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第一次作业答案

11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13837168
  • 上传时间:2024-01-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8.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第一次作业答案“名词解释”及“问答题”的答案,请参阅由中央电大责任教师提供的“回答问题:关于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课程的几个问题”(点击链接进入)第8小题。一、填空题:(第1至4题可免做)1、教材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和文学理论的发展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和中国古代的思想发展有极为深刻的内在联系;二是在和中国古代的理论交互影响中逐步发展起来的。2、教材指出:中国古代思想是文学思想、文学理论发展的基础。3、从儒、佛、道三家来说,家和家在文学思想上是比较接近的,有很多一致的地方,这两家和家的差别则比较大。4、中国古代关于文学的本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本于 心 ,二是源于 道 。5、论语为政篇说:“子曰: 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6、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 以意逆志 ”与“ 知人论世 ”的文学批评方法论。7、庄子书中提出了“ 虚静 ”、“ 物化 ”的艺术创作论。8、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即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伟人的事迹,概括出“ 发愤著书 ”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9、关于毛诗序的作者问题,历来“纷如聚讼”,

      2、汉书认为汉代治毛诗者本乎赵人 毛公 ,为河间博士。10、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 止乎礼义 ”的原则。11、王充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 疾虚妄 ”(见论衡选文篇),这实际上就提出了提倡真实、反对虚妄的文学理论批评的主张。12、教材提出,中国古代文学的风格美,一般分为 阳刚 之美和 阴柔 之美两大类。二、名词解释:1、(庄子的)“虚静”说:“虚静”说是中国古代有关创作构思的理论,“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廉洁,庄子极大地发展了老子“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家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的“坐忘”就是“虚静”,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才最旺盛,才能创作出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作品。庄子的“虚静”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或多或少地受到庄子“虚静”说的影响。2、(孔子的

      3、)“兴观群怨”说:这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阳货篇记载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指诗歌具体安排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是指诗歌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和道德风尚状况,因而能让人从中观察出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群,则是认为诗歌可以有使人互相交流情感、加强团结的作用;怨,是指文学作品有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3、(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提出来的。篇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作家要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然后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孟子的“知言养气”说抓住了人最本质的人格蕴涵,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引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对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

      4、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4、(毛诗大序的)诗“六义”说:毛诗大序说:“古文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本来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方法,毛诗大序赋予“六义”的新说法。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风,指诗有教化臣民、并有表达臣民的心声、讽刺上政的作用;赋,指铺叙直说的写作方法;比,是比喻;兴,起的意思,“先言他物而引起所咏之辞也”,有一种“感发志意”的作用;雅,是正的意思,“言王政之所由兴废也”;颂,是赞美神明的歌舞曲。它在明释风、雅的意义时,接触到了文艺创作中个别表现一般的概括性以及典型性的特征。“六义”说在经学史上的影响大于它在文学批评史上的影响。三、单项选择题:1、教材认为: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形象塑造的美学原则,其核心是(A)A、以传神为主而形神兼备B、以形似为主而形神兼备C、形神兼重而不能偏颇D、舍形取神,得神忘形2、教材认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确是文学思想、文学理论发展的基础的是(D)A、儒家和法家B、道家和佛家C、儒家和墨家D、儒、佛、道三家3、孔子在论语八佾中对韶乐的评价是(B)A、“尽美矣,未尽善也”B、“尽美矣,又尽善也”C、“未尽美

      5、矣,亦未尽善也”D、“乐而不淫,哀而不伤”4、庄子的“得意而忘言”说对古代文学理论的影响,主要是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中注重(D)A、言意并重的传统B、形神并重的传统C、“神在形外”的传统D、“意在言外”的传统5、“文由胸中出,心以文为表”这两句话出自(C)A、司马迁的报任安书B、司马迁的史记屈原传C、王充的论衡超奇D、毛诗大序四、翻译题: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大序语)译文:诗,是人表现志向的所在。在心里就是志向,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情感在心中被触动必然就会表达为语言,语文不足以表达,就会吁嗟叹息。吁嗟叹息不足以表达,就会长声歌咏。长声歌咏不足以表达,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五、问答题:1、孔子主张“诗可以怨”,请指出:什么是“诗可以怨”?它对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产生过什么样的积极影响?解答:“诗可以怨”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提出来的:“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可以怨”是说诗可以“怨刺上政”,实际上就是

