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昆曲五大角色行当详解 组图

16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12206797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2.50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昆曲五大角色行当详解 组图 昆曲旦角凡戏中女性人物都属旦。细分之,昆剧有老、正、作、四、五、六、贴七门之说;其中以正、五、六、贴为主体。正旦一般是扮演已婚女子的。昆剧中有一句行话,叫“正旦只有两件半红衣裳”,大约指以下三折戏中穿红衣裳的正旦是重头戏:琵琶记中的赵五娘(在称庆一折中穿红衣)、风筝误中的柳夫人(后亲一折中穿红衣)和烂柯山中的崔氏(在痴梦一折中穿红衣)。这三人规定由正旦扮演,在上述三折戏中必须穿红衣裳,只是崔氏因为她是在做梦时自以为做了诰命夫人,她的大红霞帔不好算真穿,只能算作半件,所以有“两件半”之说。五旦一般是扮演所已及笄的淑女,或待字闺阁的千金,所以又称闺门旦,如西厢记中的崔莺莺、浣纱记中的西施等。有一些一时蒙尘流落的善良侠义少女也多由五旦扮演,如玉簪记中的陈妙常、绣襦记中的李亚仙,双红记中的红绡等。六旦通常比五旦的年龄稍小些,身份略低些,又称活泼旦;或者因为原称快乐旦或乐旦,转音而称为六旦。西厢记中的红娘、牡丹亭中的春香、渔家乐中的邬飞霞、翡翠园中的赵翠儿等,皆属六旦。贴旦此名色由来已久,在旦初分为两个家门时,就是旦与贴。据说其原义是在主要旦之外又“贴”一旦,就旦中之

      2、“贴”,犹如生中之“外”,也就是次要者的意思。但事实上贴旦所扮演的固然多数为村姑贫女、侍妾丫环,但也不乏夫人小姐、千金淑女。她们往往有独立的身份、自主的言行及鲜明的性格,在不少戏中是很重要或最主要的角色,甚至是唯一的女角,如相约相骂(钗钏记)中的芸香、彩楼记中的刘千金、红梨记中的谢素秋、蝴蝶梦中的田氏等,原都是归属贴旦行的。实际上,贴旦和六旦相去不远,所以过去分家门时,贴和六旦便是分在一起的。昆剧中关于旦角有“衣西裴蝴”和“一门九娘”两句话,从中可以看出正、五、六、贴重头戏之一斑。所谓“ 衣西翡蝴”,那是指旦角很难演的四出戏:衣珠记(荷珠,贴旦)、西楼记(穆素徽,五旦)、翡翠园(赵翠儿,六旦)、蝴蝶梦(田氏,贴旦)。所谓“一门九娘”,系指昆剧戏目中有九个“娘”,是旦这个家门中的重头戏,她们是:赵五娘(琵琶记,正旦)、李三娘(白兔记,正旦)、杜丽娘(牡丹亭,五旦)、京娘(风云会,五旦)、白娘娘(雷峰塔,五旦)、雪娘(一捧雪,五旦及四旦)、红娘(西厢记,六旦)、赵翠娘(翡翠园,六旦)、美娘(占花魁,贴旦)。老旦顾其名而知其义,老旦是扮演老年女性的。在旦行中,老旦是规定专门单独分出,而同其他

      3、诸门都不相通的一个细家门。其代表人物有:荆钗记中的王十朋之母、精忠记中的岳母、红梨记中的花婆等,都是老旦的重头戏。老旦也有反串男角的,如铁冠图中的王承恩,便是老旦的骨子戏。脚色同人物反串,固然有各种因素,但也非任意可为。王承恩是个老太监,由老旦反串扮演,传统戏作这样的安排,似亦不能全算无稽。 四旦这是一个特殊的家门。昆剧中有一些具有特殊性质和特殊表演的“刺杀戏”,扮演其中女角者叫刺杀旦,大约由“刺杀”促言转音而成为四旦。“刺杀戏”的代表作是“三刺”、“三杀”。“三刺”是指刺梁(渔家乐)、刺汤(一捧雪)、刺虎(铁冠图)中的邬飞霞、莫雪娘、费贞娥。“三杀”则指杀娘(武十回)、杀山(翠屏山)、杀惜(宋十回)中的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三刺”是为自守而刺杀他人,“三杀”是不守妇道而被人所杀。刺杀旦有其特殊的表演身段,特别是邬飞霞和莫雪娘在刺梁、刺汤中刺杀仇人时的特殊表演,反映了两个人物性格的突变。所以,上演渔家乐和一捧雪,演到刺梁、刺汤时,按规定要另换演员四旦去扮演邬飞霞和雪娘。如早年 “传”字辈演渔家乐,先由张传芳以六旦扮邬飞霞主演,到刺梁一折则由刘传蘅上场刺杀,两人前后同扮一个人物。作旦

