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借贷辿法 下的记账规则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是需要同学们深刻记忆 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识点之一。我们一般把账户区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成本、损益五大 类。资产、成本类账户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 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二者合并称为权益)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 增加;损益类账户则 需要区分是费用类还是收入类去分别登记,收入与费用之 间的登记也是相反的。为便于初学者理解,提高其学习兴趣,我编写了以下口诀, 并命名其为“记账规则之 歌”。记账规则之歌借增贷减是资产,成本资产总相同,损益账户要分辨,收入增加贷方看,权益和它正相反。细细记牢莫弄乱。费用收入不一般。减少借方来结转。会计核算有七种基本核算方法,即: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复式 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我们 也可以把七种方法总结成为以下的口诀:会计核算方法七,设置科目属第一 复式记账最神秘,填审凭证不容易 登记账簿要仔细,成本核算讲效益 财产清查对账实,编制报表工作齐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跨期摊提账户的 账务处理跨期摊提账户主耍包括待摊 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待摊费用实际
2、是先付费后分摊的费用,主要属于资产性质。 预提费用实际是先预计后付费的费用,主要属于负债性质。他们的共同点是收益 期是若干个会计期间(月)。他们的核算规律可以结合以下的口诀进行理解记忆。待摊预提之歌待摊预提都跨期,权责发生来摊提。先花货币是待摊,后掏腰包走预提。支付待摊借方记,贷方资金来放弃。摊销需从贷方转,借走费用进损益。预提费用贷方提,四费借方来对应。付费借方减预提,现金存款别忘记。这个口诀可以这样解释:第一句指出按照账户的用途和结构进行分类,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都属 于跨期摊提费用,二者核算的基础都是“权责发生制”。 第二句指出了二者在资 金耗费时间先后的区别。第三句对应的待摊费用在付费时候的会计分录, 即“借: 待摊费用贷:银行存 款”。第四句对应的待摊费用在分摊时候的会计分录,即 “借:管理费用贷:待摊费用”。其实这个分录的借方可能是制造费用,也可能是管理费用等,主要是期间 费用,所以言其“进损益”。第五句对应的预提费 用在提取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管理费用贷:预提费用”。其借方主要是制 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 业费用,所以是“四费”。第六句对应的预 提费用在付费时候
3、的会计分录,即“借:预提费用贷:银行存款”。当然,以上 会计分录中的银行存款也可以是现金,二 者都属于货币资金。利用口诀理解记忆长期股权 投资核算的成本法股利核算口诀 当年分以前,成本来冲减。当年分当年,利益算一算。以后年度分,两者比较看。股利减净利,差额细判断。“当年分以前,直接冲成本”:比如 96年1月1日进行长期股权投资, 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96年5月2日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95年度股利,于是投 资企业就要全部冲减投资成本。“当年分当年,利益算一算”:如果假设例题中96年5月2日分派的股 利,还包括本年度的,那么就计算一下属于投资前的部分和属于投资后的部分, 前者冲减投资成本,后者计入投资收益。当然了,这种情况下,出题者一般都会 假定各月的利润平均分配。“以后年度分,两者比较看”:97年以后不是还要宣告分派股利吗,这 时我们就可以比较两个值:其一,就是投资企业按比例从被投资企业分得的累积 股利(截止本年末);其二,就是投资企业按照比例享有的被投资企业的累积净 利。然后判断:1、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将以前已冲减的投资成本转回。2、前者,后者,将(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
4、以前已冲减投资成 本)的差额冲减投资成本。将投资企业当年应收取股利计入应收股利,将应收股 利和冲减成本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3 、前者后者,则不用冲减成本,若以前已冲减成本,就将其全部转回,注意并不是将 (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以前已冲减投资成本) 的差额恢复,不管这个差额是否大于、小于以前已冲减成本数额。 #p# 分页标题 #e#整个过程都是借助于在累积股利和累积净利之间求差,以判断是否存在“过头分配”, 从而确定是需要冲减投资成本, 还是恢复投资成本。 如果不能确 定投资成本的变化,也就无法确定投资收益的大小。举例如下:假设以前已经冲减的投资成本是10, 000,以前已经收取的累积股利是10, 000.分派值 30, 000累积月禾110, 000+ 30, 000=40, 000累积净利润数40, 000借:应收股利30,000长期股权投资10,000贷:投资收益40,000分派值50, 000累积月利10, 000+ 50, 000= 60, 000累积净利润数 40, 000 差额 20, 000借:应收股利50, 000贷:长期股权投资10, 000( 20, 000 10
5、, 000)投资收益40, 000分派值250, 000,已分累积股利10, 000+25, 000=35, 000,累积净 利润数40, 000差额5, 000即使5000- 10000= 15000也不是按照差额恢 复成本,还是恢复原来已经冲减成本的全部数额(不超过这个数额)借:应收股利25,000长期股权投资10,000贷:投资收益35,000如果分派值150, 000,已分累积股利10, 000+15, 000,累积净利润数40, 000差额 15, 000,同样即使15000 10000 = 25000也不是按照差额 恢复成本,还是恢复原来已经冲减成本的全部数额10000(不超过这个数额)。若被投资单位当期未分派股利,即使“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为负数,也不确认当期投资权益和恢复初始投资成本。利用口诀理解记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是会计 考试中十分 令人头疼的内容,丢三落四是现金流量表编制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 下面的口诀 基本上概括了现金流量表的全部编制过程。 口诀的具体内容如何理解,我们在口 诀后边详细阐述。看到收入找应收,未收税金分开走。看到成本找应付,存货变动莫疏
