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数学优秀课题题目篇一:小学数学优秀个人课题示例 小学数学优秀个人课题示例 来源:教科所 作者:杨有慧 录入:顾亚玲 发布时间:2010-11-25 17:45:13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草稿本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研究方案 一、课题界定 数学草稿本: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专门用于打草稿的本子。 有效应用:指草稿本应用得有成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二、理论依据: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非智力因素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主体教育理论、发展性评价等相关理论为支撑性理论。 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草稿的价值就在于体现学生掌握一些技能所经历的探索、猜想、推理等过程。 发展性评价理论强调:发展性评价是注重过程的,发展性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发展性评价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教育理论已有一系列论著,如沈德立主编的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中对“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了详
2、细阐述,提出培养的方法、措施和建议。 三、课题研究的背景 数学草稿本的有效应用,是培养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需要。我们身边有不少教 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草稿本没有任何要求和指导,没有重视对学生有效应用草稿本的技能和习惯培养,许多学生随意地用一张纸打草稿,甚至在自己的手掌上?渐渐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目前,对数学草稿本进行深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比较少。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积极探索高年级学生数学草稿本应用的价值,探寻高年 级学生数学草稿本有效应用的内涵、方法、途径及其操作策略。为生活教育理论、非智力因素教育理论、主体性理论等相关理论提供实践经验。 五、课 题 研 究的 内 容 1、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草稿本应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草稿本应用价值的研究 3、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草稿本有效应用的内涵、方法、途径及其操作策略的研究 4、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草稿本有效应用的评价研究 六、研究过程及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以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针,积极开展相关实践研究,并及时总结反思,本课题研究分为以下3个阶段: 1、 前期准备阶段 2、 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了解
3、分析我校高年级学生数学草稿本应用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明确研究的主攻方向。运用文献研究搜集整理运用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教育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2、实施研究阶段 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积极探索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草稿本有效应用的内涵、方法、途径及其操作策略的研究,以及相关案例和评价研究。 3、总结结题阶段运用经验总结法,收集分析和归纳整理出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草稿本有效应用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撰写论文,完成结题工作。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草稿本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 课 题 研 究 报 告 一、课题的界定 数学草稿本: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专门用于打草稿的本子。 有效应用:指草稿本使用合理规范,应用得有成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二、课题研究需解决的问题 学生身边的绝好朋友“草稿本”却并没有得到该有的重视,我们的老师和学生视“草”如草。如何改变现有的这种情况,使草稿本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我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合理、规范、有效使用“草稿本”的技能和习惯,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政策或理论依据 本课
4、题研究主要以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非智力因素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主体教育理论、发展性评价等相关理论为支撑性理论。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草稿的价值就在于体现学生掌握一些技能所经历的探索、猜想、推理等过程。 非智力因素教育理论已有一系列论著,如沈德立主编的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中对“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培养的方法、措施和建议。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方法和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以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针,积极开展实践研究,并及时总结反思,本课题研究分为以下3个阶段: 1、 前期准备阶段(2007、9-2007、10) 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对任教学生草稿本或草稿纸使用的原始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分析,还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明确研究的主攻方向。同时运用文献研究搜集整理运用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教育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2、实施研究阶段(