      4、这个名称据说起源于唐代优伶的“弄假妇人”。昆剧中的作旦则是其家门虽属于旦,而其扮演的人物却大多是男的,似乎同古代刚好相反。作旦又以扮演男小孩为多,如南柯梦中的花郎,浣纱记中的伍员之子,邯郸梦中的番儿,寻亲记中的周瑞隆等;偶尔竟也有扮成年男子的,如千金记中的汉五刘邦等。昆曲生角因为早期昆剧属于南戏系统,所以它继承了南戏的角色行当体制,同时兼收北杂剧之长,以生、旦、净、末、丑、外、贴七行为基础角色,早期作品浣纱记反映了昆剧初创时期的角色分行法,即除遵循南戏的七行之外,还借鉴了元杂剧的小末、小旦等设置法,更增设小生、小旦 、小末、小外、小净五行,共十二行。 明末昆剧兴盛期,明刊本墨憨斋定本传奇中,将原以“贴”扮老年妇女改为“老旦”,亦系吸收了元杂剧之分行法。其他角色行当基本同于昆剧初创时期。清康熙时,昆剧角色行当还基本保持了“江湖十二角色”的体制。 乾隆年间,昆剧折子戏最盛,表演艺术有了进一步提高,为刻画人物而设的角色行当体制,也有了新的突破。扬州画舫录中有“江湖十二角色”之说,它们是:副末、老生、正生、老外、大面、二面、三面,谓之“男角色”;老旦、正旦、小旦、贴旦,谓之“女角色”;又有打诨

      5、一人,叫做“杂”。后来在南方昆剧中演变为以小生和旦角为主要角色,因之这两门分得更为细致。小生行下分:大官生、小官生、巾生、鞋皮生(穷生)和雉尾生五类。旦行则下分:老旦、正旦、作旦(能扮演男孩子)、四旦(刺杀旦)五旦(闺门旦)和六旦(贴旦)六类。但各个昆剧支派有各自的门类。 昆剧的角色分工随着表演艺术的发展,也越来越细致。嘉、道间,昆剧角色行当,将原有的“江湖十二角色”,与后来出现更细的分工相结合,在“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之下,又细分二十小行,称作“二十个家门”。 生,为男子通称,戏曲脚色之生,即取其名义。昆曲中的生,一般是指扮演弱冠以上,尚未蓄须的男子,所以又称小生,以与末行中的老生相区别。以巾生和官生为主,另有鞋皮生,雉尾生等。昆剧中原来并无所谓武生,武小生的家门。不管是那一门的生,都要文武兼备。巾生:未做官或未及冠的风流书生,头戴方巾,必正巾,故称巾生。因大都手持摺扇,故又称 扇子生 。作为剧中爱情故事的主角,主要的剧目如牡丹亭 惊梦,拾画中的柳梦梅,西楼记 玩笺中的于叔夜,玉簪记中的潘必正,西厢记中的张君瑞等。为表现年龄和性格特徵,在音色上较多运用假声小嗓,表演讲究潇洒儒

      6、雅,风流蕴藉,唱,做,念并重,著重体现人物温柔多情而又不失男性之阳刚和浓厚的书卷气。昆剧男角中,巾生是最为重要的行当。官生:官生的官字,一般写作官,也有写作冠的.官生,顾名思义,就是做官的小生,做官的又都戴纱帽,故官生又有纱帽生之称。我国古代制度,男子到了有条件成家立业或有责任齐家治国的年龄,需要举行冠礼,也许是由於这一缘故,反映到戏曲中就有冠生这个称呼。官生又分大官生和小官生,可以从他们扮演的人物看出其间的关系和差异。大官生:常演的人物有长生殿 小宴,哭像中的唐明皇,铁冠图中的崇祯帝,惊鸿记 醉写中的李太白,千锺禄 八阳中的建文帝等。表演上或风流豪放,或秉性方正,在唱念音色上多运用假声小嗓和真声本嗓相间,衔接自如的龙凤音。小官生:常演的人物有荆钗记中的王十朋,白罗衫中的徐继祖,金雀记中的潘岳等。在表演上著重突出一种少壮得志,风流潇洒的神情意趣,唱念多用假声小嗓和真声本嗓相间的龙凤音。 鞋皮生:专门扮演典型的落拓书生。因这类人物脚下拖踏著踢後跟的鞋江南一带称为拖鞋皮,所以叫鞋皮生。此外,鞋皮生的妆扮大多敷色浅淡,玄色高方巾低压,身穿富贵衣,以示一旦时来运转必定富贵。看家戏有彩楼记拾柴,

