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解读陶渊明的田园诗正文

9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12202685
  • 上传时间:2023-10-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85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解读陶渊明的田园诗归隐、闲适、飘逸的情怀【摘要】陶渊明是东晋时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身居田园的他,饱 览了大自然淳朴自然的美丽风光,也感悟到了农村山水田园的清新与恬静。 他在自然中发现了纯净的美,在村居生活中找到了质朴的人际关系,在田园 劳动中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在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中表现了作者 归依自然、顺应自然的人生理想。这类诗以自己的农村隐居生活体验为基础, 直接描写农村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 闲适的心境,同时,体现了作者淳朴的思想和深邃的人生意趣。当然,归田 后,他仍然关心时事,在诗作中流露出对时政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的愤怒。他 的归隐,是对统治者所抱的幻想完全破灭之后所选的一条洁身自好的生活道 路,这些思想均在其诗作中有体现。陶诗大部分取材于田园生活,来源于陶 渊明对田园生活的深切感受,有的接近于口语,有的近似歌谣:有的直抒胸 臆,直接表明了作者热爱躬耕生活之情,语言平淡而自然,朴实而又毫不缺 少色彩,给人一种清新、淳美的感觉、诗情画意的感受。可以说,陶诗在中 国诗歌史上有崇高的地位,这首先是由于其高妙的田园诗,他的田园诗对中 国诗歌发展

      2、作出了杰出贡献,假若没有这些田园诗,中国诗歌将大为逊色。【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自然、闲适、友爱、情趣、理想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体验并描写农耕生活的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田园诗是经过 长期农村生活体验的结晶,充分体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 节操;也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恨和彻底决裂;从而抒发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 生活的热爱。他的田园诗描写了田园风光、歌唱农民、赞美劳动与农民建立深挚的友情 他亲身参加农耕劳作、自力更生、咏叹自己的劳作经历和感受。另外,陶渊明作为“古 今隐逸诗人之宗”,在田园诗中表现了他全身心的归隐山林的隐逸情怀。一 走进田园,亲近百姓,感受生活陶渊明出生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做到了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 于在四十一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而且,他亲自参加了 劳动,接近了农民,对农村生活体验颇深,所以这类作品显得内容真实,感情深厚,形 象明朗,表现了朴素的自然美和诗人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最为人们所 传诵。(一)描写田园自然

      3、风光,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陶渊明的田园诗,大多数写出了大自然的美,表达自己脱离樊笼的自由心境,粗看 像是在写景状物,内里却饱含着诗人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与眷恋之情。如:归园田居 其五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首诗叙述了归田的原因,描写了农村的美好风光和田园生活的乐趣,从而表现出 对上层社会的厌恶和对村居生活的热爱。诗的前八句追述往事,把官场视为“尘网”,说 自己误落其中,好像羁鸟、池鱼,得不到自由,这表现了诗人对过去出仕的懊悔心情。 以下写恬美宁静的田园风光和诗人愉快、欣慰的心情。写诗人的庭院风光,语言通俗自 然,不假雕饰,而景色自在其中。写远处村落炊烟,朦胧疏淡,语极省净,却给人以无 限亲切之感。写近处的犬吠鸡鸣,以动写静,反映出农村的和平宁静的生活气氛,与诗 人“爱闲静”的情趣十分和谐。陶渊明描写田园优美静谧和他悠闲生活的诗篇,没有在字面上揭示农村生活中的矛 盾

      4、。但是人们能看到他是从黑暗险恶的官场回到田园的,他对田园感到分外的和平宁静 和热爱,这是他带着对官场的憎恶和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决心,来体验和感受田园生 活的结果。他把田园看成唯一净洁的地方,在这里,他可以托身,可以洁身自好,可以 自由的生活。他在诗里,把田园与官场对立起来了。他愈歌咏田园的美好,就愈反衬出 官场的丑恶。所以,陶渊明描写田园的恬美宁静和个人悠闲生活的诗篇,表现了陶渊明 对黑暗现实的批判,是有积极意义的。再如: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首诗写诗人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和心境。诗人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见到 庐山,山上的景色在黄昏是越发美好,飞鸟结伴而还。他从在景色中联想到自己的归隐 悟出了归朴返真的人生哲理,不胜欣慰。景语、情语、理语融为一体,诗的蕴涵特别深 邃,使读者回味无穷。在陶渊明看来,完美的生命形态只有回归自然才能求得。本诗歌 咏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人与自然和谐的第一步就是对权力、地位、财富、荣誉等 价值取向的否定,人们只有回到和谐、宁静的大自然中去,

