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登泰山记》公开课学案

13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11623658
  • 上传时间:2022-10-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21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登泰山记公开课学案 【学习指引】 登泰山记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第16课文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山水游记,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全文不到五百字,却充分展示了雪后登山的别样情趣。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泰山的壮美。 在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要在读通、读懂的基础上,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体会文章善于取舍,将小细节与大印象结合,描写、叙事简洁明快的特点。 【素养目标】 1.了解姚鼐的生平及创作,了解“记”的文体特征,积累文化常识。 2.积累文言实虚词,疏解文意,理清本文思路。 3.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读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学习借鉴作者景物描写技法。 4.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引导学生认识作者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 【学习重难点】 体会语言精炼、用词生动、修辞巧妙等艺术特色。 【学习方法】 情景教学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 一、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姚鼐 姚鼐,字,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派集大成者。他

      2、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2.了解写作背景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四十二岁,以养亲为名,告归故里,途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同上泰山,登日观峰之后,写下了这篇游记。 3.解题 “登”,即由低处向高处行进; “泰山”,山名,有“五岳之首”之称。 “记”,古代一种散文题材。 4.了解“泰山”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万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依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 5.了解文体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主张。“记”在唐代进入文苑,宋代其内容得到拓展,形式更加稳固,明清时主体性色彩更加浓厚,逐渐成熟稳固。 “游记”是“记”的一种

      3、。它是通过叙述游览过程、描写游览见闻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散文体裁,形式灵活自由。 6.了解“桐城派” 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对矫正明末清初的文风,促进散文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汶水()济水()徂徕() 樗蒲()绛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1】文章的行文线索是什么? 三、文本研究 【思考1】研读第一段 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 阳: 阳谷: 当: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本段的内容。 2.找出下面句子中最有变现力的词语,并分析其效果。 (1)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思考2】研读第二段 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 乘: 限: 磴: 循: 崖限: 几: 负: 烛: 居: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本段的内容。 2.找出下面句子中最有变现力的词语,并分析其效果。 (1)自京师乘

      4、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2)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3)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4)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5)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3.试概括这一部分景物的特点。 【思考3】研读第三段 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 晦: 五鼓: 极天: 采: 绛皓驳: 偻: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本段的内容。 2.找出下面句子中最有变现力的词语,并分析其效果。 (1)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2)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3.试概括这一段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思考4】研读第四段 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 行宫: 漫: 失: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本段的内容。 2.这一段列举了哪些人文景观,有何好处? 【思考5】研读第五、六段 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 圜: 罅: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本段的内容。 【思考6】分析手法 活动: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思考7】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何感悟? 【思考8】分析特点 1.桐城派刘大櫆提出了古文写作的“因声求气”说

      5、:“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姚鼐认为“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请诵读品味文章的前两段,解说作者在其中寄寓了怎样的内在精神“神气”? 2.姚鼐首次系统地提出和阐述了义理、考证(考据)、文章(辞章)三者相统一的观点,树立了桐城派文论的纲领和旗帜。请结合全文内容证明此观点。 【思考9】对比阅读 游黄山日记(徽州府)(节选) 徐霞客 初六日,天色甚朗,觅导者各携筇上山,过慈光寺,从左上。石峰环夹,其中石级为积雪所平,一望如玉。疏木茸茸中仰见群峰盘结天都独巍然上挺数黑级愈峻雪愈深其阴处冻電成冰坚滑不容着趾。余独前,持杖凿冰,得一孔,置前趾,再凿一孔,以移后趾;从行者俱循此法得度。上至平冈,则莲花、云门诸峰,争奇竞秀,若为天都拥卫者。由此而入,绝谳危崖,尽皆怪松悬结,高者不盈丈,低仅数寸,平顶短鬣,盘根虬干,愈短愈老,愈小愈奇,不意奇山中又有此奇品也! 松石交映间,冉冉僧一群从天而下,俱合掌言:“阻雪山中已三月,今以觅粮勉到此。公等何由得上也?”且言:“我等前海诸庵,俱已下山,后海山路尚未通,惟莲花洞可行耳。”已而从天都峰侧攀而上,透峰罅而下,东转,即莲花洞路也。余急于光明顶、石笋矼之胜,遂循莲花

