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河流生态修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杨海军-2013)

7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12727316
  • 上传时间:2022-12-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8.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河流生态修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杨海军东北师范大学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修复重点实验室,深圳市鸿和达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通訊作者,E-mail: he-,姚会文3,张振兴1, 向洪勇1,何春光1,2 摘要:河流孕育着生命和文明的成长,同人类之间形成了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范围内,由于人类对河流的利用多于任何其它生态系统,河流退化甚至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近30年来的中国高度经济发展不仅了导致江河水系污染严重,城市的居住环境也不断恶化。中国以迎接第29届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开始实践了河流生态修复,诞生了第一个生态河道。这一实践给中国的河流生态修复提供了可参考的范例,并推动了全国受损河流的生态修复进程。但是目前已有的河流生态修复案例仍是以水质改善、河道两岸的美化绿化和景观建设为主,河流应如何进行生态修复仍在探讨中.通过笔者的长期河流生态修复经验,本文在论述了中国生态河流建设的历史、理念、方法和实践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河流生态修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即:1)恢复河流的水文过程;2)恢复河流的传承文

      2、化的载体功能;)将河流作为生态教育的场所;4)公众的参与与和谐发展。关键词:河流生态修复;河流文化;生态教育;公众参与1. 中国河流生态修复进展中国近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其却导致了90流经城市的河段受到污染,超过40%的河流受到严重污染(陈宜瑜等,2007)。缺乏生态工程思想的经济发展,使未经处理的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接进入河道,这是造成河流污染的根本原因(吉川&伊藤,20)。而用钢筋混凝土包裹河道及将河道直线化的全国统一治理河流的传统工程模式,则使河流与居民之间存在着距离,使河流既不属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也不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河流已失去了创造文明和传承文化载体功能(杨海军,010).为了平衡经济发展和河流保护之间的利益,自198年起,水利部门内部首先开始了反思水利工程弊端,探讨生态治河的理念(汪恕诚,200;董哲仁,20).198202年为生态治河理念的探索阶段,建设了一些景观河道,例如上海的黄浦江和苏州河(杨海军&李永祥,005)。北京市以迎接第2届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开展了生态河流建设(河流生态修复)理念的探索,2年开始实践了生态治河理念

      3、,将1970年填埋的北京转河重新挖开进行生态修复,并诞生了中国第一个生态河道,其代表作是北京转河(许士国等,006;吉川&伊藤,2008).自20年以来,北京在全市推广生态河流建设,例如北京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总投资70亿元,200年2014,长约70公里)。2003年01年,北京市建设了1条生态河道,总长约100公里(蒋庆云等,01)。上海市于200年开始学习北京的经验,为了迎接第41届世界博览会(201年),开展了大规模生态河流建设。2003年2007年,共建设了500条生态河道,总长约6800公里(桑保良等,007).广州市以迎接第16届亚运会(10年)为契机,实施了大规模的生态河流建设,至201年,共完成121 条生态河流建设,总长3852公里(李碧清等,201)中国首批设立的经济改革特区深圳市也开始学习北京的经验,自205年开始拆除被混凝土包裹的4条(观澜河、福田河、新洲河、大沙河)河道,进行了生态修复。在全国范围内,以中小河流为对象的生态河流建设工程在2009201年,共建设了170条生态河道,总长约600公里,计划在01216年,建设500条生态河道,总长约00多公里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部,21)。201年1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并将被污染的河流列为首位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动生态河流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3)。虽然中国的河流生态修复(生态河流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目前已有的河流生态修复案例仍是以水质改善、河道两岸的美化绿化和景观建设为主,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还不明确(杨海军&李永祥,205;杨海军,2010)。笔者认为,河流生态修复或生态河流建设的目标是将河流作为公众空间,并使之成为集生态、文化教育、社会经济等多种用途为一体的区域,恢复属于当地的文化历史、水文和生态景观的属性.为了能够为今后更好地进行河流生态修复,发挥河流的功能,本文阐述了中国河流生态修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河流生态修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 恢复河流的水文过程水流和泥沙协同运动是河流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杨海军&李永祥,2005)。但是,中国在1998年之前,采用顺直河道、用混凝土硬化河岸等工程措施,虽然提高了防洪标准,却限制了水流和泥沙协同运动的空间(朱晨东,2003;许士国等,26)。目前已实施生态修

      5、复后的河道,虽然在水质和景观方面得到了改善,但却忽略了水流和泥沙协同运动规律,即水文过程的修复。水流和泥沙协同驱动是河流生态修复的内在动力,与森林等生态系统不同,河流生态系统必须依赖于水流泥沙的协同运动作用不断调节着河流的生态过程,从而保证其生境和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杨海军李永祥,205)。为了修复受损河道的水文过程,河流生态修复设计应该采用“整合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双方需求的可持续性生态系统设计”的生态工程原理(Mic,212),发挥河流水流和泥沙协同运动的自我设计与自组织功能(林宪德,205;杨海军李永祥,2005)。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河岸设计上,为了创造多样的水流结构,应使用块石呈凸凹形式布设在河岸,或设计各种形式的多空隙透水型护岸结构,栽植芦苇、柳树等河岸原生植物以缓冲水流对河岸的冲击的同时,依靠水流和泥沙协同运动的水文过程,也能营造出多样的栖息地(杨海军李永祥,05;许士国等,006;杨海军,20)。在河床设计上,针对降雨时河道有流,无降雨时河道断流或少流的中国河流存在普遍的问题,基于生态工程原理,为了维持河道的正常水文功能,防止洪水发生,应设计可调节的闸门、橡胶坝、溢流堰等水

