81.81.81.91.92.02.02.02.12.152.12.22.22.22.32.32.42.42.42.562.52.52.62.62.62.72.72.72.82.872.82.92.92.93.03.03.03.13.13.183.23.23.23.33.33.33.43.43.43.493.53.53.53.63.63.63.73.73.73.8103.83.83.83.93.93.93

      《福建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推理公式法.doc》由会员枫**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推理公式法.doc》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收藏店铺
    相关文档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