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福州小吃现状调查报告

15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13836986
  • 上传时间:2023-08-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9.96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福州小吃现状调查报告班级:高一(4)班参与对象:高一(4)班全体同学组长:指导老师:【活动背景】福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自然与人文底蕴。“福州小吃” 是福州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和影响与福州菜一样引人注目。太平燕、 太极芋泥、鱼丸等享有盛誉,1997年福州市饮食(集团)公司美食园制作的“扁 肉燕”和“太极芋泥”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华名小吃”。传统的福州 小吃作为福州食文化的精髓是人们生活的“美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世界各色美食琳琅满目,西式的快餐给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传统 的美食似乎更不具备规模与竞争力。我们以饮食文化视角去追析、体味文化 源由与传承,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去剖析传统。探究如何让传统更好得到发扬, 让福州小吃给人们的生活带去更多的回味。【活动目的与意义】通过对福州小吃现状的调查,历史的追溯,以及运用问卷等方式分析福 州小吃现如今的状况。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的同时懂得怎样用与时俱进的态 度去发扬传统,让更多人能品尝真正的福州小吃,喜欢上福州小吃,以便造 福于福州的百姓。【研究过程与方法】1、讨论研究课题的展开(小组讨论)2、提出方案与分工策略并

      2、选出各组组长第一组:福州小吃的现状调查,包括小吃的种类,历史由来,现如今的 受欢迎程度,有名的小吃店。第二组:问卷调查,主要是调查:福州市民对福州小吃的喜好,特别与 西式快餐的比较,可以设计一个最受欢迎小吃金牌榜。第三组:设计几条美食旅游路线,让外来的游客能吃到正宗的福州小吃。第四组:综合各种资料对福州小吃的现状作出大胆的评价,同时提出合 理的建议。3、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撰写调查报告并在班上进行成果展示。(一)福州小吃的历史与概况“福州小吃”是福州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和影响与福州菜一样引 人注目。太平燕、太极芋泥、鱼丸等享有盛誉,台湾同胞有句口头禅:“鱼丸, 燕丸,扁肉燕,男女老少吃不厌”。1997年福州市饮食(集团)公司美食园制作 的“扁肉燕”和“太极芋泥”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华名小吃”。老辈福 州人有句话叫“七遛八遛莫离福州”,意谓福州饮食的风味独好,乡人不忍离 去。福州鱼丸1、做法:福州鱼丸是福州著名的风味小吃。一般用鳗鱼、马鲛等鱼肉捣成泥 糊状,调拌优质薯粉为皮,用精肉、虾仁等作馅,捏成丸子。煮熟后泡以美味高汤,加上葱 花,浮于汤面,称“七星鱼丸”。它

      3、具有色泽洁白、质有弹性、肉馅香松、口味 清爽等特点,素负盛名。2、历史由来:福州鱼丸原本叫七星鱼丸。据说这七星鱼丸是海上渔妇所创,被一出洋经商的 商人学到手,返回福州后如法炮制,开了家叱星小食店”,独家经营“鱼丸汤”。 后有一位进京赴考的举人进店就餐,食鱼丸后啧啧称奇,口占一诗曰:“点点星 斗布夜空,玉露甘香游客迷;南疆虽有千秋饮,难得七星沁诗脾。”店主将诗裱 于店堂上,从此食客盈门,生意日隆。“七星鱼丸”因此诗而得名。如今福州街 巷到处都有鱼丸摊店。郊县的长乐、福清等地也有食鱼丸之俗。除店卖外,还 有走街串巷肩挑叫卖者,他们以调羹敲打小碗招徕顾客。做为地方风味特产, 外地人到榕也多以品尝鱼丸为乐。1、做法: 捣成太平燕燕皮是用精选猪后腿瘦肉,剔去肉筋和骨膜,切成细条,用木棰肉泥,徐徐加入用细孔绢筛筛过的薯粉和适量清水,反复搅拌,不断压匀,初 成硬坯,然后放在条板上,轧辗成薄片。敷上一薄层薯粉,折叠起来,略干为 鲜燕皮。继续晾干为干燕皮,一般包装久贮一年不坏。包馅前,用刀切燕皮成 约二寸左右方片,待用。馅选瘦猪肉和虾米、荸荠、紫菜等共剁成酱,后加少 许酱油、葱白调味,取燕皮方片包成小扁

