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应用场景

5页
  • 卖家[上传人]:gj****cr
  • 文档编号:526353736
  • 上传时间:2024-06-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3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应用场景序号应用环节应用场景名称场景描述评价要点(单选)1研发设计产品数字化研发与设计(6分)应用设计软件和知识模型库,基于复杂建模、有限元仿真、物性表征与分析、数字孪生、虚拟测试等技术,开展基于模型的产品设计、仿真优化和测试。应用计算机设计软件实现产品数字化设计(3分);应用数字孪生、有限元分析、物性表征与分析等技术开展产品仿真优化和测试(4.5分);应用研发管理软件实现产品研发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6分)2工艺数字化设计(6分)应用工艺软件和工艺知识库,基于机理、物性表征和数据分析技术,建立加工、检测、装配、物流等工艺模型,进行工艺全过程仿真,预测加工缺陷并改进工艺方案和参数。建立产品关键工艺模板库(3分);应用计算机工艺软件开展工艺数字化设计(4.5分);应用物性表征、数据分析技术等建立工艺模型实现工艺仿真与优化(6分)。3生产管理生产计划优化(6分)构建ERP系统,应用约束理论、寻优算法和专家系统等技术,实现基于采购提前期、安全库存和市场需求的生产计划优化。应用ERP等系统制定主生产计划(3分);开展MRP运算生成物料需求计划,并基

      2、于采购提前期、安全库存等实现详细生产计划自动生成(4.5分);应用约束理论、寻优算法和专家系统等技术实现生产计划优化(6分)。4车间智能排产(6分)应用APS系统,集成调度机理建模、寻优算法等技术,进行基于多约束和动态扰动条件下的车间排产优化。应用APS系统或具有高级排程功能软件(3分);建立生产计划调度模型(4.5分);应用生产计划模型、寻优算法等技术实现排产优化(6分)。5精准作业派工(6分)依托MES系统,建立人员技能库、岗位资质库等,开展基于人岗匹配、人员绩效的精准人员派工。应用MES等系统,建立人员技能库、岗位资质库等(4.5分);开展基于人岗匹配、人员绩效的精准派工(6分)。6资源动态管控(6分)构建MES系统,集成大数据、运筹优化、专家系统等技术,实现人力、设备、物料等制造资源的动态配置和管控。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人员、设备、关键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等数据的自动采集(4.5分);应用MES等系统,实现人员、设备、关键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等资源的动态管控(6分)。7生产管理精益生产管理(6分)应用六西格玛、5S管理和定置管理等精益工具和方法,开展相关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基

      3、于数据驱动的人、机、料、法、环等精确管控,提高效率,消除浪费。应用六西格玛、5S管理等精益工具和方法(3分);通过精益工具建立相关的信息化系统(4.5分);依托建立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人、机、料等涉及成本的要素精准管控(6分)。8先进过程控制(6分)部署智能制造装备,依托先进过程控制系统,融合工艺机理分析、多尺度物性表征和建模、实时优化和预测控制等技术,实现精准、实时和闭环的过程控制。应用多种类智能装备形成的智能加工单元或应用先进过程控制系统(3分);实现多生产过程的设备参数、工艺参数、生产计划、质量数据、故障数据等实时自动采集与集成(4.5分);建立实时优化模型、物性表征模型等,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优化控制(6分)。9质量管控智能在线检测(6分)部署智能检测装备,融合5G、机器视觉、缺陷机理分析、物性和成分分析、误差补偿和修正等技术,开展产品质量等在线检测、分析、评级、预测。应用智能在线检测装备(3分);应用5G、机器视觉、SPC等技术,实现在线检测数据的自动采集与统计分析(4.5分);应用缺陷机理分析、物性和成分分析、误差补偿和修正等技术,开展在线检测数据的预测(6分)。10质量精准追溯

      4、(6分)建设QMS系统,集成5G、区块链、标识解析等技术,采集产品原料、设计、生产、使用等质量信息,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精准追溯。应用QMS系统或质量管理信息化软件(3分);应用区块链、标识解析等技术,实现产品质量信息集成(4.5分);基于生产过程要素数据采集与系统集成,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精准追溯(6分)。11产品质量优化(6分)依托QMS系统和知识库,集成质量设计优化、质量机理分析等技术,进行产品质量影响因素识别、缺陷分析预测和质量优化提升。应用QMS系统或质量管理信息化软件(3分);基于产品质量采集数据,建立产品质量知识库(4.5分);建立质量监测数据模型,实现质量优化提升(6分)。12设备管理在线运行监测(6分)集成智能传感、5G、机器视觉、故障检测等技术,通过自动巡检、在线运行监测等方式,判定设备运行状态,开展性能分析、工况预测预报和异常报警,提高控制效率。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数据自动采集与运行状态监控(3分);基于自动采集数据开展设备性能分析(4.5分);通过安灯、自动巡检等技术实现设备工况预测和异常报警(6分)。13设备管理智能维护管理(6分)建立设备管理系统,应用

