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学案1

17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11940915
  • 上传时间:2023-02-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5.85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学案意象、意境、想象、联想、夜归鹿门歌、归嵩山作、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学案)一、学习目标通过对古典诗歌意象的把握,发挥联想和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二、学习方法1、从意象入手,品味意境2、借助联想和想象3、炼字传神,一字而境界全出三、学习指导1、为什么要从意象入手?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也是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的重点。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反之,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

      2、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2、什么是意境?文艺理论家童庆炳先生在文艺理论教程作了如下界定: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中国诗歌、绘画、书法、戏曲都讲究意境。如何能体会意境?置身诗境,联想想象,缘景明情。试着将意境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出来,细心体会,领会文字细微处的精神。3、怎样进行联想和想象?诗不象散文那样直说,以含蓄蕴藉见长,诗有空白,需读者自己去相象和填补,这就必须发挥联想和相象,借助已有的阅读经验和生活感受,沿着文字通道,进入诗人描绘的意境,从而体会诗句的“言外之意,象外之旨”。联想的渠道有“相关”“因果”“相似”“对比”“相近”,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想象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已有的信息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当读长恨歌时,为贵妃的命运唏嘘,为爱情的挫折惋惜;当读湘夫人时,为湘君的望眼欲穿,如痴若狂而心动神摇,流连扼腕,和诗句共震,与诗人共鸣,是因为读者在头脑中联想和想像了当时的背景和

      3、现实的情景,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自己融了进去而不自知。就象在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林黛玉在梨香院墙角上听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如果在读诗的过程中,能进行联想和相象,调动个人感受和体验,把文字作为媒介和通道,还原诗人所处之境,体会诗人所抒之情,再假以各种方法,如改写、仿写、续写等,玩味把玩诗句的妙处,鉴赏水平、审美能力、会逐步提高,审美体验会逐步丰富。“赏析示例”部分:1)任务性预习从下列词语的形旁上推断词的意思,从音旁上推断词的读音。滟滟芳甸霰皎皎浦砧拂碣纤尘不胜愁诗词作者及相关背景“张若虚,(约660-约720),诗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并称为吴中四士。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从六朝到唐的诗风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

      4、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之誉。被闻一多先生誉为“”(宫体诗的自赎)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答案:初唐、“以孤篇压倒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名句名段积累例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2)我的问题难点置疑:例如:结尾句”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表达了什么情感?答案参考:游子徘徊于明月下,徒然望着故乡的月亮,那独倚危楼的佳人也在痴痴地遥望。但海雾遮掩了明月,一个在碣石山,一个在潇湘路,天各一方。有几人在残月下回到了家,还有多少人在月下张望,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江边的树林之上情景交融,情思摇曳。我的置疑:我的答案:3)技能提升1、这首诗分为9首绝句,为每首绝句起一个题目,用散文的语言描述一下整篇诗歌的意境。2、“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是单纯的写景吗?表达了什么思考?提升和扩大了诗的什么境界?3.本诗主旨是表达

      5、游子思妇离情别绪的吗?写游子思妇深化了诗歌的什么境界?答案1:月生、月照、问月、月待、月思、月移、月华、月落、月沉。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月影徘徊下,思妇触景生情,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落花、流水、残月中,游子思归。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江边的树林之上2:不是。诗人仰望明月,不由自主地对于宇宙生成、人类本源、人的生存状态进行追问。这种追问是人类永恒的哲学命题。人生哲理.宇宙意识和自然环境相容相生,使得诗的意境浑厚博大,深沉旷远,达到了自然美和哲学美的统一。3:主旨不仅是游子思妇离情别绪,但是写人生与自然.自然下的人,充满了生活情趣和生命意识。)发现创新1、整理本单元的意象及所表达的含义,另外找出含此意象的5首诗。如“月”-乡思

      6、、相思、永恒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白把酒问月“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2、选用适当的意象,写一首诗,构成你设想的一种意境或表现一种情怀。自主鉴赏部分一.任务性预习(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偏旁部首推测字的意思。喧栖隐岩扉寂寥嵩山轩冕作揖耆槎头鳊(二)文学常识天空孟浩然(689740)代诗人,本名,字。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以写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居。曾隐居鹿门山。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孟浩然生当,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以隐士终身。他是个的人,不乐于。他的性格和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他一生经历比较简单,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和以及。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并称,虽远不如王诗

      7、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孟诗,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参考答案:唐代浩浩然孟襄阳田园山水孟山人盛唐困顿失意洁身自好趋承逢迎耿介不随清白高尚山水田园隐居的逸兴王维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三)我最喜欢的诗句1、我喜欢的理由:2、我喜欢的理由:3、我喜欢的理由:4、我喜欢的理由:二、我的问题1、2、3、4、5、夜归鹿门歌三、难点置疑1、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将这些景物可以分成之景和之景。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前两联诗句描写的场景,概括画面的特点并体会诗人的感情。分析后两联所描绘的画面的特点,根据作者对两种生活态度体味诗人情感。3、前人说孟浩然诗“气象清远,心悰孤寂”,而“出语洒落,洗脱凡近”(唐音癸签引徐献忠语)。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营造的环境。4、孟诗不事雕饰,即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这首七古就体现了这些特点,请从全诗简要分析。5、唐人王士源孟浩然集序中说:“浩然文不为仕,伫兴而作”,“文不

      8、按古,匠心独妙”。简要概述这首七古怎样体现了这些特点。6、请运用缘景明情的思路(绘景析景摹形溯情)分析鉴赏宿建德江。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参考答案示例:1、黄昏江边月夜山中(2、(1):描述场景时抓住主要景物及其特点,使用语言要优美,多用动词形容词;画面是由景物组成的,景物的整体特征就是画面的特征,但不是景物简单地拼贴,需要概括归纳动态、静态,色调冷暖等);综合前面画面的特点、他人的表现、诗人的形象等。(2):抓住诗句中主要景物分析其特点,与前一幅画面进行比较;诗人对后者采取了冷静闲望的态度,结合诗句体会诗人对前者又流露出的情态;最后结合诗人的生平与本诗的写作背景体味诗人情感。3、月亮已经出来了,如同白玉盘,悬挂在蔚蓝的天幕上。山上的树木原来是朦朦胧胧的,好像被雾气所笼罩,而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却显出明丽青翠的颜色。我欣赏着这无边的月光树色,不知不觉中,已经来到当年庞德公所居住过的地方。“4、参考答案示例: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读来颇象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首联即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使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颔联就说世人回家,自己离家去鹿门,两样心情,两种归途,表明自己隐逸的志趣,恬然自得。颈联是写夜晚攀登鹿门山山路,“鹿门月照开烟树”,朦胧的山树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诗人陶醉了。忽然,很快地,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归宿地,原来庞德公就是隐居在这里,诗人恍然了。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尾联便写“庞公栖隐处”的境况,点破隐逸的真谛。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在这个天地里,与尘世隔绝,

      《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学案1》由会员枫**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学案1》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