5、2007、11-2008、5) 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积极探索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草稿本有效应用的内涵、方法、途径及其操作策略的研究,以及评价研究。通过“认识草稿本规范草稿本应用草稿本”的三步曲,改变了学生“视“草”如草的现状,和学生共同拾“草”变金,挖“草”作宝。通过让学生填写“一周作业、草稿应用情况的对照记录表”,强化草稿本的规范应用。采取草稿本“每天自评、每周互评、每月展评、每期奖评”的跟进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成效。 3、总结题阶段(2008、5-2008、11) 运用经验总结法,收集分析和归纳整理出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草稿本有效应用的成功 做法和有益经验,撰写了论文数学草稿本,想说爱你不容易,完成结题报告的撰写,以及过程性材料的收集整理。 五、课题研究的结果 (一)现状调查,引发我的思考 从现状调查中我发现学生、教师、家长都对数学草稿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草稿本的规范使用不够重视,没有要求。而造成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忽视。写草稿是数学学习中学生每天必须要经历的学习过程,可许多数学老师却视“草”如草,从来没有对草稿本提出过明确的要求。因此我认为:数学教
6、师要首先转变对草稿本的传统认识,不断去发掘草稿本的功能,通过规范细化的要求,细致入微地评价指导,让学生会用草稿、爱用草稿,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二)基于思考,展开我的实践 在调查分析、深入思考之后,我想通过“认识草稿本规范草稿本应用草稿本”的三步曲来改变“视“草”如草的现状,和学生共同拾“草”变金,挖“草”作宝,让学生把草稿本当成好朋友。 在“共同认识草稿本”环节,我上了一节数学综合实践课,引导学生围绕“什么是数学草稿本?草稿的价值何在?” 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数学学习中草稿本是必不可少,而草稿的最大价值在于体现了我们掌握一些技能所经历的探索、猜想、推理、演算等过程。 在“规范使用草稿本”环节,我将每位同学的原始草稿拍下来,让他们欣赏自己的原始草稿,激发学生要改变现在草稿现状的强烈愿望:应该规范草稿的书写,规范使用草稿本,和“草稿纸”说再见。后来我引导学生共同拟订了“数学专用草稿本使用指南”, 明确了草稿本的“一专多能”,草稿本的“超凡地位”,以及写草稿的具体要求。 在“有效应用草稿本”环节,结合“数学专用草稿本使用指南”,开展“四星草稿”评比活动。让学生每天对照填写“一周作业、草稿应用
7、情况的对照记录表”。采取草稿本“每天自评、每周互评、每月展评、每期奖评”的跟进措施,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一学期下来,纵观学生的草稿情况,变化非常的大,作业情况和期末成绩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应该说此项研究是比较成功的,也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反思 研究的过程是艰辛的,成果是可喜的,同时也激起了我的反思:有效应用草稿本到底对学生成长有哪些影响?怎样对学生有效地应用草稿本合理评价?有了一些初浅的认识。 (一)有效应用草稿本,立足学生的发展 1、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用图、表等数学语言形式简洁地表述日常生活的某些事情。能用数学语言把自己的想法加以说明。而草稿本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学生从草稿演示中,找出解题的规律和方法,大大提高了解题的正确率。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实施应用草稿本,以达到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塑造学生做事认真负责的品行。通过规范草稿本的应用,我们班很多学生对待自己和他人的责任意识都在不断增强。 3、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生在坚持自己的想法的同时往往会拒绝别人的不同观点,“草
8、稿本”的介入更好地为学生合作交流提供平台。教师要尽力让学生在理解同伴发言的基础上,将同伴的观点有选择地补充到自己的计划中去。 4、习得良好的学习方法 因为每天都要写草稿,学生能合理有效地应用草稿本,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习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不断巩固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就能更好的形成可持续发展。 (二)借助草稿本的应用,对学生合理评价 1、关注学习过程,重视过程性评价 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用好草稿,还要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指导学生借助草稿本的应用形成数学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给予学生反馈并提出草稿本的具体改进建议,而不只是简单地给学生所用的草稿情况下一个结论,要重视整个过程的跟踪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2、着眼学生的发展,关注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要更多地体现对学生发展的关注。要让学生知道把草稿本保存下来,这样才能对某个阶段的学习状况有清晰全面的把握,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草稿情况进行反思并改进自己的学习。 3、立足全面地认识,提倡多主体评价 多主体评价提倡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
9、与的活动,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 当然,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数学草稿本有效应用的操作策略还显得有些单一,典型学生的个案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关注,这将是课题主持人下一阶段的挑战。 论文:数学草稿本,想说爱你不容易 小学高年级学生有效应用草稿本的实践研究 我对这一课题的思考源于一年前一次期初试卷批改,最后一题比较难,不少学生未写,仅有少部分优生做出,其中有张试卷给我的印象极为深刻:只见应用题下方写满了解题的步骤,但是三次答案被自己推翻,打上框。我一开始以为学生就此放弃,后来仔细一看,他打了个箭头在试卷的顶上方写下答案。原来实在没地方写了,他就想了这招。虽然答案对了,我打上勾,可心情却久久不能平息:为什么一个优秀的学生会把试卷写得如此之乱,以致最后没地方写?如果试卷的顶上方的答案又错了,他将往何处写?他用草稿本了吗?如果用了作用何在?倘若一个优秀学生的草稿习惯仅仅如此,那其他学生又会是怎样的状况? 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关注学生草稿本的应用情况,2007年9月3日开学第一天进行期初检测,我随即将学生考试的草稿收上来,情况远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糕。 一、现状调查,深层分析 这是我对刚接手的任教班级六(4),共28人,我校地处市中心老城区,学生均来自普通家庭,家长学历较低,只有3名学生家长为大学学历,整体家庭素质较低。数学草稿本应用情况调查如下(见表1): 表1 用本子打草稿 用纸打草稿 无 草 稿 专用 数学本 其他非专用本 语文 横条纸 数学 作业纸 英语 作业纸白纸、小纸条 活页纸 数学书后一页纸 人数 4 6 6 2 1 4 3 1 1 从现状调查中我发现以
《小学数学优秀课题题目》由会员壹****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优秀课题题目》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