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09329256
  • 上传时间:2022-10-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7.68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1、高等教育心理学P14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教师角色P25“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它是一种客观的社会规定,具有非人格的特征;作为角色的承担者,指的是个体的人,具有个性的特征。教师主要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3、教学风格P28教学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目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由于每个教师的能力结构、个性特点、气质类型、认知方式等均有差异和多样性,因此反映在教学上,就导致了每个教师风格的差异性和多样性。4、教师期望效应P29教师对学生期望、期待、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吉布森等人做了一个著名试验。他们在一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学生进行所谓“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通知教师说:“这些儿童将来大有发展前途”。实际上这些学生是随机抽取

      2、的。结果八个月后,对这些学生进行智能测验,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成绩确实进步了,教师也给了他们好的品行评语,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应。罗森塔尔认为这个结果是因为教师接受了“权威谎言的暗示”,对名单上的学生态度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偏爱心理和情感。从而对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并促进了预期期望效果的达成。他借用希腊神话中主人公皮格马利翁的名字,把这个效应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后来,人们也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5、自我效能感P31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特定行为的可能后果的判断,如学生对顺利答完试卷产生结果的推测。而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作业水平的信念,如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顺利答完试卷的主观判断。6、教学效能感P31教学效能感指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它影响着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影响着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努力程度,以及在碰到困难时的坚持程度。7、教学反思P34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

      3、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8、教学监控能力P37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9、教育机智P41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指教师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和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10、教师胜任力P43教师的胜任力就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应具备的进取心、责任感、理解他人、自我控制、专业知识与技能、情绪觉察能力、挑战与支持、自信心、自我评估等特征。11、心理发展P54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获得新结构或引起心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12、学习P74学习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学生的学习是狭义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人类的学习

      4、是广义的学习,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13、动机与学习动机P87-89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的重要的心理特点,它是在学习需要基础上产生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14、学习迁移P103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15、问题解决P173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看,问题解决是人在没有解决问题方法的情况下,将给定情境转化为目标情境的认知加工过程,它是有目的的认知活动,而非自动化的加工。16、创造力P189-190创造力的第一层涵义是指也就是杰出性与独创性的合而为一;创造力的第二层涵义是指“想出别人所想不出的观念”的能力即独创力,并且把创造力视为一种产品或任何创造的结果;创造力的第三层涵义便是忽视所谓的质,而把产品的数量看得比创意更为重要;创造力的第四层涵义强调思维运作的状态比实际产品更重要;创造力的第五层涵义则认为创造力与问题

      5、解决能力有关,面对问题能够寻求解决的方法。17、品德与品德心理结构P207-209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一般认为,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组成。18、自我意识P225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19、人际交往P234-235交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借助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进行沟通、理解、产生行为的过程。人际交往主要是通过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实现的。从动态的角度说,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品交换。从静态的角度说,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已经形成起来的关系,即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20、心理健康教育P277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

      6、、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二、简答题1、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P14-15高等教育心理学 “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第一,探索、构建本学科的理论任务;第二,以理论指导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效率、学生素质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教育实践任务。2、简述如何理解现代教育条件下教师角色的作用?P27-30教师是集许多角色于一身的特殊职业,其影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学风格、人格特征、举止言行以及教育期望等方面。3、简述学习的作用。P75-76(1)获取知识(2)发展智能(3)提高素质4、简述大学生学习特点。P84-86(1)大学生学习内容的特点: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2)大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5、简述学习动机的功能。P89激活功能。即唤起和引发学生学习行为;指向功能。

      7、指学生在学习动机的作用下,将自己的学习活动引导向某一特定目标;强化功能。强化是指学生的学习动机受其行为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的影响情况,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6、简述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P180-184(1)问题的特征(2)情绪与动机(3)对问题情境的知觉(4)定势(5)功能固着(6)原型启发7、简述创造力的影响因素。P194(1)认知因素认知因素主要包括智商、领域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等三个方面。(2)人格因素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创造兴趣;勇敢而独立的个性和批判精神;积极的心理承受力和开放的心胸。8、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途径与方法有哪些?P197(1) 创设促进大学生进行创造的良好环境(2)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动机要以学生为主体,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改进教育教学方法(3) 塑造大学生的创造人格保护学生的创造欲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幻想消除学生对错误的畏惧心理鼓励学生与有高创造力的人接触(4)训练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发散思维法类比思维法逆向思维法转换思维法直觉思维法9、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P209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一般认为,品德是由道德认识

      8、、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组成。(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又称道德观念,是指个体对于道德行为规范中的是非、善恶、好坏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及其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憎、喜恶等情感体验。(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人在产生道德行为过程中表现的意志品质,是人们自觉克服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的能力与毅力,是为达到既定的道德规范而自觉努力的心理过程。(4)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和道德情感激励下表现出来对他人和社会的行为。10、简述凯尔曼的品德形成理论。P218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认为,个体品德是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因此,人的品德的形成也是社会规范及其价值原则内化的结果,经历了从外向内的转化过程。他认为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社会规范的依从。依从即表面上接受规范、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行动,但对规范的必要性或根据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情绪。依从是规范内化的初级阶段,也是进一步内化的基础。第二阶段,社会规范的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和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影响

      9、,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接近。第三阶段,社会规范的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11、简述自我意识发展。P2271.自我中心期2.社会自我发展期从3岁到14岁,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到第二阶段。这一时期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被称之为“社会自我”发展阶段,也称之为“客观化”时期。 3.心理自我发展期从青春初期到青年后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被称之为心理自我发展时期,又称为自我意识的“主观化时期”。12、简述自我意识的功能。P2281.提高认识水平2.丰富感情世界3.发展意志能力4.促进道德形成13、试述人际交往的功能。P236-237(1)信息交流功能(2)促进发展功能(3)协调整合功能(4)自我认识功能(5)心理保健功能14、试述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P239-242(1)仪表(2)空间距离(3)交往频率(4)相似性(5)互补性(6)能力(7)个性品质15、简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P252-253(1)交往愿望的迫切性(2)交往观念的自主性(3)交往内容的丰富性(4)交往系统的开放性16、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P255-258(1)大学生交往自卑(2)大学生交往孤独(3)大学生交往嫉妒(4)大学生交往恐惧17、试述心理健康的标准。P262-264(1)智力水平正常(2)自我意识正确(3)人际关系和谐(4)生活平衡积极(5)社会适应良好(6)情绪乐观向上(7)意志行为健全(8)人格统一完整(9)心身特征一致18、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由会员re****.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