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探索建立现代化的中国海洋产业体系100字

3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09544870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56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探索建立现代化的中国海洋产业体系100字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我国海洋经济总体水平在全球海洋国家中已处于中上水平,一些海洋产业在国际上已经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中渔业产量以及海盐总产量已连续多年位列世界第一。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在我国海洋经济取得不凡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海洋产业结构有待调整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海洋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全球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与海洋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海洋经济总体规模还明显偏小,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为了推进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化的海洋产业体系,具有现实意义。一、我国海洋经济总体发展态势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我国仅有三个传统的海洋产业海洋渔业、海洋盐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也仅有60亿元左右。截止2009年,我国的主要产业已经达到12个之多,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海洋产业体系。2001年,我国的海洋生产总值为9549.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7%。经过五年的快速发展,2005年,我国海洋生产

      2、总值达到17698.5亿元,提前五年实现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到2010年海洋生产总产值达到17000亿元左右的发展目标。2009年我国的海洋生产总值跃升为31964亿元,比上年增长8.6%。海洋生产总值占同年国内生产总值的9.53%,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15.5%。海洋产业增加值18742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13222亿元。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270万人,其中新增就业人员52万人。2001年至2009年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6.12%,远远高出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2005年至2009年,年均新增就业人员232万。上述数据表明,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在沿海省、市和自治区的共同努力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中国的海洋经济在新世纪头十年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亮点。二、沿海经济区发展的宏观形势按照中央关于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战略要求和部署,沿海地区纷纷把发展目光和重心投向海洋。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海洋经济区域已经形成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格局,有力地拉动了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过去几年来,从北方鸭绿江口的辽宁到南方北部湾北仑河口的广西,

      3、各沿海省、市、自治区都积极出台了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辽宁的“沿海经济带”、山东半岛的“蓝色经济区”、江苏的“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福建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广西的“环北部湾经济区”,海南的“国际旅游岛”等地方性规划纷纷出台,其中绝大多数已获国务院批准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四部分提出“发展海洋经济”的“百字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四章提出“推进海洋经济发展”。这充分说明海洋在沿海地区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在拉动中、西部地区快速发展和国家建设小康社会中正发挥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沿海先行开放战略开辟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先行之路,不仅加速了中国走向世界的进程,而且带动和促进了中国全方位的改革开放与发展,而东部沿海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近期的战略部署,是新时期推动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三、现代化海洋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2000年至2008年,我国传统海洋产业增加值之和占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始终保持在80%以上,这说明我国的海洋产业布局仍不合理。海

      4、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盐业等传统海洋产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影响了海水利用业、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海洋第一产业主要集中在辽东半岛、胶东半岛以及浙江至广东岸段;海洋第二产业80%以上集中于大连锦州、天津、东营烟台青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岸段,而且主要集中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市区,市区以外的滨海工业则比较薄弱,这种空间布局结构不利于海洋经济的全面均衡发展。未来,传统海洋产业能否实现升级改造,海洋新兴产业能否快速成长,直接关系到我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的建成。根据近几年的中国海洋经济统计数据表明,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海洋化工业、海水综合利用等海洋新兴产业的产业增加值相对不高,海洋新兴产业规模整体偏小,带动效应不足,产业效率低,与现代化的海洋产业结构差距很大。培育新兴产业不仅是增加海洋经济总量,也是促进海洋产业的拓展和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要建立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就必须克服上述问题,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和科技进步,加速我国海洋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积极推进海洋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四、建立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的建议目

      5、前,应从我国沿海地区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需求出发,遵循陆海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主体,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传统海洋产业的改造和提升的步伐,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建立现代化的海洋产业体系。第一,大力扶持新兴海洋产业,着力建设一批海洋产业区和新兴海洋项目,形成各具特色、优势明显的海洋产业带,提升海洋经济整体竞争力。促进海洋产业集中度提高、产业聚集力和带动力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形成特色鲜明、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海洋产业聚集区和产业集群。第二,国家应在资金投入、税收优惠、科技协作等方面提供对新兴海洋产业的支持,以推动海洋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海洋未来产业技术储备的研究,促进海洋未来产业的发展,逐步开发海洋清洁能源和深海采矿业、海洋信息产业、海水综合利用。不断开拓新兴的海洋空间利用领域,不断形成海洋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第三,在保障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协调发展的同时,要努力保护近海资源,积极发展远洋和外海渔业,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延长水产品加工产业链,促进海洋渔业从产量型向效益型转变。调查开发新的渔

      6、业资源,积极推广名优新品种和生态养殖模式,要加强海洋生物技术开发研究,逐步向海洋农牧化发展。第四,积极调整并发展海洋第二产业。重点培育港口运输、临港工业、船舶修造、海洋能源及其利用等主导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要进行结构调整,优化港口布局。通过优化布局和资源整合,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港口体系。适当加大投资规模,积极吸收国外和民营资本,加快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步伐,进一步缓解我国能源短缺的压力。第五,持续发展海洋第三产业,加强旅游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优化滨海旅游资源,建设集休闲度假、生态观光、历史文化、都市体验为一体的滨海旅游业,提升滨海旅游产业服务层次。参考文献:1全国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领导小组编.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2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二十一世纪议程(Agenda21),19923中国国务院发布.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北京,20084翟波.海洋资源与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经营与管理.2008,5:29-305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北京.19946杨金森,刘容子.2020年中国海洋开发战略前瞻.海洋开发与管理,1999(4)7吴燕翎.实现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路径探析.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10)(责任:郭伟)来源:中国外资下半月 2011年8期

      《探索建立现代化的中国海洋产业体系100字》由会员公****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建立现代化的中国海洋产业体系100字》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