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口腔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15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13877733
  • 上传时间:2023-08-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5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口腔相关疾病研究进展【摘要】 幽门螺杆菌是多种胃肠道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与某些口腔疾病亦有一定关系。本文从阐述幽门螺杆菌(Hp)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口腔中Hp检测、口腔Hp与胃内Hp关系、口腔Hp与口腔疾病,五个方面进行综述,揭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口腔疾病的关系。 【关键词】 螺杆菌/幽门;感染;口腔疾病慢性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人类一种常见的慢性感染,自从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d1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以来,关于幽门螺杆菌的研究已引起广泛关注。有报道世界上成人大约50%左右有慢性Hp感染2。大量实验研究证明该菌与人类的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等疾病有密切联系3,这已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公认。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人类口腔中也存在一定数量的Hp,一定条件下会引起某些口腔相关性疾病,并且与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具有某种关系,可能是胃部Hp复发再感染的来源。本文从Hp的生物学特性、感染流行病学、口腔中Hp检测、口腔Hp与胃内Hp关系、口腔Hp与口腔疾病,五个方面进行综

      2、述。 1 Hp的生物学特性 在光镜下,Hp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的弯曲状细菌,在活检标本或直接涂片中,Hp呈螺旋形、U形、S形或海鸥展翅形,一端有鞭毛,长约2.54.0m,宽约0.51.0m。Hp对酸敏感,有高度的尿素酶活性。Hp的培养条件:动物血液或血清,37,pH7.07.2,微需氧条件27d,可在培养皿上发现针尖大小的无色透明菌落,该菌生化反应不活泼,不能利用糖类,不能还原硝酸盐,不能水解马尿酸。 2 Hp感染流行病学 2.1 Hp的感染状况 Hp是一种世界范围的感染,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人类对Hp易感,Hp感染与年龄、地区、人种、社会经济状况、卫生状况、人口密集度、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发展中国家普遍高于发达国家可达80%90%,发达国家感染率为38%40%,发展中国家儿童感染率可高达80%以上,感染的年龄多在35岁以前。我国为Hp感染高发区,1992年Mitchell等4调查我国广东省1727名4150岁城市人口,Hp阳性率为78% 。1996年郝理华等5报告北京无症状小儿血清Hp总阳性率为34% 。据统计全世界Hp发病率在成年人每年为0.4%,儿童感染率在发展中国家为每年36%,发

      3、达国家为每年2.7%6。 2.2 Hp在人体的分布 研究显示胃部是Hp的主要贮存地,胃粘膜、上皮、胃液、胃的返流物及胃炎病人甚至婴幼儿的呕吐物、粪便中均检出了Hp的存在。1983年Krajden等7首次从胃炎病人的牙菌斑中分离培养出Hp,并推测口腔可能是Hp的第二个重要贮存地。从此口腔内Hp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问题。1993年,Ferguson等8首次从9例胃炎患者的唾液中培养出1例具有生存能力的Hp。此后,许多学者相继从牙菌斑、唾液、牙周袋内等部位检测出Hp。 2.3 Hp的传播 Hp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多数研究认为Hp仅寄居人类,人是唯一传染源。人人间传播是唯一传播途径。1997年,意人利学者Tursi等9综合前人研究,提出传播方式主要是粪口,口口,胃口,胃胃及由医生治疗仪器的传播。 3 口腔中Hp检测 3.1 快速尿素酶法(RUT) 快速尿素酶法一直为临床重要检查Hp的手段之一,是依据Hp具有产生大量尿素酶的情况而建立的10。应用该方法,Desai11等检测了患有消化不良的43例病人的牙菌斑、胃窦、胃体粘膜中的Hp,检出率分别为98%、67%、70%。国内,宋莉、

