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法制教育宣传资料

22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12832233
  • 上传时间:2023-06-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69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最新】法制教育宣传资料法制教育是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培养领导干 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新要求 ,法制宣传教育是 提高全民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 础性工作。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 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有:犯罪呈低龄化趋势。据有关部门统 计,80 年代初, 青少年初犯的平均年龄为16 岁,到90 年代,初犯的平均 年龄已降低到14-15 岁。 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目前,违法犯罪青少年多数是辍学生、失学生,以及一些盲目外出务工 的青年农民等。他们大多闲散在社会,无所事事, 极易发生违法犯罪行为。在校学生作案逐年递增,其中以初中生居多,约占青少年作案人数的18-22%。犯罪 的类型复杂,他们 或敲诈勒索,或盗窃抢劫,或聚众斗殴,或残害亲人, 或吸毒,有的甚至是计算机犯罪。 总而言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法律 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国无法则不能立足于世界,更不 用说在世界上建立自 己的威信。无论是一

      2、个单位,还是一个人,都要以法为重。我们每位中学生都应认 真学习法律知识,做 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学生。人人都要有安全意识 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安全;生活中无处不需要安全。 安全是一种爱。安全的爱是父母对外出儿女永远的牵挂,是朋友寄来贺卡上的眷眷祝福, 是同事带着微笑的一声问候, 是陌生人邂逅 时的彼此关照,安全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社会制度奏出的爱之歌。 安全是一种美。安全的美体现于维系安全的行为过程之中。一种规范娴熟的安全行为是美, 对安全知识的熟练掌握并在实际工作中运 用自如是美,在异常情况下能够运用在平常的日子里培养出的正常心 态和应变能力潇洒应对突变更是美。安全的美的本质就在于能够预防 安全是一种情。安全的情是一种美好的感觉状态。安全的情不仅 仅体现为一种美好的自尊自恋情结,亦体现为对他人个体生命的尊 重 更体现为一个国家和政府对民众的拳拳之心。“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是情;按章操作,防患未然是情;善待自然, 善待自已是情。安全的情更是平常日子里的严于律己, 是灾难面前的斗智斗勇,更是 灾难之后观念的更新、情感的升华、灵魂的涅架、生命质量的提高。安全是一种理。安全的理是一个社会、一

      3、个国家、一个民族用安 全文化 对生活方式的理性表达。重视安全,尊重生命,是先进文化的 体现;忽视 安全,轻视生命,是落后文化的表现。安全文化的形成, 要靠全社会的共 同努力。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进入新世 纪后,必将会创造出更为先进的安全文化。安全是一种法。安全的法是文明的体现,责任的体现。一个灾难 重重、 动荡不安的社会无疑不是一个文明的有责任感的社会。一切非安全非文明的行为都是野蛮的行为。人类已进入21世纪,野蛮和愚昧早应成为历史的陈迹。呼唤安全,呼唤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 利益。在今天,无论贫富,无论职业,无论城乡,每一位公民都应尊重他 人和自己的生命,都必须承担维护和保障生产与生活的安全状态的责任,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警诫与惩罚。法制教育宣传资料 我国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 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在故意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犯罪构成要件 中主观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根据刑法规定,故意犯罪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特征:1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必须是明知的。这种明 知既包括明

      4、知必然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也包括明知可能会发生危害社 会的结果。2行为人必须是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不论行为人明知的 是危害结果必然发生,还是可能发生,只要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 发生,就构成故意犯罪。希望危害结果发生和放任危害结果发生在程度上 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就是刑法上通常说的“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 结果,而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 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采取漠不关心,听之任之的放任态度,结果 发不发生,都不违背行为人的意志。我国刑法没有直接使用“直接故意” 和“间接故意”的概念,但在对故意犯罪的规定中,对这两种心理差别是 作出规定的。区别“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对判断行为人的主观恶性 大小,决定量刑,具有一定意义。我国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 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 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有两 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疏忽大意

      5、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 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 果,从而构成犯罪。所谓“应当预见”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发生结果 的认识能力而言。“应当预见”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认行为人对自己的行 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是否有能力作出判断,包括根据行为人的年龄 工作职责、文化程度、知识水平、工作经验、生活经验等因素“。疏忽大意” 就是通常所说粗心大意、忽略、忘记、没想到等。如某汽车驾驶员,在倒 车时违反操作规程,不事先鸣笛,也不注意观察,结果将在车后玩耍的小 孩轧死。作为驾驶人员,其职责要求在倒车时必须先认真观察,而该驾驶 员由于疏忽大意,既不鸣笛,也没有认真观察,致使危害结果发生,应当 负交通肇事罪的责任。第二种情况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 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 从而构成犯罪。这种过失,就行为人的认识能力来说,已经预见到自己的 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同时又忙着某种侥幸心理,轻信这种 结果也许不会发生。还是以汽车驾驶员为例,某驾驶员已经知道自己驾驶 的汽车制动不