6、忽。有关费用先全调,差异留在后面找。财务费用有例外,注意分出类别来。所得税你直接转,营业外找周资产。坏账工资折旧摊销,哪来哪去反向抵销。为职工支付有多少,单独处理分类思考。解释:第句话针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因为直接法是以 利润表中营业收入为起算点,所以,我们看到营业收入,就要找应收项目(应收 账款,应收票 据等)。未收的税金再单独作账(收到钱的增值税才作为现金流 量)也就是说应收账款中包括的应收取的税金部分,若实际未收取现金则贷记应 交税金,另外,有关 贴现的处理,将应收票据因贴现产生的贴现息(已计入财 务费用)作反调。例如:应收票据发生额 10万元(假如3月发生)后5月份贴 现,贴现息为1万元。但是从期初,期末的报表看,应收票据未发生变动,但 你不能不作现金流量的调整,因为实际现金现流量为 9万元。第句“看到成本找应付,存货变动莫疏忽”告诉你在进行“购买商品 支付的现金”的处理时,找应付科目,同时考虑存货的期初,期末变动值,看是 否与此项目有关,有关的调整。第句“有关费用先全调,差异留在后面找”是指先把“管理费 用” “营业费用”的数额全部调整”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
7、现金”。而后面把6项内容仅调回 来。这6项内容是:坏账准备,待摊费用,累计折旧,无 形资产摊销,应付管理人员工资,应付管理人员的福利费(营业费用无任何调整)第句“财务费用有例外,注意分出类别来”指的就是上面说的贴现息。第句“所得税直接结转,营业外找周资产”所得税直接结转,营业外 收入,营业外支出,都是从固定资产盘盈,盘亏那来的,自然就要找固定资产了。第句是指这几个项目不影响现金流量,那么就反向抵回来就可以了。第旬支付给职工,和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较特殊,需单独核算 总的来说,有三项需要注意的:在进行“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核算时,需调整2项内容。财务费用中贴现息和应交税金中收到的现金。在进行“购买商品支付 的现金”核算时,需调整5 项内容。累计折旧,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待摊费用,应交税金(进项税额)。在进行“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的核算 时,需要调整6 项内容。坏账准备,待摊费用,累计折旧,应付管理人员工资,应付管理人员福利费,无形资产摊销。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为大家总结的间接法核算规律。与损益有关的项目( 9 项)调整净利润。固定资产( 4 项):减值准备,折旧,处置损失,报
8、废损失。无形资产( 1 项):无形资产摊销。财务费用:反映本期应属投资筹资的财务费用, 不包括贴现息 (我们上面已经谈过, 贴现息是一项特殊的财务费用,实际做题时一定要留意。)投资损失、预提费用、待摊费用。与损益无关的项目(四项):存货,递延税款,经营性应收及应付,这几项的调整可以应用平衡式“资产=负债+ 所有 者权益”当使所有者权益增加时,调减净利润;当使所有者权益减少时, 调增净利润, 从而实现了将权责发生制下的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去除不影响现金流量变化的项目。 例如: 若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则说明“资产”方减少、 负债不变情况下“所有者权益”减少, 因为折旧不影响现金流量,所以要把这部分往净利 润中增加,其他各项都仿照进行处理。六、利用口诀来理解记忆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的填列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 填写“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应付账款”、“预收账款”这四个项目时, 要区分对应明细账户的借方或者贷方余额来计算填列。我曾经总结了四个计算公式给学员,如下:1、资产方应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 “预收 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假定不考虑坏账准备)2、负债方预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 “预收 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3、资产方预付账款项目金额=预付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 “应付 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4、负债方应付账款项目金额=”应付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 “预付 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后来发现学员对这四个公式的理解不是十分全面, 计算时还是容易出错,我就在这四个公式的基础上总结了以下的“五言”口诀,帮助同学们加深记忆:两收合一收,借贷分开走。两付合一付,各走各的路。应该说第一句用来配合公式 1、 3,第二句可以配合公式2、 4. 这样学员填制有关项目的准确性就大大提高。 比如某个企业只设置了“应收账款”、 “应付账款” 账户, 而没有设置“预付账款”、 “预收账款”账户。 其“应收账款”账户有两个明细账户,余额分别是借方 400和贷方700,“应付账款”账户也有两个明细 账户,余额分别是借方 500 和贷方 600,则根据口诀可以迅速计算出“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这四个项目的金额依次分别为 400 、 500、 600、 700.
《会计记账规则口诀》由会员壹****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记账规则口诀》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