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腰椎间盘疲劳损伤的生物力学特性

8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09236902
  • 上传时间:2023-12-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86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腰椎间盘疲劳损伤的生物力学特性摘要: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其病理根底是腰椎间盘退变。长期力学负荷被认为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原因,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与其力学状态有着密切关摘要: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其病理根底是腰椎间盘退变。长期力学负荷被认为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原因,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与其力学状态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腰椎间盘内的应力、应变行为,从而为预防腰椎间盘突出提出启示。目的:探讨疲劳损伤对于腰椎间盘整体及其内部不同区域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的影响。方法:使用刚宰杀的羊腰椎间盘,将其处理后取L1-L2,L3-L4,L5-L6运动节段制作实验样本。通过上下椎骨将实验样本固定在实验平台上,进行准静态压缩-循环加载压缩-准静态压缩实验。取L3-L4运动节段平行于矢状面切开,使用非接触式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记录准静态压缩过程中腰椎间盘的内部形变。结果与结论:研究结果说明,所有腰椎间盘均呈现非线性的载荷-位移、应力-应变特性曲线;疲劳载荷的影响:疲劳加载之后,腰椎间盘的杨氏模量明显增加;节段变化的影响:腰椎间盘杨氏模量随着节段变化而变化,且呈现

      2、如下变化规律:L5-L6本文源自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2,25(03):339-34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于199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1-1581/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硬组织工程及植入物研究 、组织工程实验造模、方法及技术研究等。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其病理根底是腰椎间盘退变1,2。腰椎间盘是脊柱中一种结构复杂的承重组织,具有保持整个脊柱高度、分散载荷、连接上下椎体、传递和缓冲载荷等作用,完成上述功能时腰椎间盘也易受损伤或较早产生退行性病变3。腰椎间盘突出是髓核从有缺陷的纤维环中突出出来,突出组织不停地挤压脊神经导致下腰痛4。长期力学负荷被认为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原因,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与其力学状态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腰椎间盘内的应力/应变行为,从而为预防腰椎间盘突出提出启示5。疲劳是材料受到一定强度循环加载后的典型行为,以显微裂纹的出现为标志,作为重要承载器官的腰椎间盘也不例外6,7。腰椎间盘疲劳损伤是基于脊柱活动时腰椎间盘载荷的微小损伤,但每次损伤均不构

      3、成患者自觉病症,长期微小损伤的累积最终会因为一个小的诱因而导致严重的腰椎疾病8。腰椎间盘的疲劳损伤在运发动长跑、部队新兵训练以及老年人活动中较为常见,临床很多看似突然过大负荷造成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际上的病机是疲劳损伤9,10。一些学者使用动物模型进行了体外实验,研究疲劳损伤对于腰椎间盘力学性能的影响。例如,SCHOLLUM等11使用绵羊腰椎间盘进行实验,在0.5Hz下进行周期性加载,探讨低频循环载荷下前屈的腰椎间盘运动节段中的微观结构损伤。BERGER-ROSCHER等12使用新开发的动态六自由度腰椎间盘加载模拟器进行循环测试。目前研究大多观察到了疲劳损伤的宏观证据,而对于这种破坏性载荷条件下纤维环组织水平的应力和应变知之甚少。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gitalimagecorrelation,DIC)基于变形前后图像之间的相关性实现试件外表位移的测量,经计算可得到位移场、应变场,适用于生物软、硬组织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GAO等7将纳米氧化铁颗粒作为示踪剂并均匀涂抹于软骨试样外表,在此根底上使用DIC技术测试滚压载荷下有无缺损关节软骨的内部力学性能。LIU等13将氧化铁纳米粒子均匀涂