      5、大数据和AR/VR等技术,开展检维修计划优化、资源配置优化,虚拟检维修方案验证与技能实训。应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设备管理系统(3分);基于设备自动采集数据制定设备点检与维护保养计划(4.5分);基于设备数据和AR/VR技术,开展检维修计划优化与设备技能实训(6分)。14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6分)综合运用物联网、机器学习、故障机理分析等技术,建立设备故障诊断和预测模型,精准判断设备失效模式,开展预测性维护,减少意外停机,降低运维成本。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数据自动采集与运行状态监控(3分);基于设备采集数据建立设备故障知识库(4.5分);建立设备故障诊断和预测模型,开展预测性维护(6分)。15仓储物流智能仓储(6分)建设WMS系统,应用条码、射频识别、智能传感等技术,依据实际生产作业计划,实现物料自动入库(进厂)、盘库和出库(出厂)。基于条码、射频识别、智能传感等技术实现主要物料的自动或半自动出入库(3分);应用WMS系统实现物料精准管控(4.5分);建立智能立体仓库实现物料自动入库、自动出库和盘库管理(6分)。16精准配送(6分)集成WMS系统和智能物流装备,应用实时定位、机器学习等技术,

      6、实现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流转全程跟踪,以及物流动态调度、自动配送和路径优化。应用WMS系统和AGV等智能物流设备(3分);实现大部分物料(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的自动配送与全过程跟踪(4.5分);基于实时定位、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物料物流的动态调度和路径优化(6分)。17物流实时监测与优化(6分)依托TMS系统,应用智能传感、物联网、实时定位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运输配送全程跟踪和异常预警、装载能力和配送路径优化。应用TMS系统(3分);基于GPS、北斗等技术实现运输配送全程跟踪和异常预警(4.5分);基于实时定位、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配送路径优化(6分)。18绿色安全能源监测与优化(6分)建立EMS系统,应用智能传感、大数据、5G等技术,开展高耗能设备或区域的能耗数据采集、计量和可视化监测,并通过能耗监测、能效分析优化和能源平衡调度,实现精细化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成本。应用EMS系统或相关能源信息化软件(3分);应用智能传感、5G等技术实现高耗能设备或区域的能耗数据自动采集(4.5分);基于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能效分析优化(6分)。19污染监测与管控(6分)搭建环保管理

      7、平台,应用机器视觉、智能传感和大数据等技术,开展排放实时监测和污染源管理,实现全过程环保数据的采集、监控与分析优化。应用环保在线监测系统(平台)(3分);应用智能传感等技术实现污染物排放数据实时监测(4.5分);基于机器视觉、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环保全过程数据监测分析优化(6分)。20绿色安全安全风险实时监测与应急处置(6分)依托感知装置和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基于智能传感、机器视觉、特征分析、专家系统等技术,动态感知、精准识别危化品、危险环节等各类风险,实现安全事件的快速响应和智能处置。应用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平台)(3分);应用智能传感、特征分析等技术实现各类风险动态感知(4.5分);基于生产管理系统和风险动态感知实现安全事件快速响应和智能处置(6分)。21运营管理供应商数字化管理(6分)建立SRM系统,集成大数据、知识图谱等技术,实现供应商数据管理以及基于数据分析的供应商评价、分级分类、供应商寻源、优选推荐应用SRM系统或相关信息化软件开展供应商基础数据、分类和寻源管理(3分);开展供应商货物质量、交货率等数据统计分析(4.5分);基于供应商数据开展供应商分级评价(6分)。22主动客户服

      8、务(6分)建设CRM系统,集成大数据、知识图谱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实现客户需求分析、精细化管理,提供主动式客户服务。应用CRM系统或相关信息化软件开展客户基础数据和分类管理(3分);开展客户供货数量、回款周期、未来需求等数据统计分析(4.5分);建立客户图谱实现客户精细化管理,提供主动服务(6分)。23成本控制和优化(6分)建立成本控制和优化系统,应用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技术,对原材料供应、市场预测、工艺技术成本核算等进行全局优化。开展物料清单与价格、工时工价、设备折旧、能源资源消耗等成本基础数据管理与分析(3分);建立成本控制和优化系统(4.5分);应用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技术,建立成本控制与分析模型,实现成本优化(6分)。24人力资源优化和绩效考核(6分)建立基于自动报工数据,优化人员部署和绩效考核管理,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人员自动报工(3分);开展产品分类或工时定价管理(4.5分);基于自动报工和工时定价开展绩效考核,优化人员部署(6分)。25数据管理能力(6分)鼓励企业开展DCMM贯标工作。鼓励企业开展数据质量评价、资产评估工作。DCMM贯标工作:获得3级以上证书(3分),获得2级证书(2分),无(0分)。数据质量评价、资产评估等工作:第三方评估并获得报告(3分),开展数据质量或资产自评估(2分),无(0分)。备注:评价要点为单选,分为三个层级,层级之间为递进关系。即:选择第二个(第三个)选项,企业数字化场景功能要先达到第一个(第一个和第二个)选项的功能。

      《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应用场景》由会员gj****cr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应用场景》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