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情况2

20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11763268
  • 上传时间:2024-01-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情况汇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整体工作情况 某共辖16个镇、1个经济开发区,人口94万,面积1308平方公里,耕地14.9万亩。22X年全县生产总值4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1元。近年来,我们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部署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两个趋向,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城乡互动、统筹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整个农村面貌发生了明显改观。 (一)基层组织显著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为适应新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我县坚持把“双带”型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突出抓了三个创新:一是创新村支部书记选任机制。针对部分村支书年龄偏大、能力偏弱且农村人才相对匮乏等实际,通过公推公选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从县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离岗干部和农村党员致富能人中,选拔一批优秀分子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利用3年的时间,使全县6个村(居)支书都通过公推公选产生,农村带头人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得到优化。同时,建立了规范的公推

      2、公选机制和完善的管理、考核、任用办法,激发了工作热情,激活了工作局面,涌现出了一批办事公道、作风正派、真心为民、脚踏实地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村支书典型。二是创新农村党员干部培养机制。通过开展“递进培养”活动,全县有610名致富能手发展成了党员,1200余名党员培养成了“双带”典型,460名“双带”典型被列为村后备干部,有效解决了村级党组织后继乏人和党员发展空白村问题。三是创新农村党建载体。通过“双培双带”等活动形式,党员带群众,先富带后富,使一大批困难群众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为加快农村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几年来,我们以林牧一体化经营为主攻方向,通过编印制作农民致富典型汇编和光盘、宣讲团巡回报告等,积极引导群众做好农业结构调整的文章,基本形成了“西部林果东部蒜,中间畜牧大发展”的生产格局。“十五”末,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13亿元,年均增长.6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9元,比“九五”末增加057元,年均增长51.3%。今年夏粮喜获丰收,小麦总产5.5亿斤,亩均单产350公斤,创近年来最好水平。瓜菜面积发

      3、展到42万亩,其中大蒜2万亩,平均亩效益350元以上。坚持把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首要产业,以“两牛两羊”为重点,坚持规模饲养与分散饲养相结合,大力膨胀饲养总量,畜牧生产稳中有升。去年,全县牛存栏量达到8万头、羊10万只、猪2万头,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达到60元。狠抓棉花生产,棉花面积达到8万亩,常年产量达到20万担。同时,按照上林下草、以草养畜、林枚结合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林业生产,重点抓了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去年,全县新增速生丰产林6万亩、农田林网6万亩、优质杂果3万亩。通过调整,全县粮经比达到了40:60,初步形成了以谢集、陶庙、营里为中心的20万亩大蒜种植基地,以董官屯、太平为中心的6万亩林果基地,以龙固为中心的25万亩芦笋、胡萝卜种植基地,以核桃园为中心的4万亩圆葱种植基地,以独山、柳林为中心的3万亩蚕桑基地。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壮大后,我们通过招商引资、立项争资“引龙”,改革盘活,改造提高“育龙”,优惠政策、优质服务“扶龙”,攀高结贵、靠大靠强“借龙”,提高质量、打造品牌“强龙”等手段,加快培植壮大了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0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

      4、固定资产总额9.8亿元。其中,麟州肉类、亚龙肉类、金锣肉类、龙翔肉类4家企业,年可加工生产分割肉1.8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鑫龙、华粮、双杨、龙祥、中瑞、西城6家面粉加工企业,日可加工小麦1300吨,加工能力占全县面粉加工能力的68%;佳农果蔬、坤达果蔬、裕鑫食品、永兴食品四家果蔬加工企业,年处理各类果蔬3.5万吨,仅佳农果蔬一家,年加工出口能力就达到6万吨,去年出口创汇13万美元,是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企业。华星、天元等几项油脂加工企业,日处理各类油料200吨。由台湾客商投资0万美元的大型现代化的果蔬加工企业福乐食品已经投产运营,年可加工芦笋罐头300多吨,销售收入8000多万元,带动了周边00多户农民从事芦笋的生产、运销。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加快了我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民在产业链经营中分享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近年来,我们十分注重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十五”期间,全县铺筑农村柏油路107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和村村通客车。投入1亿多元,以井泉建设和引黄灌溉为重点,建成了引、蓄、灌、排相配套的水利工程体系。特