      6、说诗歌可以对现实中的不良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诗经中的许多民歌和一些文人作品就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讽刺和批判揭露的。如著名的民歌魏风中的硕鼠、伐檀等,以及小雅中的正月、十月之交,大雅中的桑葇、民劳等,或揭露,或批评,或讽刺,或讥谕,都可以说是“怨刺上政”的作品。“诗可以怨”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批判现实的优良传统。后世的许多诗人的作品都有批判现实社会不良倾向的内容。而屈原、杜甫、白居易等人更是在主观或客观上把“诗可以怨”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内容或主要追求目标。即使到了现代,许多进步诗人的那些批判黑暗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诗歌作品,都可以说或多或少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诗可以怨”的影响。而在文学批评史上,“诗可以怨”也成为批评诗歌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成为文学理论批评的一个重要理论。总之,“诗可以怨”成为我国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对我国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重要的影响。2、司马迁在史记的写作中体现了严格的实录精神。请结合文学史简述这种实录精神和创作原则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什么影响?解答:“实录”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创作原则。最早肯定司马迁

      7、“实录”精神的,是东汉史学家班固。他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一文中说:“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实录”就是真实客观地记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不夸张,不隐瞒。史记的许多篇章都体现了他的“实录”精神。作者受到汉武帝的残酷打击和迫害,但在史记中,他并不发泄私愤,而是客观地记述了汉武帝的事迹,既记述他的功绩也不避讳他的残忍和好大喜功以及求仙访道、追求长生不老等可以事实。对汉高祖,也是既肯定了刘邦推翻暴秦、统一天下的伟大历史作用,他的知人善任、深谋远虑的政治家风采,也揭露了他的虚伪、狡诈、残忍和无赖的流氓嘴脸。这种实录精神,不仅对后世的史学著作产生过巨大影响,更对文学创作产生深远影响,后世的许多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可以说都是受到过这种实录精神的影响。而许多现实主义作家、诗人也都以实录指导自己的创作。文论家也经常以实录来批评文学作品,使之成为文学理论批评原则。“实录”不仅是史学家写作历史著作的创作原则,也是文学创作的原则,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现实主义精神,应该说是受到司马迁实录精神的影响,杜甫的诗歌被成为诗史就是一例。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第二次作业答案一、填空题:1、教材指出

      8、:典论论文首先提出的重要问题是作家的 才能 与 文体 性质特点之关系。2、典论论文于:“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 宜理 ,铭诔尚实,诗赋 欲丽 。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3、教材指出:文赋的中心是论述以 构思 为主的创作过程。4、刘勰对文学本质的看法,集中表现在文心雕龙 厚道 篇中。他认为文学的本质是: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5、教材指出:刘勰提出的“体性”的概念,讲的是文学作品的 体裁 风格与作家的 才性 之间的关系。6、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篇中提出了“风骨”的说法。教材认为:“风”当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 思想感情 。“骨”则当是一种精要劲健的 语言表达 。7、“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这段话出自 钟嵘 的 诗品序 。8、我们学习过的陈子昂的一篇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是 与东方左思虬修竹篇序 ;白居易的一篇重要文学理论批评著作是 与元九书 。9、教材认为:皎然在诗式中关于诗歌内在艺术规律的探讨,较为集中的,则是 意境 的创造问题。10、韩愈在答李翊书中,继承了孟子的“ 养气 ”说,提出了“ 气盛 言宜”之论。11、“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著名论断是出自 白居易 的与元九书。12、司空图提出的“四外”说是指“ 韵外之致 ”、“味外之旨”、“ 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二、名词解释:1、(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说:是只讲缘情而不讲言志,是诗歌的特征、艺术风格。这实际上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止乎礼义”束缚的巨大作用。2、(钟嵘的)“滋味”说:钟嵘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是最早明确提出以“滋味”论诗的“诗之至也”。钟嵘把“滋味”作为衡量作品的重要尺度,使之成为古代文论中的基本审美范畴。要创造出作品中深厚的滋味,钟嵘认为关键在于如何综合运用赋、比、兴的方法来写作,他将“兴”放在第一位,正是突出了诗歌的艺术思维特征。3、(白居易的)“美刺”观:即“裨补时缺”,要用诗歌来暴露“时缺”,揭示时政的弊端,白居易主要是强调“刺”即“讽谕”的一面,而不主张歌功颂德。明确主张讽谕诗要写得激动、直率,不要躲躲闪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第一次作业答案》由会员新**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第一次作业答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