      4、于腰椎间盘试样外表,并使用DIC技术测试腰椎间盘的内部位移场。此文将对腰椎间盘施加疲劳压缩载荷来模拟一天的繁重劳动,深入研究疲劳损伤对于垂直压缩下腰椎间盘率相关力学性能的影响。使用非接触式DIC技术,分析疲劳加载前后腰椎间盘内部不同区域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1、材料和方法1.1 设计生物力学实验。1.2 时间及地点于2022年9至12月在天津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1.3 材料1.3.1 实验标本10只新鲜宰杀4-6h内的18月龄小尾寒羊的完整脊柱由天津当地屠宰场提供。获取腰椎间盘L1-2,L3-4,L5-6运动节段,剥离多余软组织、肌肉组织,保存腰椎间盘与少量椎体,制作30个带有上下椎骨的试样样本(图1)。30个实验样本分为2组,其中15个样本用于整体力学性能测试,15个样本用于内部力学性能测试。制作用于内部力学性能测试的试样时,需要平行于矢状面切开用于观察其内部形变,为了维持腰椎间盘内的髓核内压,切割时未损伤髓核。切开后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腰椎间盘的内部结构,能观察到断层,而且最低程度破坏其内部成分。实验样本制作完成之后,使用浸泡生理盐水的纱布包裹所有试样,防止实验过程中

      5、腰椎间盘水分在空气中丧失。腰椎间盘实验样本根本信息统计见表1,腰椎间盘面积:L1-L2为(25110)mm2、L3-L4为(31010)mm2、L5-L6为(35810)mm2,腰椎间盘高度为(3.980.12)mm。表1|腰椎间盘实验样本根本信息统计表1.3.2 实验设备准静态加载使用长春科新实验仪器制造的WDW-10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最大试验载荷可到达10kN。疲劳加载使用中国上海大学力学实验中心研发的EUT-1020电子万能疲劳试验机,最大试验载荷为1kN,行程为100mm(图2)。使用逐行扫描的CCD相机,图像采集系统的精度为13761035,放大倍数最大为300倍。图像处理软件可以对连续拍摄的图片进行处理,得到位移场和应变场。1.4 实验方法此次实验是为了测试疲劳加载前后腰椎间盘整体及内部准静态压缩性能的变化。实验时取L1-2,L3-4,L5-6运动节段,通过上下椎骨将完整的腰椎间盘试样固定在WDW-10万能试验机的实验平台上,保证椎骨平面与中心轴线垂直。分别调整准静态压缩速率为0.01mm/s(应变率0.0025/s)、0.1mm/s(应变率0.025/s),在室温下

      6、进行垂直缩,停止位移1.2mm(应变30%)。使用电子通用疲劳试验机(EUT-1020),在室温下对L1-2,L3-4,L5-6节段进行循环加载,加载频率为1Hz,循环次数为4000次。循环加载完成后,重复疲劳前的准静态压缩加载,并比照疲劳加载前后试样的准静态压缩性能。实验方法采用DIC技术,将氧化铁纳米粒子均匀涂抹在L3-4运动节段平行于矢状面切开的外表作为标记点,运用DIC技术跟踪切开外表的标记点,经过计算得到腰椎间盘内部不同区域的变形情况。图3显示了准静态加载前后腰椎间盘切开面内背侧的采集图像,左侧中部的椭圆形区域为髓核,右侧区域为纤维环,均匀分布的黑色斑点为纳米粒子。选择具有相似x值的一组标记点a1(x1、y1),a2(x2、y2),通过比拟准静态加载前后y值的变化,反映轴向位移分布的变化情况;选择具有相似y值的一组标记点a3(x3、y3),a4(x4、y4),通过比拟准静态加载前后x值的变化,反映径向位移分布的变化情况。1.5 主要观察指标疲劳加载前后腰椎间盘整体及内部准静态压缩性能的变化。2、结果2.1 疲劳载荷对于腰椎间盘准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应力-应变曲线特性能够间接反映