      6、峰而北,上下数次,至天门。两壁夹立,中阔摩肩,高数十文,仰面而度,阴森悚骨。其内积雪更深,凿冰上跻;过此,得平顶,即所谓前海也。由此更上一峰,至平天虹。矼之兀突独耸者,为光明顶。由矼而下,即所谓后海也。盖平天矼阳为前海,阴为后海,乃极高处;四面皆峻坞,此独若平地。前海之前,天都、莲花二峰最峻;其阳属徽之歙,其阴属宁之太平。 余至平天矶,欲望光明顶而上,路已三十里,腹甚枵,遂入矼后一庵。庵僧俱踞石向阳。主僧曰智空,见客色饥,先以粥饷。且曰:“新日太皎,恐非老睛。”因指一僧谓余曰:“公有余力,可先登光明顶而后中食,则令日犹可抵石笋矼,宿是师处矣。”余如言登顶,则天都、莲花并肩其前,翠微、三海门环绕于后;下瞰绝壁峭岫,罗列坞中,即丞相原也。顶前一石伏而复起,势若中断,独悬坞中,上有怪松盘盖。 问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山上的松树特点鲜明,树身不高而树形奇特,被旅行家徐霞客称之为奇山之中的奇品。 B作者从莲花峰一路北下直到前海,然后又经过一段特别狭窄的山路,才到达天门。 C智空和尚招待作者吃了粥,又帮他安排了登山路线、午饭时间和住宿的地方,非常周到。 D光明

      7、顶前有一块巨石,先伏后起,像是两截,在山坳里突出悬空,上面还长着怪松。 四、技巧点拨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任务引导】本文写景记游,始终围绕作者的活动进行,从自京师“乘风雪”而来到“观道中石刻”而归,作者对整个流程的记述有条不紊,循序渐进。 【写法分析】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五、明晰主旨 六、拓展阅读 读平常书出非常文章 姚鼐是清朝桐城派三祖之一,“鼐工为古文,方康熙年间,同邑方苞名重一时,刘大櫆继之”,桐城派三驾马车,以谁为首,文无第一,不太好说的,有论是:“论者以望溪(方苞)之文质,恒以理圣,海峰(刘大櫆)以才胜,学或不及姬传(姚鼐),则文与理兼至。”方苞不曾包首,刘大櫆不曾为魁,姚鼐倒算桐城之鼎鼐,誉为“中国古文第一人”。 文学概论云,文章多生活来。这个指定是不错的,富贵生活出文章,贫穷生活更出文章,只是贫穷生活出的文章未必贫未必穷,富贵生活出的文章未必富未必贵,或者贫穷生活出的文章比富贵生活出的文章更贵。姚鼐祖上曾经阔过,高祖姚文然,康熙时任刑部尚书;曾祖姚士基,曾任湖北罗田知县,均贤良清廉,辞世享名宦祠祀,不过到了姚鼐他爹,沦落为布衣。富贵出文章,贫穷出文章,由贫穷转富贵难出大文

      8、章,难出好文章,由富贵转贫穷出大文章,出好文章。 生活出文章,读书也出文章,没生活出不了好文章,不读书怕也出不了好文章。姚鼐文章是从生活出的,更是从读书里出的。“先生幼时家贫,体弱多病而嗜学,澹荣利,有超然之志”,饭不饱肚,而书饱腹,“衣食或不给,意淡如也”,天生一副文弱书生模样,“先生貌清而癯,如不胜衣,而神采秀越,风仪闲远,与人言终日不忤,而不可以鄙私干。自少及耄,未尝废学。”这才是读书的好种子,风仪闲远,跟人讨论,从不张牙舞爪,“虽学术与先生异趣者,见之必亲”学术与之异趣,见之必骂,读书人之杂种相;学术与之异趣者,见之必亲,读书人之标准像。 文章多从书中来,从甚书中来?姚公作文一生,行将老至,文章与道俱老,“乞终养故里”。不有积学,安有真传?仿佛武林高手,杏林老医,待到其道与人俱老,方可传得卓见。姚公老归故里,“翁覃溪学士来乞言”,老道只道家常,姚公便将毕生读书心得凝为要诀,箴言与教:“时贤皆欲读人间未见书,某则愿读人之所常见书耳。” 文章多从常书来。奇书当然可读,不经见之书,里面或别有洞天,收藏异珍,然则一味去寻奇门遁甲,非秘籍奥卷而不读,也是走偏了。源律师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吃饭睡觉,是佛家之道,睡觉吃饭,是作家之道用口头语言表达眼前风景,读平常书

      《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登泰山记》公开课学案》由会员汽***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登泰山记》公开课学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