      6、灵,需要修理,但由于急于出车跑业务,并认为自己的驾驶 技术高超,出不了事,结果遇到紧急情况,将人撞死。作为驾驶人员,汽 车制动不灵,可能会造成事故,是应该预见到的,但该驾驶员自认为技术 高超,怀着侥幸心理,结果造成危害,应当负交通肇事罪的责任。应当注意到,刑法对过失犯罪的规定,与故意犯罪有很大的不同。一是 在过失犯罪的构成条件上作了很大限制,过失行为只有造成严重危害社会 的结果,刑法才规定为犯罪,如果没有造成实际危害结果,虽有过失行为, 则不是犯罪,可以进行教育或行政处罚。而在故意犯罪中,许多犯罪只要 行为一经实施,就构成犯罪,比如行为人实施了杀人行为,虽然由于某种 原因没有得逞,也应当负杀人未遂的刑事责任。二是在处罚上,鉴于过失 犯罪的主观恶性比故意犯罪小,刑法对过失犯罪的处罚比对故意犯罪的处 罚规定得轻。我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 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 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 处罚。对正在进行

      7、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 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根据规定,正当防卫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五个要件:1、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和其 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这种不法侵害可能是针对国家、集体的, 也可能是针对自然人的;可能是对本人的,也可能是针对他人的;可能是 侵害人身权利,也可能是侵害财产或其他权利,只要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 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行为,即符合本要件。2、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所谓“不法侵害”,指对某种权利或利益 的侵害为法律所明文禁止,既包括犯罪行为,也包括其违法的侵害行为。3、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 避免危害结果发生,因此,不法侵害必须是正在进行的,而不是尚未开始, 或者已实施完毕,或者实施者确已自动停止。否则,就是防卫不适时,应 当承担刑事责任。4、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即正当防卫行为不能对没有实施不 法侵害行为的第三者(包括不法侵害者的家属)造成损害。5、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正当防卫是有益于社

      8、会的合法 行为,应受一定限度的制约,即正当防卫应以足以制止不法侵害为限。另 一方面,不法侵害往往是突然袭击,防卫人往往没有防备,骤然临之,情 况紧急,精神高度紧张。一般在实施防卫行为的当时很难迅速判明不法侵 害的确实意图的危险程度,也没有条件准确选择一种恰当的防卫方式、工 具和强度来进行防卫。因此,只要不是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 都应当属于正当防卫。关于防卫过当刑事责任的规定,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因为正当 防卫行为是不法侵害引起的,是为了使被不法侵害者所侵害的客体免受正 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以“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关于对正在进行的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正当防卫行为不负 责任的规定。本款是对第一款的重要补充。对于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 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由于这些不法 侵害行为性质严重,且强度大,情况紧急,因此,采取正当防卫行为造成 不法侵害人伤亡和其他后果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所谓“其 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是指与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 类似的暴力犯罪,如在人群中实施的爆炸犯罪等。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

      9、民的神圣权利,公民应牢记这个权利,善于运用 这个权利,保卫国家、公共利益,保卫本人和他人的合法权利。由此可知, 所谓正当防卫,是指用给不法侵害者造成某种损害的方法,来保卫是公共 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的行为。正当防卫是公民同违法犯罪 分子作斗争的一个法律武器,公民应当掌握好这个武器。当遇到抢劫、盗 窃、强奸、行凶、杀人、放火等等违法犯罪行为时,就要善于运用正当防 卫行为来维护合法权利。防卫误区“正当防卫”的误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大致有以下10种行为不属于 正当防卫:1打架斗殴中,任何一方对他人实施的暴力侵害行为。两人及多人打架 斗殴,一方先动手,后动手的一方实施的所谓反击他人侵害行为的行为, 不属于正当防卫。2对假想中的不法侵害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不法侵害必须是 在客观上确实存在,而不是主观想象的或者推测的。3对尚未开始不法侵害行为的行为人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4对自动停止,或者已经实施终了的不法侵害的行为人实施的所谓“正 当防卫”行为。5不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者本人,而是无关的第三者的所谓“正 当防卫”行为。6不法侵害者已被制伏,或者已经丧失继续侵害能力时的所谓“正当防 卫”行为。7防卫挑拨式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即为了侵害对方,故意挑逗他 人向自己进攻,然后借口正当防卫加害对方。8对精神病人或者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侵害行为实施的所谓 “正当防卫”行为。9对合法行为采取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公安人员依法逮捕、拘留 犯罪嫌疑人等合法行为,嫌疑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实行所谓的“正当防卫”。 对紧急避险行为也不能实行正当防卫。10起先是正当防卫,但后来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此种行为,法律称为“防卫过当”,不属正当防卫的范畴(出现刑法第二十 条第三款规定的情况例外)。中小学法制教育宣传材料一、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一)总体要求开展中小学法制教育,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法制教育宣传资料》由会员夏**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制教育宣传资料》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