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11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12996729
  • 上传时间:2022-10-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53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为了更好地实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受建设部科技司委托,建 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和依柯尔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组织编写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以下简 称技术细则)。编写技术细则的目的是,为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加规范的具体指 导,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提供更加明确的技术原则,为绿色建筑创新奖的评审提供更加详细的评 判依据,从三个层面推进绿色建筑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与创新。技术细则的编写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国内绿色建筑的实践,特别是自2005年3月“首届国 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以来的实践,还借鉴了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家发展绿色 建筑的成功经验。其内容既有符合中国国情的一面,也有与国际绿色建筑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一面, 具有比较强的适应性的同时又有比较好的先进性。这是技术细则的特点。参加技术细则编写的人员,有的参加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编写,有的参加过绿色 建筑建设活动,有的参加过系统的研究工作。这样一个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专家学者群体,是编 写技术细则十分宝贵的前提条件。随着绿色建筑实践活动的拓展,这个群体正在发展,正在 壮大,正是中国绿

      2、色建筑的基石。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依柯尔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二OO七年六月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1.1基本规定1.1.1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绿色建筑评价、评奖与标识工作提供更明确的技术依据,更好 地实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2006 (以下简称标准),制定本细则。1.1.2本细则依照标准的内容和要求编制,适用于指导绿色建筑的评价标识、全国绿色 建筑创新奖的评审和指导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及运行管理。1.1.3按照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的评价内容判定得分情况和达标情况。根据达标情况评 定星级,进行绿色建筑评价;根据得分情况,区分同一星级绿色建筑的相对水平,用于全国绿 色建筑创新奖和工程项目评审。1.2绿色建筑评价标识1.2.1进行绿色建筑评价,应先审查是否满足控制项的要求。参评的控制项全部满足要求, 则通过初审。1.2.2对一般项、优选项,进行达标判定,判定结果分为是、否、不参评三种。按满足一般 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分为三个等级。1.2.3当某条文要求不适应该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等条件时,该条文可不作为参 评项,参评的总项数相应减少,等级划分时对项数的要求可按

      3、原比例调整确定。1.3绿色建筑创新奖评审1.3.1进行绿色建筑创新奖评审,应先审查是否满足控制项的要求。参评的控制项全部满足 要求,则通过初审。1.3.2为细分绿色建筑的相对差异,在控制项达标的情况下,按本细则的要求进行评分。根 据设定的分值,按满足要求的情况评分,逐项评分并汇总各类指标的得分。1.3.3六类指标分别评分。每类指标一般项总分为100分,所有优选项合并设100分。存在 不参评项时,总分不足100分,应按比例将总分调整至100分计算各指标的得分。1.3.4六类指标一般项和优选项的得分汇总成基本分。汇总基本分时,为体现六类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设权值如下表:建筑分类住宅公建指标名称权值权值节地与室外环境0.150.10节能与能源利用0.250.25节水与水资源利用0.150.15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0.150.15室内环境质量0.200.20运营管理0.100.15基本分=E指标得分X相应指标的权值+优选项得分X 0.201.3.5进行绿色建筑创新奖和工程项目评审,应附加对项目的创新点、推广价值、综合效益的评价,分值设定如下表:评审要点分值基本分见 1.3.3 和 1.3.4

      4、条120创新点创新内容、难易程度或复杂程度、成套设备与集成程度、标准化水平10推广价值对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作用、引导 绿色建筑发展的作用10综合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发展前景及潜在效益10总得分=基本分+创新点项得分+推广价值项得分+综合效益2术语注: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3基本规定注: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4住宅建筑4.1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4.1.1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在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维持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减少用于场地平整所带来的建设投资,减 少施工工程量,避免因场地建设对原有生态环境与景观的破坏。场地内有价值的树木、水塘、水 系不但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而且是传承场地所在区域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也是该区域重要的 景观标志。因此,应根据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国务院令第100号)等国家相关规定予以保 护。当建设开发确需改造场地内的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环境状况时,在工程结束后,建设 方应采取相应的场地环境恢复措施,减少对原有场地环境的改变,避免因土地过度开发而造成对 城市整体环境的破坏。本条

      5、的评价方法为审核场地地形图和相关文件。4.1.2建筑场地选址无洪涝灾害、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 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绿色建筑的选址,是决定绿色建筑外部大环境是否安全的重要前提。本条主要对绿色建筑的 选址和危险源的避让提出要求。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建筑场地会造成毁灭性破坏。氡是存在于土壤和石材中的无色无 味的致癌物质,会对人体产生极大伤害。电磁辐射对人体有两种影响:一是电磁波的热效应,当 人体吸收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出现高温生理反应,最后导致神经衰弱、白细胞减少等病变。二是 电磁波的非热效应,当电磁波长时间作用于人体时,就会出现如心率、血压等生理改变和失眠、 健忘等生理反应,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较大,后果严重者可以导致胎儿畸形或者流产。电磁辐射 无色无味无形,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人体如果长期暴露在超过安全的辐射剂量下, 细胞就会被大面积杀伤或杀死,并产生多种疾病。制造电磁辐射污染的污染源很多,如电视广播 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发射台、变电站、高压电线等。此外,如油库、煤气站、有毒物质车间等 均有发生火灾、爆炸和毒气泄漏的可能。为此,在绿