      6、流调蓄设施。2.2恢复河流的传承文化的载体功能文化功能(如美学、艺术、教育及宗教等)是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之一(R。Cosanza, 97)。河流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但是,目前的河流生态修复更注重防洪和景观功能(杨海军李永祥,2005;许士国等,2006)。而中国的节日、民间信仰、传说及谚语等同水和河流有着密切关系。中国古代特别注重中华文化的传承,将中华文化象征符号融入河流治理工程中。如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龙华村的九曲河上建造的桥梁,其融入了中华文化的象征符号龙,称为龙脑桥(图1),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目前已完成的生态河道只关注河道水质的改善、河岸的生态化、岸边空间的园林式美化绿化,却没有考虑河流传承文化的载体功能的恢复。 图将象征中华文化的龙符号融入桥梁设计中(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大田乡龙华村的九曲河)为了传承中华文化或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保护中国文化遗产和促进旅游经济发展,进行河流生态修复设计时,应继承和发挥图-1所示的这种将民族元素融入河流治理中,利用河流传承文化的技术方法。2.3 将河流作为生态教育的场所河流景观不

      7、仅是城市的构成因素,也是一种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社会和公众幸福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Twed C. & Suthrland M07).因此,城市河流是市民和旅客经常访问的休闲空间。公众接近河流的动机是追求河流具有的娱乐和精神效益(畔柳昭雄&渡邊秀俊,99)。例如,欣赏水的表情、欣赏两岸景观、观察水边生物(樋口忠彦,195).但是中国1998年以前的河流治理工程却没有考虑公众这种对河流的诉求(杨海军,10)。而目前已完成的生态修复后的生态河道仅仅是满足了居民戏水、垂钓、休闲的需求.而只是追求这种需求就有众人来访,例如,200年开始实施了“北京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规划”(总投资10亿元,01年2014,长约10公里)(水世界网, 201),已建成的永定河河道公园开放两个多月来接待游人近8万人次(中国网络电视台网,201)。修复后的生态河道也可以被用来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来增强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能够教育和告之人们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如日本京都的鸭川、韩国首尔的清溪川的生态修复不仅改善了水质和景观,也恢复了河流的水文过程,更重要的是将历史文化和河流生态知识通过墙壁或展板的形式展示给

      8、民众,极大地发挥了河道的生态教育功能(杨海军,200)。但是中国的河流生态修复还没有认识到生态河道的教育功能。今后应学习国外成功的案例,发挥生态河道的教育功能,将之建成宣扬生态文明的室外自然教室。 公众的参与与和谐发展河流生态修复不仅要依赖于政府的力量,而且也需要当地居民的理解与支持。公众参与能将各种利益和选择结合一起,使设计更具可操作性(CT。 Mois,2;VnctL et al,2012)。但是,中国在河流生态修复上,公众参与程度很低(陈宜瑜等,200)。生活在河流附近的民众能给设计者和决策者提供很多看不到的信息。例如,河流原有的社会、风土及文化的信息。最近中国频发的河流水污染事件一般是民众通过网络途径对政府和企业进行监督,在对政府和企业监督和反馈信息方面是是一个有效途径(Reuters, 2013;Souh ChinaMigt,2013)。为了保证生态河流建设社会共通资本投资的有效性和其成果管理的可持续性,应提高并创造公众的监督与参与的机会(吉川&伊藤,2008)。3. 讨论中国目前的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是近30年来重视经济发展,忽略了对自然资源投资和管理的结果。“先污染,后治理”

      9、的莱茵河教训在中国的重演表明,在河流整治中,平衡社会经济发展与河流保护的需求对人类社会来说,一直是一个挑战.河流生态修复(生态河道建设)得到认可,是因为它整合河流自然功能与人类社会发展两者利益的,对受损河道进行的可持续生态系统设计,能同时最大化保护环境并鼓励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但是,这种“双赢设计却不容易达到,因为河流是涉及到政府(发电、灌溉、城市用水)、企业(用水与排水)、公众(娱乐休闲、文化)、河流(生态)等多方利益的复杂开放系统(董哲仁,200;杨海军李永祥,2005)。因此,对河流生态修复来说,标志性挑战是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需求.非物质经济的最大优点在于节能和环保,对文化资本的投资与管理能够促进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叶舒宪,212)。中国有6个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因此,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河流治理工程中,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河流,是积累文化资本的一环。今后的中国河流生态修复仍需在考虑河流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的前提下,在治水、利水、自然环境、文化间保持平衡(岛谷幸宏, 200).尽管河流生态修复的应用推广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和文化保护的需要,并逐渐应用于中国其它地区,但这种方法的推广仍有一定程度的挑战。)河流空间被挤占。城市河流的两岸已被房地产等商业性开发所挤占,农村河流两岸已被农地所挤占,想要收回这些土地用于生态河流建设非常困难。2)河水污染严重。生态河道的先决条件是干净的水质.中国城市的雨水、污水未能完全分流,河流已成为接纳污水的渠道。今后为了恢复河流生态,必须彻底地进行河流沿岸的污染防治.3)生态与防洪的权衡。生态河道建设是高难度的技术,许多生态护岸必须在抗洪结构与河岸生态结构之间做出平衡。4)生态河道需要更多的维护管理。传统的三面光混凝土河道不需要管理,但是生态河

      《河流生态修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杨海军-2013)》由会员re****.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流生态修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杨海军-2013)》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