      4、,表如石榴状,蒸熟即成肉燕。2、历史由来:据传,明嘉靖年间,闽北山区与江西接壤的浦城县有位告老还乡的御史大人, 他家居山区,虽有山珍可享,但吃多了,便流于平淡。于是,那家中的厨师便 出了一个新花样,取猪腿的瘦肉用木槌打成肉泥,掺上适量的番薯粉,擀成纸 片般薄,切成三寸见方的小块,包上肉馅,做成扁肉(馄饨),煮熟配以高汤, 弄了一碗点心端给主人。御史大人吃在嘴里只觉得滑嫩清脆,淳香泌人,连呼“太 妙”,忙问:“这叫什么点心? ”那厨师做点心本来是想讨主人的欢心,哪来的名 字?好在厨师脑筋能够急转弯,见碗中的扁肉形同飞燕,便信口说叫“扁肉燕”。 由此推演,才有了 “燕皮”一说。原先,这“燕皮”本为大户人家独享,后来,这 打燕皮的手艺逐渐传开流入福州,燕皮成为商品,食者日众,反倒成了福州家 喻户晓,最负盛名的闽味名吃。福州人常将“扁肉燕”与去壳鸭蛋相配作菜肴, 因福州话“蛋”叫“卵”,“鸭卵”音谐“压乱七取“压叮“乱”就会平安之意,故称“太 平燕”,“燕”与“宴响音,又称“太平宴”。“太平燕”是福州婚聚喜庆宴席上的一 道“大菜”上席时鸣放鞭炮,客人要待新郎新娘或长辈即席致谢后,方可食用。 扁

      5、肉燕深受台湾同胞和海外福州侨胞喜爱,到福州来,必带燕皮回去馈赠亲友。锅边糊1、做法:锅边糊又称“鼎边糊”或“锅边”。是福州独有的小吃。外地如上海、台 湾、香港等地的锅边糊店,几乎都是福州人所开。其主料为米浆,锅汤烧开 后,将米浆淋置锅边,稍干后用小铲刮入锅中,与鸡鸭肝杂、虾干、墨鱼干、香菇、黄花菜等配料煮成的汤合成。其特点是面薄而卷,汤清不糊,味美适 口。2、历史由来:明朝嘉靖年间,福州沿海城乡常遭倭寇骚扰,戚继光带兵入闽剿倭寇,受到当 地民众的拥戴与欢迎,老百姓经常送粮送食犒劳戚家军。有一天,戚家军到了 福州南郊,当地乡民摆下八仙桌,主动送来大米、鱼肉、香菇、虾皮等,准备 热热闹闹地招待凯旋的战士们。就在此时,又有一股倭寇袭击,戚继光问清情 况,马上集合队伍准备歼灭敌寇。老百姓一听着急了,无论如何也要让战士们 吃了饭再去打仗。不知是谁灵机一动,将大米磨成浆,肉丝、蚬子、金针、木 耳、蛏干、干贝等一股脑混煮成清汤,涮米浆于锅边,不消一刻钟,一锅又一 锅的鼎边糊就出来了。众将士吃饱后奋勇上阵,把倭寇全部消灭。“过夏”吃 鼎边糊,缅怀民族英雄,也有着爱国主义的内涵。芋泥1、做法:以槟榔芋煮

      6、熟捣烂加红枣、樱桃、瓜子仁、冬瓜糖、白糖、桂花和熟猪油等辅料制成。芋泥中的上品称为“太极芋泥”和“八宝芋泥”。由于猪油 蒙盖,制成后貌似冷食,实则热食。在酒宴上常在收席前做为甜点推出。2、历史由来:福建东部沿海地区皆有做芋泥的习俗。其中尤以福州芋泥最为有名,是福州地 区典型的甜食。福州民间盛传,当年福州籍爱国英雄林则徐曾在广州以家乡风 味芋泥“宴请”洋人,让其烫破嘴皮而出丑。闽东福鼎产的良种大槟榔芋制成 的芋泥,质地细腻,堪称一绝。光饼1、做法:烤光饼用的是一口高近两米、直径约有一米的外裹黄泥的大缸。先 用成捆的松枝在缸内点起冲天大火把缸壁烧“白”,缸底只剩余烬,然后把做好的饼胚,由两人合作,伸手入缸,飞快准确地贴在缸壁之上,若是迟缓一点, 就怕那光着的手臂要烤出泡来。由于烤光饼时面对着的是一只大火缸,所以不 分冬夏,两人都打着赤膊。他们一个递胚,一个接胚往缸里贴,身子一伸一欠, 一俯一仰,动作敏捷,配合默契,再加噼噼啪啪的贴饼声,仿佛音乐伴奏,节 奏感十分强烈。不消十分钟,几百只光饼便全部贴完,然后再用炭火慢慢把饼 烤熟,真是叫人大开眼界。在这种大缸里烤出的光饼,只只金黄,十分香脆。