      7、不同变形阶段腰椎间盘的力学特性,因而采用基于应力-应变曲线作图的方法来确定杨氏模量,见图4。由图中可以看出,疲劳加载前后,腰椎间盘的应力-应变曲线均呈现出两段特性,即趾部段、线性段。基于图4所示应力-应变特性曲线,计算出线性段的杨氏模量,并列于表2。结果说明,疲劳加载之后,L1-2,L3-4,L5-6节段的杨氏模量均明显增加。此外,腰椎间盘力学性能随着节段变化而变化,且杨氏模量存在如下变化规律:L5-L6表2|疲劳前后腰椎间盘的力学性能参数2.2 不同加载速率对于腰椎间盘准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图5显示了垂直压缩速率分别为0.01,0.1mm/s时腰椎间盘L3-L4节段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说明,腰椎间盘的应力-应变曲线大体呈现出两段特性,即趾部段、线性段。基于图5所示应力-应变特性曲线,计算出线性段的杨氏模量,并列于表3。结果说明,随着准静态压缩速率的增加,腰椎间盘的杨氏模量显著增加,可知腰椎间盘具有明显的率相关性。表3|不同加载速率下腰椎间盘的力学性能参数2.3 恒定加载速率下腰椎间盘内部不同区域的压缩性能图6显示了疲劳加载前,加载速率为0.1mm/s时背侧纤维环内部的位移分布情况。腰

      8、椎间盘不同区域的位移变化曲线不重合,说明腰椎间盘各区域的力学性能存在差异。恒定加载速率下,轴向位移方向向下,中层位移图7显示了疲劳加载后,加载速率为0.1mm/s时背侧纤维环内部的位移分布情况。腰椎间盘不同区域的位移变化曲线不重合,说明腰椎间盘各区域的力学性能存在差异。恒定加载速率下,轴向位移方向向下,上层位移较小,中层及下层位移较大;径向位移方向向外,内层及中层位移较小,外层径向位移较大。3、讨论此文探讨疲劳损伤对于垂直压缩下腰椎间盘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疲劳加载前后腰椎间盘内部不同区域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图1|羊腰椎实验样本的制作及保存图5|不同加载速率下腰椎间盘的应力-应变特性曲线第一个发现是,疲劳前后应力-应变曲线不重合,这一结果与VERGROESEN等14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他们近期对山羊腰椎间盘试件进行循环压缩加载,研究长期动态负载对椎间盘内压、椎间盘高度和压缩刚度的影响,并检查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当腰椎间盘承受长期高水平的轴向载荷时,比方长时间的站立,组织实体会将间质水分挤出腰椎间盘,因此腰椎间盘的高度下降并出现腰椎间盘突出15,16。此外,垂直压缩下腰椎间盘不同节段的杨

      9、氏模量不同,L5-L6图3|数字图像相关技术采集图像图2|数字图像相关系统整套实验设备图6|疲劳前腰椎间盘内部的载荷-位移曲线图7|疲劳后腰椎间盘内部的载荷-位移曲线第二个发现是,不同加载速率下应力-应变曲线不重合,说明垂直压缩下腰椎间盘具有率相关性能。在相同应力下,加载速率越大,腰椎间盘的压缩应变越小。在时间足够的情况下,较小的加载速率同样可以产生较大的变形,而这种变形可能会对腰椎间盘的内部结构造成破坏20,21,使腰椎间盘出现病变而不能正常发挥功能。因此,为了防止腰椎间盘突出,应多进行有关腰背肌的功能锻炼,控制体质量,防止提过重的重物,防止长时间保持一个不良姿势。在持续工作一段时间后,要作适当的休息,这样可以防止腰椎间盘受到持续较强压力而发生疼痛22,23。第三个发现是,疲劳加载对于垂直压缩下腰椎间盘内部位移分布有显著影响。疲劳加载之前,背侧纤维环上层轴向位移最大,内层径向位移略小于外层;疲劳加载之后,背侧纤维环上层轴向位移最小,内层径向位移明显小于外层。疲劳加载之前的测试结果与OCONNELL等24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他们使用MRI定量分析压缩载荷下完整的人体腰椎间盘内部形变和应变,研究结果说明,背侧区域上层及下层轴向位移较大,而最大径向应变位于背侧区域的外层

      《腰椎间盘疲劳损伤的生物力学特性》由会员M****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椎间盘疲劳损伤的生物力学特性》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