      4、蒋泽先12用同样的方法检测,医务工作者的牙菌斑中Hp感染阳性率为72.72%,明显高于非医务工作者的牙菌斑中Hp感染的阳性率49.27 %。 3.2 细菌培养法 从微生物学角度来说,细菌培养法是当然的金标准,但由于其条件过于苛求,一般医院缺少相应的技术和设备。而且,多数研究表明,用细菌培养法检测口腔中的Hp,阳性率较低。 3.3 免疫学方法 使用单克隆抗体也是检测Hp的有效手段。为了获得可靠的结果,最好使用两种单克隆抗体。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即使把一个微量培养的Hp细胞加有数百万不同细菌的牙菌斑标本中,也很容易检出免疫染色阳性的Hp细胞13。 3.4 聚合酶链反应(PCR) PCR技术的发展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发现和鉴别微生物致病原有力的工具。目前已克隆成功的Hp功能基因包括尿素酶、细胞毒素、热休克蛋白基因等,利用这些基因互补的核酸片断设计PCR引物或探针,进行体外基因扩增或杂交,直接对核酸的DNA进行检测,临床诊断时可获得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少至100个细菌亦可检出。但因受引物的影响,容易产生假阴性。但该方法操作复杂,易污染,费用较高,不宜作为常规检测方法14。 4 口腔

      5、Hp与胃内Hp关系 自1989年从口腔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以来,口腔中Hp与胃中Hp的关系一直是热门话题。研究报告显示Hp传播四种途径:粪口,口口,胃口,胃胃9。因此,口腔中的Hp在胃Hp传播中扮演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 Young等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口腔中的Hp和胃内的Hp在形态学上并没有区别,其生化特性和免疫特性均与胃粘膜Hp相似,因此认为口腔Hp感染和胃内Hp感染有关15。国内危由春等16,从已确诊的慢性胃炎和胃溃疡患者的胃中和口腔中分别检测Hp,结果显示两者分布无差异性。这与胡文杰、曹采方等17人对胃病患者口腔用PCR检测Hp的结果相似。说明口腔也是Hp的一个聚集地。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对Hp基因结构的认识,分析Hp的基因型有助于研究口腔和胃内Hp的关系。Oshowo18用PCR技术结合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比较了15例胃粘膜和菌斑中的Hp,发现13例两部位菌株具有相同的酶切图谱,而其中4例菌斑、胃粘膜、十二指肠3处的菌株酶切图谱均一样。 胃内Hp根除治疗后的复发与口腔Hp有关。目前,临床上在治疗由于Hp引起的胃肠道疾病时,最常采用的是三联疗法19,但治疗后仍有复发的可能性,

      6、现在很多学者认为胃内Hp反复感染与口腔Hp感染有关20,其原因可能是药物能根除胃肠道内的Hp感染但对于口腔中的Hp作用不明显,这是因为Hp存在于唾液、龈沟液及牙菌斑中,特别是存在于牙菌斑中的Hp,全身用药对其作用甚微。口腔作为Hp的另一个重要储存库,源源不断地将Hp伴随食物送入胃肠道引起胃肠疾病的复发。 5 口腔Hp与口腔疾病 某些学者发现胃Hp检出阴性者,口腔内也可能为阳性,这说明口腔Hp并不依赖于胃肠Hp的存在而存在。其实早就有人发现口腔疾病与胃肠疾病关系密切,因而怀疑Hp亦参与到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口腔与消化道在解剖生理学上的密切联系,Hp感染与口腔疾病的关系一直是热门课题。 5.1 Hp与复发性口腔溃疡(ROU) 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是口腔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因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相关病因学研究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陈发明等21认为ROU的发病与Hp感染有关。王淑丽等22通过研究认为,口腔中的Hp感染不但与复发性口疮的发生相关,而且还得出,血液中由Hp与人上皮细胞表面抗原等结构类似的多糖链抗原诱导的自身免疫反应可能是复发性口疮发生机制中的重要因素