      5、别是去年,全县共投入480万元,以打通田间“三沟”为重点,大力加强了防汛排涝设施建设,共疏通沟渠83条,完成土方量19万方,埋设涵管2.9万米,基本完成了“三沟”治理任务,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投入1.2亿元对农村电网进行了改造;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客车、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去年,全县投资100万元对农村中小学校舍进行了危房改造,对农村卫生院进行了改制扩建,新增医疗用房202X多平方米,0%的镇区卫生院配备了常规诊疗设备,大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降低了农民生产经营成本。 (四)“四四四一”进展较快。“四清”工作。以部门包村为手段,以改善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环境条件为重点,以清除垃圾堆、土堆、柴草堆、粪堆为突破口,全面开展了村镇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目前,已完成清除“四大堆”1300多方,整修农村道路160多公里。“四改”工作。采取多元筹资方式,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改灶与改圈、改厕、改厨有机结合起来,计划全年完成“一池三改”3000座,现已完成00多座;改水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年内可解决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道路建设正结合村村通工程扫尾积极实施中。“四学”工作。采取包村部门“送

      6、学”的方式,组织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示精神,学习党中央有关发展农村经济的各项政策。目前,我县包村部门已为农村送电影00多场次,开展科技培训00多场次。村镇规划工作。目前,已完成村庄规划编制1余个,其中,核桃园镇已全部完成,董官屯镇完成全部村庄规划任务的60%以上。 (五)各项事业加速推进。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谐化“三化”进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坚持把每年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镇村教师工资发放及镇区卫生院改建。密切关注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众的生活问题。对农村常年特困户,按每人每月5元钱进行定期补助;农村五保户每人每年120元钱、50斤粮的标准集中供养;对受灾群众及时救助,确保了全县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难有所解,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去年,全县累计投资760万元,新建、改造校舍1万平方米。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全县共减免中小学贫困学生杂费、书本费5万元。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扎实开展,关爱女孩治理性别比取得初步成

      7、效,全县计划生育质量指标稳步提升,计生率达到9以上,人口自增率控制在了6以内。农村文明创建活动开展经常,农村文明新风浓厚、文明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了朱烟墩等一批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叫得响的文明示范村。同时,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粮食直补工作全面完成,今年,共兑付直补资金114万元,计1.万亩、19.8万户。争取利用大型农机补贴8万元。去年,争取国家优质小麦良种补助0万元,8处镇区落实了国家优质小麦良种推广。 (六)村务管理规范民主。以保障农民群众的民主权益为目标,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全县村村实行了民主理财和村务公开,推行了群众质询制度,对公开内容有疑问的,可以直接向村干部质询,畅通群众对村级事务管理、监督的渠道,确保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立了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把群众对村干部和村务满意率列入年度考核,作为奖惩任用干部的主要依据,做到了工作好坏由群众评判,干部去留由群众决定,使村干部的行为和全村的事务管理始终处于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实行该项制度以来,先后有30多个村干部因群众测评满意率低被免职,一些多年的上访村变成了文

      8、明村,土地承包、财务管理等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焦点矛盾得到了有效化解。目前,全县基本做到了村干部由群众选举、大事由村民作主、村务公开透明。通过扩大基层民主,村务阳光操作,减少了各类矛盾,改善了干群关系,全县涉及村务和干群关系的信访量较往年下降50%以上。 二、存在困难问题 虽然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具备了一定基础,大多数镇村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还有下列因素制约着我县农村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一)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三提、五统”相继取消,义务工、劳动积累工两工取消。镇区财政除了保工资、保运转、保刚性支出之外,投资公共事业的经费十分有限,农村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滞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一是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目前农村合作医疗在我县农村几乎是空白,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药品价格反映强烈,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二是科技文化投入不足,教育负担加重。尽管近年来农村居民科技和文化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总体来看,科技文化投入

      9、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三是社会保障难以保证。由于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部分镇区既没有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又没有实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同时,农民受小农思想限制,“一事一议”很难实行。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本就十分薄弱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变得无人承担,进展迟缓。 (二)农业再生产投入不足。农产品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县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盲目效仿和低水平重复时有发生,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此外,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范,订单屡约率较低。特别是实施“一免两补”政策之后,农民收入虽然出现了恢复性增长,但农民得到的这部分政策性收入已被大幅上涨的种子、化肥、农药、农膜、柴油等农资价格所抵消,农民增收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主体的自主投入严重不足。 (三)农民整体素质不高。据统计,现有农业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5.7万人,占3%;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万人,仅占7.%;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农民占农民总数的一半还多。在外出务工农民中,绝大部分靠力气吃饭,真正有一技之长的不足3%。此外,受综合素质所限,农民的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而小农意识仍然浓厚,只索求权利,不愿尽义务。 (四)农业基础条件比较薄弱。近些年来,我县在水源建设上取得了较大突破,但田间渠系工程投入不大,田间渠系工程不完善、不配套,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限,农业作为弱质产业的性质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靠天吃饭现象依然存在。 (五)村镇建设缺乏规划,人居环境条件差。我县部分镇区,特别是绝大多数村庄没有进行科学的建设规划,农户住宅位置沿袭历史,随处而建,比较凌乱。农

      《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情况2》由会员博****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情况2》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