      7、2、历史由来:又称“征东饼”其来历有段掌故。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农历九月二十七日,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部追歼倭寇至福清牛田(今龙田)。为减少炊 时,戚继光布置各营以炭火烤灸用面粉做成的两种圆饼。一种小而干燥;一种 大而松软,略带甜味。两者中间均打一小孔,用绳串背于身上,便于士兵携带 作为临时干粮。由于它随处可充饥,增强了队伍的机动性,为平倭立功。此后, 为纪念戚公,福清及福州、闽清等地人民仿制这两种圆饼,前者叫“光饼”,后 者称“征东饼”。后有人在光饼上添上芝麻,成了 “芝麻光饼”,又叫“福清饼气 福清一带每遇清明,用它作祭品。立夏时,孩童们将模仿各种飞禽走兽形象制 成的光饼挂在脖子上,追逐嬉戏,增添节日气氛。将光饼掰开,夹入韭菜、鲜 蛏、嫩笋、紫菜等即成“咸烧饼”如加糖则为“甜烧饼”。老辈福州人倘忆起旧 时嘿(苔)菜饼,辣菜饼,猪油渣夹我福清饼”的叫卖声,倍感亲切。旧时这些叫 卖人头顶“小店”,小巧别致,左右分书“闻香一尝三打掌,知味十步九回头”小 联,里面摆放着甜酱、辣酱等。外地客走过福清,旅外侨胞返乡省亲,也都要 买一串尝尝。线面1、做法:采优质面粉加盐等辅助料精制而成

      8、,色泽洁白,线条细匀,质地柔润,落汤不糊,香爽可口。食用方法有二:其一为高汤线面,即把线面放入沸 水中煮一二分钟,色变即捞起,加入事先煮好的佐料,如肉丝、煎蛋、香菇、 黄花菜、青菜之类,再调以汤汁(肉汤、鸡汤等卿可食用;二是凉拌线面,煮法 相同,但捞起后不放佐料,只调以适量的香油、味精、红酒等,风味独特。福州线面拉开长度可达180厘米,细仅06至07毫米直径,挽面时在面头上 扎上红线,由于线面是面类中最长的面,又叫嗥面”和“寿面”。由于福州话“长 面”和“长命”谐音,故福州人又叫它“长命”。2、历史由来:在福州地区,线面广为民众喜爱,大年初一,人们都要吃一碗线面,祝福健康 长寿。线面还有以下别称:祝寿送线面称“寿面”,妇女分娩坐月子以其为主食,佐以蛋酒、鸡汤而称“诞面”,结婚订亲男方送女家的叫“喜面”,远离家门返归 或远客入门煮线面加两个蛋款待,谓“太平面”。蛎饼蛎饼1、做法:倾饼七福州民间称“嗲饼”(嗲,为福州话蛎的发音,即为蚵、牡 蛎的意思),传到台湾地区,称其为“蚵喙饼”,扁圆形,色黄、壳酥香,味道 美,是福州市民常用的早点之一,风行数百年不衰。成品皮香酥,馅鲜美,色 金黄。将大

      9、米、黄豆,分别用水浸3-4小时,掺水磨成浓浆,加入精盐搅匀后待 用。猪肉剁成肉馅,葱切珠状,用酱油调成馅料,牡蛎肉洗净,沥干。将特制 铁勺在油里加热后,取半汤匙料浆倒入热勺内,在米浆上放肉馅、牡蛎,再盖 上一汤匙米浆,放入油锅,炸至饼面呈金黄色时捞出,沥干油。2、历史由来:民间有一段有趣的传说。传说清初有一位年青入,继承父业在闹市设摊卖早点, 他虽然勤劳,但生意清淡,只能糊口,不能成亲。他朝思暮想如何才能生意兴 隆,财源茂盛,成家立业。一天晚上,他梦见一位白发老人对他说:“你的后运 好!”他急问:“好运向何处求? ”老人不答不理,飘然而去,他追赶不上,这时 只见天上月白云清清,星光闪闪,他看得出神,接着月亮下沉,黄色的太阳, 从东边升起,霞光万道,醒来却是一场梦。后来,他从梦中悟出了奥妙,就用 米豆为原料磨成浆,把似明月般的蛎饼放在油中炸。饼在油中翻滚,似在彩云 之间,熊熊火焰犹似霞光万丈;蛎饼熟时呈金黄,好比金黄色太阳,这就是由 月亮到太阳的蛎饼制作来历。开市之时,顾客尝了,拍手叫好。于是生意兴隆, 发家致富。后人争相仿效,一直流传至今。马蹄糕马蹄糕,福州的传统甜点小吃。主料为地瓜粉,加水、白糖搅拌均匀,装入 模具,上面撒些荸荠,猛火蒸熟,取出即可食用,其制做简便,吃来香甜扑鼻,松 软可口。一般多为个体摊担现做现买。散见于各处街头巷口。来往行人,即购即 吃,甚为方便。现今,各大酒店将其作为饭后甜点,略作改进,有在上面撒些芝麻,切成块状的;也有先蒸后煎,取名香煎马蹄糕。春卷福州民间小吃。俗称春饼,选用精粉煎成,皮薄似蝉翼,“饼可映 字”,又轻又薄。馅选鲜嫩的豆芽,佐以韭菜、笋 碎、肉丝、豆腐 干片等, 炒熟备卷。食时,选摊 开薄饼,自取包馅,先卷一边,两 头覆紧,再卷成 条状,便可入口。如果,把春卷投入油锅一炸,捞起便成油炸春卷,俗称 炸春。近年有“迷你春卷”上市,便是已制 成春饼,购回油炸,尤为方便。肉丸选上等

      《福州小吃现状调查报告》由会员m****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小吃现状调查报告》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