      6、色建筑选址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规定。本条的评价方法为审核应对措施的合理性及相关检测报告。4.1.3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低层不高于43 E、多层不高于28 E、中高层不高于24 E、高层 不高于15 m2o为节约建筑用地,避免居住用地人均用地指标突破国家相关标准的情况发生,特提出控制人 均用地的上限指标。人均用地指标是控制建筑节地的关键性指标,可采取以下两种方法控制人均 用地指标:一是控制户均住宅面积;二是通过增加中高层住宅和高层住宅的比例,在增加户均住 宅面积的同时,满足国家控制指标的要求。本条的评价方法为审核相关设计文件或进行现场抽检。4.1.4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的要求,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住区建筑的室内外日照环境、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与室内的空气质量和室外环境质量的优劣 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和居住生活质量。为保证住宅建筑基本的日照、采光和通 风条件,应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在执行本条时应准确理解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

      7、0关于日照标准要求的以下几 项内容:1、明确大中小城市的涵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四条规定:大城市是指市区和 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五十万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二十万以上、不满 五十万的城市;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二十万以下的城市。2、老年人居住建筑系指专为老年人设计,供其生活起居使用,符合老年人生理、心理要求的 居住建筑,包括老年人住宅、老年公寓、托老所等。老年人的生理机能、生活规律及其健康需求 决定了其活动范围的局限性和对环境的特殊要求,因此,为老年人所设的各项设施应有更高的标 准。3、针对建筑装饰和城市商业活动中常出现的影响住宅日照的问题,对于原规划设计中没有设 计的、建成后增加的室外固定设施,如增设的空调机、建筑小品、雕塑、户外广告牌等均不能使 相邻住宅楼、相邻住户的日照标准降低。4、旧区改建项目内的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系指在旧区改建时确实难以达到规定的 标准时才予以放宽。同时,为保障居民的切身利益,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降低后的住宅日照标准 均“不得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此外,可酌情降低的规定只适用于申请建设项目内的 新建住宅本身

      8、。任何其他情况下的住宅建筑日照标准仍须符合相应规定。在满足日照要求的前提下,还应注重视觉卫生要求,特别是低于北纬25。的地区,两幢住宅 楼或同一栋楼相邻的居住空间的水平视线距离不宜低于18m。本条的评价方法为审核设计图纸和日照模拟分析报告。4.1.5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 体无害的植物。乡土植物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种植乡土植物可确保植物的存活,减少病虫害,能有效降低 维护费用。本条的评价方法为审核景观设计文件及其植物配植报告,并现场核实。4.1.6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 E。绿地率系指住区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绿地率”是衡量住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根据我国居住区规划的实践,当绿地率为 30%时可达到较好的空间环境效果。该指标是经综合分析居住区建筑层数、密度、房屋间距等相关 指标及可行性研究后确定的。各类绿地面积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道路红线内的 绿地),其中包括满足当地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建筑的屋顶 绿化,不

      9、包括其他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人均公共绿地指标”是住区内构建适应不同居住对象游憩活动空间的前提条件,也是适应 居民日常不同层次的游憩活动需要、优化住区空间环境、提升环境质量的基本条件。根据城市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的相关规定,考虑到住区规模一般以居住小区居多的情况,提出 “人均公共绿地指标不低于1m 2 ”的要求。公共绿地应采用集中与分散、大小相结合的布局方式,以适应不同居住对象的要求。集中绿 地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宽度不小于8m,面积不小于400m2,以利于绿地内基本设施的设置和游憩 要求。公共绿地应满足日照环境要求:应有不少于1/3的绿地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 以利于人们的户外活动。本条的评价方法为审核规划设计或建成后的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指标是否达标,以及绿地 布置是否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的相关规定。4.1.7住区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本条中的污染源主要指:易产生噪声的学校和运动场地,易产生烟、气、尘、声的饮食店、 修理铺、锅炉房和垃圾转运站等。在规划设计时应根据项目的性质,合理布局或利用绿化进行隔 离。本条的评价方法为审核规划设计布局和应对措施的合理性,或检测建成后的噪声、空气质量、 水质、光污染等各项环境指标。4.1.8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土壤 污染、噪声影响、水污染、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各类影响室外大气环境质量的污染物质,主要包括施工扬尘和废气排放。 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中,必须提出行之有效的控制扬尘的技术路线和方案并切实履 行,减少施工活动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为减少施工过程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应根据建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由会员博****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