      7、泼粥中的吕蒙正,绣襦记卖兴,当巾的郑元和,永团圆击鼓,堂配中的蔡文英,渔家乐 卖书联姻中的简人同等。在表演上,唱念用假声小嗓,动作带有一定的穷酸相,所以也称穷生。雉尾生:属小生中的一类,多为武将,因头插雉尾,故名。雉尾在江南土话中称雉鸡毛,所以在昆剧中又俗称鸡毛生 ;雉尾亦称为翎子,故也称翎子生。其表演不同於武小生,不重武功,而重在气质,於做功和身段中显出英武之气,且有耍翎子的特技。如连环记的吕布,白兔记的咬脐郎,西川图的周瑜等。 武生:生行的一种。大都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分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两类,表演上各有特点。长靠武生扎大靠,讲究武打,功架并重,如界牌关的罗通,试马中的吕布;短打武生著紧身短装,偏重於武打和绝技的运用,如夜奔中的林冲。昆剧原无武生这一行,清代中叶後,随著剧种的衰弱,各职业昆班为了生存,逐渐吸收高腔和京剧 金戈铁马 一类武戏,武生这一行当也应时而生。 昆曲丑角丑,虽居生、旦、净、末、丑的最后一位,实际上其源最古,可以一直追溯到春秋战国,在先秦古籍和史记滑稽列传中就已经留下我国古代名优的许多动人事迹。他们不畏权势,不受诱胁,以冷讽热嘲讥刺帝王、讽谏朝政,可称是戏

      8、剧脚色之祖。所以传流到后世,丑在戏曲团体中的位置是最高的。以前戏房里的盔箱上只有丑方可以坐得过去做戏条件差,后台没有供休息坐的椅凳,演员只好在戏箱上歇息。演员进了后台,准备化妆,要由丑先开面,丑未开面,其他演员都不准动弹,这都表明对丑是十分尊敬的。相传因为某皇帝(或云唐明皇,或云后唐庄宗,或云清乾隆)曾扮过小丑。但这不过是讹传托言罢了。在昆剧中,丑又分为付丑和小丑两个细家门。付丑有些剧种没有付丑这个家门,花脸只分大净、小丑两门。昆剧中,净称为大花面,小丑称小花面;而另一个家门就是付丑,俗称二花面。因其性格特征是阴阳怪气、奸诈诡谲、刁钻古怪、冷冰冰地皮笑肉不笑,在行话里叫“落静工”,所以又称付丑为冷二面。在明清传奇剧本里,写作副净,简写为副或付,大约就是这门脚色了。但昆剧不将付丑划归净行,而是属于丑行的,所扮演的大都是奸臣、刁吏、恶讼师、沾光帮闲、白目秀才之类人物,和小丑相比,其在社会上的地位一般都较高,是口中念佛、心里恶毒的角色。如鸣凤记中赵文华、大名府里的李固、浣纱记里的伯嚭、绣襦记里的乐道德等。小丑俗称小花面,所扮演的大都是较低层的人物。小丑和付丑的区别,在昆剧中是相当明显的:付丑

      9、用静工,小丑多滑稽;付丑着重表现人物的内外不一,小丑则用外形率直地刻划人物之内心。相比之下,付丑里坏人多,小丑里则好人多。如精忠记扫秦中的疯僧、渔家乐中的范家春、寻亲记茶访里的茶博士等,均属小丑。也有文武并兼的,如盗甲中的时迁、连环记问探中的探子等。当然,小丑也有扮恶人的,如十五贯中的娄阿鼠便是。相应地付丑也有扮好人的,如十五贯中的尤葫芦,但这种应行情况比较少。昆剧很重丑角,其代表人物都有特殊的表演要求。付丑擅演“油葫芦”,小丑擅演“五毒戏”。所谓“油葫芦”,昆曲有名为油葫芦的一支曲牌,这里是借谐音指“游、活、芦”这三折戏“游”,是指西厢记游殿一折;“活”,是指宋十回;活捉一折;“芦”,是指跃鲤记芦林一折。游殿中的法聪重白口,活捉中的张文远擅做功,芦林中的姜诗则长于唱。当然,这三折戏中,同时都有白、做、唱三个方面的功夫,这是毋庸多说的。而“五毒戏”中的小丑首先着重于做,有五折重头做功戏,因其中人物的特殊表演动作及其形象摹似五种毒物而得名。如雁翎甲盗甲中时迁的表演象壁虎,连环记问探中探子的表演象蜈蚣,孽海记下山中小和尚的表演象蛤蟆,六月雪羊肚中张母的表演象游蛇,武十回诱叔中武大郎的表演象蜘蛛。又如茶访中的茶博士摹拟茶壶,十五贯测字中娄阿鼠的鼠态,以及娄阿鼠在鼠祸一场和张母在羊肚一场中用的 子功等,同样也是如此。从上引诸例可以看出,不论在付丑、小丑中,尽可以有正面和反面的人物。总的来说

      《昆曲五大角色行当详解 组图》由会员夏**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曲五大角色行当详解 组图》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