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诗.《州过安仁》教案

7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09854683
  • 上传时间:2023-02-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古诗舟过安仁讲的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使船而撑伞的两个小男孩。今天语文网小编整理了舟过安仁教案。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语文网家整理了舟过安仁教学设计以供参考,其教学环节之精彩、教学设计之精致、教学问题之精当,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吧! 舟过安仁教学设计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教学内容】 舟过安仁描写了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有趣的一幕:诗人闲来一瞥,被“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的情景所吸引,为什么?因为他们虽无忧无虑的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竹篙也收了起来,船桨也停在那儿,这不是很奇怪吗?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作者疑窦顿解,恍然大悟后,不禁为小童子的聪明,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啧啧称赞,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 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全诗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生动描写了儿童的稚气行为。既体现了两个小渔童无忧无虑、充满童稚和奇思妙想的形象;又使得杨万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从中也流露出诗人的童心不泯。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

      2、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写的意境,感受小童形象,体会作者对儿童的赞赏、喜爱之情及不泯童心,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意思,想象诗中意境,感受小童形象,体会诗中情感,有感情地诵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古诗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受到美的熏陶。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间心灵对话的过程,古诗教学也是如此。要结合古诗凝练含蓄、意在言外、言约而旨丰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古诗的方法,引领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改变古诗逐诗逐词逐句的教学方法。注重诗中句与句间的整合,同体诗与诗内涵的延伸拓展。另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尝试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深入感悟,在感悟的过程中领略古诗的情感和意境,从而持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对这首诗歌的教学,我觉得:首先要注意对诗歌整体意思的把握;要指导学生在一次次“创境想象”、“涵咏诵读”中,进入诗境,感受诗歌中的“儿童”形象孩童无忧无虑、充满童稚和奇思妙想的形象,感悟作者对

      3、儿童的赞赏、喜爱之情及不泯童心,品味童年生活的情趣;最后通过“品味精妙诗句”、“整合品读”其他优秀的描写童真童趣的诗歌,加深对诗歌的喜欢,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童趣: 1、游戏“对诗”,激童趣: (1)师:众所周知中国乃诗的国度,今天我们就一起先来玩个“对诗”游戏吧! (2)师说:“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生对:“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师说:“儿童疾走追黄蝶,” 生对:“飞入菜花无处寻。” 师说:“儿童散学归来早,” 生对:“忙趁东风放纸鸢。” (3)师:真是对答如流呀!不知吟诵这些诗句时,你们心中有什么感受? 【预设】 生:袁枚的所见让我感受到童年生活的美好,孩子生活的无忧无虑。 师:能骑牛,唱歌、捕鸣蝉,哪一样不是充满童趣的呢? 生:我就像杨万里笔下宿新市徐公店中的这个孩子,平常捉蜻蜓、逮蚂蚱,哪怕捉不到,摔个狗啃泥也是快乐的! 师:蝴蝶是没抓到,不过快乐却已经装在我们心里了! 生:我仿佛看到村居中的那群小伙伴正趁着明媚的春光自在地放风筝,我仿佛还听到他们银铃般的笑声呢! 师:这么美的春光,放飞的岂仅仅纸鸢?放飞的还有无尽的童

      4、趣! 2、师小结,引童趣: 师:是啊,我们的童年时光也正像这个首首妙不可言的诗,只要我们用心去读,就能读出其中的无限乐趣。今天,咱们就一起用心地读读诗人杨万里笔下的“童年”吧! 3、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课题:舟过安仁) 【预设】生:读了诗题,我知道诗人乘舟路过安仁县。 生:从诗题中,我还知道这首诗描绘的可能是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的所见。 二、初读,感童趣: (一)初读感知,读准读通古诗: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 2、指名大声读这首诗。 【预设】注重“篙(go)、棹(zho)”两个字的读音。 3、齐读全诗 (二)结合注解、插图理解诗意: 1、师:同学们读书的水平真高,一会儿就把这首古诗读通顺,读准确了!请同学们再轻轻读读这首古诗,结合课后注释或插图边读边想想每句的意思,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生自主学习,再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2、全班交流:师:谁愿和大家交流交流:哪些词句还不太明白?哪些诗句结合注解和插图就能读懂?【预设】生:诗中的“遮头”、“使风”是什么意思?师:谁能帮助解疑?生

      5、:“遮头”的意思是为头部遮挡住风雨。“使风”的意思是借助风的力量。师:还有谁能把你结合注解和插图读懂了的内容和我们交流交流?(可指多人交流)生:我读懂了整首诗的意思:水面上,有两个小孩子驶着很小的渔船,不一会儿,他们俩把撑船用的竹竿和划船的桨都收了起来。天上没有下雨,但是,他们还张着伞,原来是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三、品读,享童趣:(一) 创境想象,品读体会小童“天真童稚、聪明淘气”的形象,感受童真童趣:(伴着悠扬的音乐,课件呈现相关动态画面:伴着明媚春光,诗人乘坐着小船轻轻驶到安仁的小河上,这时另一叶小舟上的俩孩童吸引了他。)1、课件边呈现相关画面,师边伴着音乐,深情叙述,引学生入情入境:师:看,波光粼粼安仁的小河中,一叶小舟轻轻驶来。诗人正坐在船中享受着春天的美景:碧草含露,杨柳依依;潋滟水光,万倾碧波;阳光明媚,柔风拂面,怎不令人心旷神怡?闲暇之余,不经一瞥,顿而哑然失笑。什么如此吸引他?想像一下眼前的画面,待会为我们描绘。(课件定格为静态画面:一叶小舟上,坐着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身旁放着撑船的竹篙、船桨,俩人中间还放着一把撑开的小伞。学生伴着音乐静心细想画面。)2、学生描绘“想

