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与人文素养培植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doc
6页1、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与人文素养培植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12月,课题经典阅读与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研究被列入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15G8G046。我们课题组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立即着手进行研究,一年来,在研究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初步领略到了课题研究的美好,现就一年来的研究,简要总结如下:一、主要研究工作(一)对研究课题的深入认识年12月24日,在实验小学,我们迎来了市教科所的魏耕祥所长、王志刚主任两位专家进行课题开题论证会。会上两位专家认真听取了我们的开题报告,给予肯定的同时,也高屋建瓴的提出了指导意见,主要意见有:要有课题负责人,要有参考文献。问题的提出:描述要中性,问题要有具体的表现。在研究现状与述评中要有述也要有评。所要解决的问题中要解决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具体的目标要再具体化,与课题联系起来。课题实施步骤第二阶段时间短,分配不够合理。开题会后,我们课题组根据两位专家的意见,精心修改了开题报告,并及时上报。在接下来进一步的研究中,我们课题组觉得当时提出的课题经典阅读与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研究在当前现状下,生命力还不够强,与校本教材、与我校开展的德育实践活动更
2、好的融合会更具有研究性。因此,在专家指导下,我们把课题扩展为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与人文素养培植课题研究,使研究更具实效性、方向性、可行性。开题会后,我们根据专家的意见,把结题时间由年12月,改至年12月。这样我们就有更充足的时间来进行课题研究,研究起来也更细致一些,取得的成果也更多一些。(二)开发校本教材为了更好的进行研究,学校组织部分骨干教师进行精心策划与编纂,根据我校实际编著了高青县中心路小学国学诵读丛书,一套共册,每册书包括三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按一至五年级顺序分别包括以“仁”、“义”、“礼”、“智”、“信”为主题的古典文章。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儒家归纳的五个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范畴。在今天,我们吸取其精华,赋予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内容。第二部分的国学经典诵读内容主要从大学中庸老子论语庄子弟子规三字经笠翁对韵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千字文等书中精选。第三部分是经典名篇欣赏,是从古今的美文、诗词中精选出来的,相信这些脍炙人口的美文一定会让同学们唇齿留香,回味无穷。书中还相机穿插了部分生动有趣、给人启迪的名人读书故事,目的是让同学们从中享受到读书之乐、读书之趣,领悟到读书之法、读书之理。经过一年
3、多的使用,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根据学校德育品牌的建设,我们将从今学期开始,对校本教材进行修订。主要进行增删工作。删去的内容主要是国学经典部分,删去那些比较难读的句段,保留那些文质兼美、适合学生诵读的内容。增加的内容是在以“仁”、“义”、“礼”、“智”、“信”为主题的古典文章的后面,增加了与本册书、本课主题相关的古今中外小故事,文后还有指导学生行为的拓展题。这样便于学生更好的读懂原文,便于教师更好的进行教学,便于更好的进行行之有效的德育实践活动。(三)探索国学诵读课模式自校本教材编好以后,为有效推进经典国学诵读,学校专门开设阅读课对同学们的经典诵读进行引领、指导,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同学们诵读经典的兴趣和能力。我作为课题组的负责人,首先执教了一节国学诵读研讨课程门立雪,因为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我们对这节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逐渐统一了认识,形成了新模式。在年的3月份,我们又开展了新的一轮国学诵读课模式研究,课题组的每个成员都上了一节研究课,之后我们集体评析,形成了两种新的基本模式。一是以德育为主、诵读为辅的诵读课模式,二是以诵读为主、德育为辅的诵读课模式。(四)多种形式的国学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与人文素养培植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doc》由会员工****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与人文素养培植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doc》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