      5、才能找回自我。全诗传达出 诗人那种悠闲自得的深情和意趣。人那样闲逸而自在,山那样悠然而高远。(二)咏农业劳动,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友情陶渊明是个性情中人,他与邻里之间的交往,完全超越了相互间的功利目的。常年 的劳动生活使陶渊明和农民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与农民的关系越来越融洽,这种交往反 映在诗歌中显得极为真挚和情趣盎然。所以,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随便,又那么和 谐。如移居二首就写了他与邻居的友好往来。与邻居们同劳动 、共游乐、一起谈史 论文,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友情。那种真挚的交往令人羡慕。移居其二云:“春秋多佳 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家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 言谈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记,力耕不吾欺。”这里,诗人与农人 之间率直融洽的关系被表现得如鱼儿与水一般,亲密无间。“过门更相乎,有酒斟酌之。” 朋友过门,互相招呼,相聚在一起,如果有酒,大家一起斟酌品尝,让人感觉仿佛听到 了那亲切的招呼声,仿佛看到了他们喝酒时那悠然自得的样子。斟酒品尝,躬耕田野, 披衣相访,这些与农人之间和谐的生活,是陶渊明对劳动生活的认识,这种亲近农民的 意识,与“田

      6、夫野老”共同的“躬耕自资”的生活,正是维系他们感情的纽带,是他们 欢乐的根源。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突破了前代的一般农事诗的田园风光描绘,同时又超 越其后代的以旁观者姿态出现在诗歌中的对农民的同情与关注的角色,而形成了自己在 田园诗中独有的风格。又如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后日掩荆扉 对酒绝尘想。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 日已广。常恐霜霰 至,霖落同草莽。”农闲时节,与诗人共相来往的,不是那些骑马驾 车的达官贵人,而是“披草”的农夫,他与农民随意交往,亲密无间,他没有封建士大 夫的架子,是那样的平易近人,而农民们也把他当作了知己,热诚相待。“时复墟里人, 披草共来往。”与农民随意攀谈交往的情状呼之欲出,“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他所 关心的也只是桑麻的长势,收成的好坏。他的思想感情还与庄稼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为庄稼的茁壮成长,耕地面积的日益扩大而兴奋、喜悦。又为庄稼霜霰侵袭凋零而担心 忧虑,所以他说“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他这种关心农 事,亲近农民,与农家通声息的行为,在东晋门阀等级森严的时代是特别难能

      7、可贵。因 为在当时的贵族大夫阶层价值观念中,始终存在着对农业和农民的鄙视。长期在躬耕田 园,生活的日趋恶化,使得诗人在劳动过程中逐步接近农民,与农民建立了感情。归田 园居其二中写道:“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诗人在与 农民的交往中,进一步认识到农民淳朴,自然,诚实的气质。诗人与农民共话桑麻,与他们 生活的苦乐有了共同感受。陶渊明的这些田园诗不仅表现了与剥削阶级寄生观点鲜明对 立的依靠劳动生活的思想;而且表现了不辞辛苦、坚持躬耕的顽强态度。正是这一点, 使我们确信,陶渊明的诗和生活已经完全打成一片,就像宋代的施德操所说:“陶渊明随 其所见,指点成诗,见花即道花,遇竹即说竹,更无一毫作伪”。这些都超出了一般士大 夫的思想意识,使他的田园诗闪烁着进步的思想光辉。(三)反映农村的凋敝和农村生活的贫苦 陶渊明的家乡浔阳,是桓玄与刘裕长期互相混战的场所,残酷的兵火之灾,使许多 农田遭到破坏,垣舍变为丘墟,人民在战乱中流离惨死。义熙六年,卢循领导的农民起 义军在浔阳又与官军发生激战,战祸又延续五六个月,对农村的破坏也很大。诗人归乡 之后,对农村这些破败现象也都有所目睹,在