      6、象的画面”,感受小童“天真童稚、聪明淘气”。(1)师:让我们都轻轻地划着小船,来到安仁,看一看吧!谁愿意为我们描绘一下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呢?(2)学生描绘“想象的画面”:【预设】生:一天,诗人杨万里乘着船往安仁的方向行驶。河边长着的深绿色的芦苇上,偶尔停歇着一两只翠鸟,它们喳喳地叫着,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姿态优美。岸上,草叶碧绿,带着一颗颗露珠。这时,他看见了另一只小船在行驶,船上悠然自在地坐着两个六七岁可爱的小男孩,一个穿红肚兜,机灵鬼怪;另一个稍大一点的小孩,穿着短衣短裤。他俩撑着船儿慢慢地前进。划了一会儿他们竟然把撑船的竹竿和桨都收了起来,不再划船了,而是嘻嘻哈哈地拿出了一把雨伞撑开放在船中,自己则无忧无虑地坐在船上,继续说说笑笑。诗人看见了,很奇怪:天上也没下雨为什么要打伞?他看着看着,噢!原来是那两个小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的,怪不得不下雨还打伞呢!3、品读诗句,引导感悟小童“天真童稚、聪明淘气”,感受童真童趣。(1)师:噢!是被渔船中孩童的特别举动吸引了。那诗人杨万里又是通过哪些精练之语描绘的呢?生:“一叶渔船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指读)(2)

      7、师:能说说此时此刻,孩童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指导读(引导感悟孩子的无忧无虑、天真童稚的形象)【预设】生:“收篙、停棹、坐船”让我感受到俩小童天真可爱。因为,划船出行的他们把船划到河中时,竟然把撑船的竹竿和划船的桨都收了起来,不再划船了,而是嘻嘻哈哈地拿出了一把雨伞撑开放在船中,让我感受到俩小童天真可爱。师: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指读第一、二行)(其他预设学生活动略)(3)师:泛舟河上,有篙不撑,有桨不划,你们猜猜俩孩童心里想些什么?(引导感悟孩子的奇思妙想,感受孩子的淘气聪明。)【预设】生:划船太累了,怎么才能省力?不如让风带着船儿向前走,风吹了伞,不就能带着船儿走啦,嘻嘻!师:真是淘气聪明的孩子!生:(4)师:看到这一幕,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品味童趣)【预设】生:这俩个小孩居然能想到“张伞使风”,真是聪明,我真想到他们的船上体验体验这其中的乐趣!生:看到他们做的这件有趣的事,我也想起曾经的一件趣事(5)师小结:这真是“童心无处不显,童乐无处不在”呀!让我们再次读一读,感受孩子的天真无邪、淘气聪明吧!(生读第1、2、4行,师读第3行。)(二)再次创境想象,品读体会作

      8、者对儿童的赞赏、喜爱之情,及不泯童心:1、(伴着音乐,课件再次呈现静态画面渔船上的孩童收篙停棹,撑开小伞放船上。诗人立在船头观望。师再次动情叙述,引学生入境。)师:让我们将目光再次投向安仁的小河吧!收起桨儿,放下篙,撑开小伞船中放,渔舟小童笑声声,任尔小船水中荡。是啊,晴空之下,碧波之上,河中之景,孩童之举既吸引了你,也吸引了我,更吸引着他杨万里。此时此刻,他心中在想些什么呢?小声读读诗句想想。【预设】生:为什么没有下雨偏撑开伞,不是用来遮头而是放在船上呢?2、师:孩童的异常之举让诗人疑惑不解,他会怎么解疑呢?想象一下。【预设】(1)生: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师:你能带着这种感受读读第3、4行,读出心中的恍然大悟吗?(2)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师:那我们就合作着读一读第3、4行,读出诗人心中的惊讶,孩童的稚气、淘气、聪明。(可先指读,再齐读。)师问:“怪生无雨都张伞,”生答:“不是遮头是使风。”3、师:疑窦顿解,此刻诗人心中又会想些

      9、什么呢?【预设】生:或许他对俩小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俩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生:他也许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有趣的事。生:或许他会加入孩子的行列,使风行船4、师:是啊!眼前此景不觉激起诗人心中那颗不泯童心,眼前孩童不禁让人啧啧称赞!让我们再次齐读第3、4行, 读出诗人此刻心中种种感受吧!(三)品读感受诗句的精妙之处,享童趣:1、师:眼前一幕令诗人哑然失笑,为小童子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让我们伴着美妙的音乐,再次齐读,回味这充满童趣的一幕吧!(齐读全诗)2、师介绍诗人:(课件出示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他和陆游、范成大三人是互相佩服的朋友。杨万里擅长七言绝句,不论农家生活,还是自然景物,在他笔下都显得新鲜活泼,趣味横生,尤其难得的是,他喜欢描写儿童形象,所写的田园诗,非常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效果。3、师:再读读诗,找出诗中“点化诗境”用得精妙的词?【预设】生:这个“使”字,把渔童玩耍中透出的天真烂漫、聪明顽皮的天性写活了。生:“怪生”除了有“怪不得”的意思,还包含着诗人了解原因后的恍然大悟,也包含着理解了两个童子撑伞行为而由此产生的好笑有趣的心理。师评价:同学们的品读能力真强!看似平常词,却把作者体味到的趣和童

      《古诗.《州过安仁》教案》由会员M****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州过安仁》教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