      7、。这些研究均表明,ROU与Hp和上消化道疾患关系十分密切。其实口腔粘膜与胃肠粘膜同属消化系统,均来自于外胚层,其结构、功能、生理、病理必然有许多相似之处,彼此有着共同的抗原成分,有共同的发病机制。其共同发病机制可能如下:粘膜自身抗原致敏淋巴细胞抗体致敏淋巴细胞抗体诱发初期粘膜损害免疫复合物(IC)局部激活补体C3a、C5a、C56789细胞溶解多形核细胞浸润炎症产生灶状粘膜损害溃疡形成。并且诱发胃肠粘膜病损的抗胃壁细胞抗体(ASMA)与诱发口腔粘膜病损的抗口腔粘膜抗体(AOMA)相互作用并部分交叉免疫。由此可见,ROU与上消化道疾患有共同的病理基础,Hp可能是粘膜病共同的致病菌。 5.2 Hp与口腔扁平苔藓(OLP) 口腔扁平苔藓(OLP)与各型慢性胃炎有密切关系23,而各型慢性胃炎与Hp感染又有密切的联系24,且胃内Hp感染与口腔Hp感染有关20。许国琪等25应用PCR技术对具有胃粘膜病理变化的OLP患者进行口腔粘膜的Hp检测,实验结果证实,在OLP损害中Hp亦为阳性,并且铋剂治疗OLP有良好的疗效,尤其是用联合疗法可以更快、更好地杀灭Hp,由此可见Hp可能是引发OLP的一个很重要的

      8、直接原因,抗Hp是治疗OLP的一种有效方法。这表明Hp与OLP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国内外学者对Hp引起OLP的可能机制进行了研究,张水龙等26对OLP损害组织中Hp-DNA的原位检测结果显示对Hp-PCR阳性的组织标本进行Hp-DNA的检测,发现在棘细胞间或棘细胞内均可检测到Hp-DNA,证明Hp的存在和OLP的发病密切相关,因为Hp基因在组织中的存在是Hp感染与复发所必需的条件。虽然PCR方法不能确定Hp在OLP损害组织中的位置,但可被原位杂交检测,故生化方法与形态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对于阐明某一疾病的发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5.3 Hp与牙周炎 Schein等27认为牙周病患者的牙周袋是Hp的自然贮藏池,因为它为Hp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微需氧环境。胡文杰等17发现牙菌斑中Hp的存在与牙周袋深度和炎症状况有关,从受检者多个存在炎症、中等深度的牙周袋处取样有可能提高Hp的检出率。高静等28将轻度、中度和重度牙周炎菌斑Hp的阳性率做了比较,发现轻度牙周炎与中度、重度牙周炎患者的Hp检出的阳性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提示Hp感染与炎症的程度和活动性正相关,表明Hp感染与牙周

      9、炎有着直接关系,Hp的致病机制,在牙周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何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5.4 Hp与口臭 沈子晶29采用鼻嗅法对27例消化科已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进行口臭值的检测,并对口腔科30例口臭者进行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结果显示:27例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口臭检测率为93%,30例口臭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90%。通过结果分析指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口臭可能有较大的相关性。曹钟义等30的研究结果也认为,幽门螺杆菌是口臭的直接致病菌之一。目前,治疗Hp的最佳方案是“抑酸药+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31。治疗Hp的三联疗法+口腔洁治的综合治疗方法是治疗口臭的有效方法32。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多数研究认为口腔是Hp的长期聚集地,口腔Hp感染与胃内Hp感染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口腔环境适于Hp聚集和生长,而绝大多数口腔疾患均与Hp感染有关。研究Hp与口腔疾病的关系,不仅能推动Hp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而且还推动了口腔相关疾病的病因学的发展,为这些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它与口腔某些疾病的关系以及致病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 1 Warren JR.,Unidentified curved bacilli on gastric epithelium in active chronic gastritisJ.Lancet,1983,2:12932 刘军英,马采连.幽门螺旋杆菌的临床状况J.实用医技杂志,1998,5(7):542-5443 胡伏莲,周殿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4-554 Mitchell HM,Liyy,Hu PJ,et al.Epidemiology of

      《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口腔相关疾病研究进展》由会员人***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口腔相关疾病研究进展》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