      8、他的诗中也有较为鲜明的反映。如归园 田居其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昔日人们生活的村落,已经变成丘陇间的荒墟。井、灶还有遗迹,桑竹已经朽败, 居人已经死殁无余了。这是多么凄凉败落的景象!这种败落的景象,反映了诗人笔下农 村的另一侧面。陶渊明歌咏田园风光的诗,多是从农村的自然景色、淳朴风情方面着眼 的,当他写到农村劳动的时候,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山中饶霜露,风气亦 先寒”,也写到了农村繁苦的一面。至于直接描写农村人民生活情况的诗,如归园田居 其四、示庞主薄邓治中、饮酒二十六、有会而作、乞食等等,则写了农村生 活的贫苦情形。这些诗反映了晋宋时代农村的真实面貌。特别是陶渊明的晚年,生活尤其艰难。他在有会而作中说:“老至更长饥,菽麦 实所羡”,只要能吃上一点菽麦之类的淡饭就很不容易了。可是自己确实吃不上菽麦淡饭, “惄如亚九饭,当署厌寒衣”,当年子思三旬九食,而自己连子思的情况还不如,暑天还 穿着

      9、冬天的衣服。“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常常要靠别人施粥赈济才能活下去。这 些诗虽然描述的是诗人自己的生活遭遇,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广大农民的悲惨情景。 于是我们看到了另一个陶渊明:多年以来风里来,雨里去的耕作,使他饱尝了劳动的艰 辛。正因为如此,他对农民的辛苦,对劳动的意义,人生的艰难,认识是那样的深刻。 他体会到了田家的辛苦,感叹着人生的劳累,开始怀疑天道,以至慷慨悲歌了。因而此 时的田园诗旷达依旧,但增添了不少悲凉的意味,平淡恬淡的田园风光少了,而多了叹 老嗟贫。(四)表现诗人美好的理想陶渊明把“抱朴含真”作为人生的一种理想境界,他希望回到自然的状态,与自然 保持高度和谐,从而获得最大自由,实现理想。陶渊明早年有“大济苍生”的理想,但 几次出仕都未能实现,最后转而寄身田园,隐居躬耕,独善其身。“长吟掩柴门,聊为陇 亩民”。但尽管他努力躬耕,生活却每况愈下,“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杂诗其三),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咏贫士),他就不免感到愤慨了。这时,他接触了农民, 了解了农民的思想和愿望。晚年,他创作了桃花源诗并记。这篇杰出的作品是诗人一 生探求社会理想所达到的高度。他的桃花源诗侧重介绍了桃园社会的性质和特点。“相 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桃园中人人参加劳动,过着共同劳动的生活。“春蚕收长丝, 秋熟靡王税”。这些描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社会的憧憬,也反映了广大人民希望用 自己的劳动创造和平幸福生活的愿望,作品反映了诗人对暴政、战乱的憎恨,它所描绘 的理想境界,意在与黑暗现实形成对比,具有批判现实的意义,同时反映了作者在黑暗 困苦的社会生活中,对美好生活与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可以这样说,正因为陶渊明 目睹了危害民生的灾难,作为一个长期躬耕者,才能对农村纯朴的风土人情,以及百姓 遭受的战乱,重税之苦,描摹得这么真切。综上所述,陶渊明的田园诗除了写闲适情趣外,还直接描写农民,写了劳动的艰辛和 对劳动的深刻理解,写他坚持隐居的志向,甚至写他的乞食生涯。他的诗内容丰富,抒 写的感情也是对方面的。二、隐居不仕,躬耕自资,描写隐逸情怀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不仅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

      《解读陶渊明的田园诗正文》由会员公****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陶渊明的田园诗正文》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