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一高二高三高考语文题试卷试题同步练习教案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2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11940547
  • 上传时间:2023-05-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01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一、几种易混的修辞格的辨析1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分析:借喻与借代修辞手法,稍不留心,就容易误断,二者有相似点和不同点: 相似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不同点: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力本体,其只代不喻,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这是构成借代的基础,即要求借体和本体的某些方面的相似。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例如,“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中的“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如用“抗日战争像干戈”,“中国共产党像延安”予以表述就闹笑话了。它们之所以能替代,

      2、是因为本体、借体有密切的相关性:干戈为武器,与战争有关;延安为革命圣地,与中国共产党有关。2比拟与比喻的区别(1)故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不好玫暂且围着算了。 (2)他确乎有点像一橡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3)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4)真理它却不会弯腰。例(1)取瓮中之鳖待擒这一点说明敌人当时的处境,二者有相似点,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这是比喻。例(2)从树的外形特点联想到样子的外貌、气质特征,两者有相似点,也属比喻。例(3)“月亮”、“星星”本是无生物,并无“露面”、“惊散”这样的特征,现以生物的特征描写它们只是为了让其情态逼真,跃然纸上,这是比拟。例(4)将无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也属比拟。3比喻与象征的区别。在概念上,比喻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修饰词句的语言手段,属于语言学范畴,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学范畴。从运用上看,有的用象征构思全文,有的用象征刻画主要人物,有的用象征进行暗示,制造气氛或抒发感情,总之象征意义带有全局性,而比喻常限于局部。从特点上看,

      3、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例如:巴金的灯通篇把灯光作为光明的象征,作为人们理想、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高尔基的海燕用海燕象征革命先驱者和预言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药中“红白相间的花环”,象征了革命的希望前景。但是拿来主义的“大宅子”则只是用来比喻中国、外国的文化的,不具有象征意义。4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1)、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3)、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5设问与反问的区别。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而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例如:“现在我们要向外国学习,将来我们从落后转化为先进了,还要不要学呢?那个时候,外国仍然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好东西,我们仍然要向人家学习。这有什么不好呢?”这几

      4、句话中,既用了设问(前一问),又用了反问(后一问)。二、辞格综合运用时有三种情况:1.兼用一个语句,从这个角度看用的是某种辞格,从另一个角度看用的又是一种辞格。例如: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反对党八股) 比喻、引用兼用。2.联用个语句中接连使用了两个以上的不同辞格。例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科学的春天)先引用、再排比、后拟人联用。3.套用一个语句,从总的来看用了某种辞格,而分解开来看,其中又包含着其它辞格。例如:在那天边隐约闪亮的不就是黄河?那在山脚缠绕不断的自然是汶河;那拱卫在泰山膝盖下的无数小馒头,却是沮涞山等著名的山岭。(泰山极顶)排比中套用反问、比喻、拟人、夸张。三、典型试题解析。1下面不用比拟手法的句子是: ( )A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 B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C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D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2下

      5、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这几天跟过节一样热闹。B那里的蔬菜跟水果一样贵。C他的脸色跟纸一样白。D这里的老鼠跟猫一样大。解析: 此例考查辨析修辞方法正误的能力。比拟又称拟人。例也考查辨析拟人和比喻两种修辞方法的能力。A句中的烟囱“哽咽”、B句的花草儿“伸着懒腰”、D句中的水珠“偎依”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C句用的是比喻的手法,把闪闪发亮的“远处林舍”比作“姑娘送出的秋波”。因此答案是C。例考查辨析比喻句与比较句的能力。构成比喻的本体与喻体应是性质不同的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不同类事物,A、C、D三句能构成比喻,B句的“蔬菜”与“水果”是同样性质的东西,句中的“一样”只是它们的价格,属比较。所以,答案是B。例和例代表着两种测试方式。例1是题干给出了辨析的对象��比拟,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可以直接从辨析对象入手去找出没有用这种手法的句子。例是题干没有给出辨析对象,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从“三句”中归纳出辨析对象(修辞方法)是什么,再找出与辨析对象不同的一句,如果辨析对象归纳错了,就不能准确答题。因此,一般说来,后一种测试方式的难度要大一些。3下列各句中比喻词

      6、用的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深一脚、浅一脚。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山路上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D她突然瞥见路中央盘看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解析答案是B。B句脚步“踩在棉花上”应当是松软无力的感觉,无法与“轻快”作比。4以下几句运用修辞方法恰当,并确实增强了表达效果的一项是: ( )A海外儿女思乡,思乡,思乡,此情此意久长。B他的话没有实质内容,全得像战鼓一样。C蒲公英柔软的茎上顶着小黄伞,雄纠纠地守卫在道路两旁。D个人的自学,个人的努力,个人的独立钻研,是主要的;但是适当的讨论,相互的讨论,集体的讨论也是必要的。解析答案是A。A项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强烈的思乡之情。B项把空洞的话比作“战鼓”,不妥。C项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但把蒲公英比作“雄纠纠”的卫士,不当,反而影响了表达效果,D项运用排比,但“自学”、“努力”、“独立钻研”不能并列,自学已经包含了个人努力,个人努力包含了独立钻研。“适当”、“相互”、“集体”说的角

      7、度不一,“适当”是讲程度,“相互”和“集体”说的是讨论的形式,三者也不能并列。5.下列各句中的比喻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深一脚,浅一脚。B.小战士斜跨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地轻快。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D.她突然瞥见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解析:答案为B。B项中的“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不恰当,脚踩在棉花上,步履维艰,不可能有轻快的感觉,显然本体和喻体相矛盾。比喻的使用要注意本体和喻体有相似点,否则便不能构成比喻。6.对下面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方法和它的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A.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一泻而下的自然美。B.用夸张的手法,极力表现荷塘上月色的清朗纯洁。C.用比喻的手法,描绘荷塘上月光的清纯柔和。D.用拟人手法,描写月夜的寂静安宁。解析:答案为C。原文中没有使用夸张和拟人这两种修辞方法,而是比喻,但A项的理解没有 抓住喻体“流水”的特征,而C

      8、项都抓住了,故C项为最佳答案。7对下面所采用的修辞方法和它的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们的筋骨和脊梁。( 运用了比喻方式,喻指不细致的工作作风。)B.“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运用了比喻方法,喻指不细致的工作作风。)C.我的心常在黑暗的岛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作者运用比喻修辞,表达了我在黑暗的日子里充满了苦闷彷徨的感情,如果没有光明在前面引路,也会消沉下去。)D.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缝隙,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在半空中展开枝叶,像是和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样子。不管怎么样,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主人,好像少了谁都不该似的。(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美。)解析:答案是C。A项运用了比喻,没有拟人。B项中分析错误,应为“主观主义的作风”。D 项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运用了拟人,如:“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另外,本段文字主要是表现松树的那种“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故综合这两方面考查,选C。要注意根据修辞的作用来分析。常用的修辞方法 比喻 明喻(用“像”、“如“等比喻词) “共产党像太阳。”(本体像喻体)“解剖整个地区,如同抱个大金娃!” 以具体、浅湿熟知的事物或道理为喻体,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不熟悉的事或理,达到说得形象、生动、明白的目的。 喑喻(用“是”、“等于”、“成为”等比喻词) “那里四周是山,环抱着一潭春水,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本体等于喻体)“且看这里遍地青松,个个雷锋!”(省比喻词。) 借喻(只有

      《高一高二高三高考语文题试卷试题同步练习教案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由会员鲁**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高二高三高考语文题试卷试题同步练习教案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