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高中历史专题八明治维新专题综合测评人民版选修

5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08961033
  • 上传时间:2023-10-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2022年高中历史专题八明治维新专题综合测评人民版选修本试卷共6个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90分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日本学者家永三郎指出: “扶植近代产业和近代军备是富国强兵的手段,而接受近代科学又是扶植近代产业和近代军备的手段,这就自发地倾向于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的研究,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研究难免就放任自流。认识到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不可避免地要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那么,在培植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所必须的限度内也得学习法律学、经济学等。尽管如此,不符合能够为天皇制国家政治、军事发展服务这一条件的学科仍然难免遭到排斥。”材料二日本以善于引进外来先进文化而著称,但诸多的外来文化并没有和传统文化融合,而是以独立的面貌并存于日本社会。对待外来先进文化要么是极端地崇拜,要么是极端地排斥,顽固排斥西方精神文明,导致日本现代化初期对旧事物的批判和否定不彻底。这种极端态度已经融入日本的民族性,使得日本人成为世界上最为奇特的“矛盾”民族。“和魂洋身”的日本现代化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归纳日本学习先进文化的特点。(6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日本“对待外来先进文化要么是极端地崇拜,要

      2、么是极端地排斥”的具体表现及影响。(9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接受近代科学又是扶植近代产业和近代军备的手段,这就自发地倾向于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的研究”“所必须的限度内也得学习法律学、经济学等”得出实用原则,“不符合能够为天皇制国家政治、军事发展服务这一条件的学科仍然难免遭到排斥”得出目的,根据材料二“要么是极端地崇拜,要么是极端地排斥”“这种极端态度已经融入日本的民族性”得出极端态度,根据材料二“日本以善于引进外来先进文化而著称,但诸多的外来文化并没有和传统文化融合”得出不能很好地同传统文化融合。第(2)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极端崇拜、极端排斥两个角度选择史实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个角度回答即可。【答案】(1)特点:以巩固天皇政权为目的;以“实用”为原则来引进西方文化;善于引进而不能很好地同传统文化融合;采用极端态度。 (答出其中3点即可)(2)表现:极端崇拜:殖产兴业(或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明开化(或提倡西方文明,发展近代教育);建立近代军队。极端排斥:保留封建残余(天皇制、武士道精神等。)影响: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亚洲强国

      3、,推动日本现代化发展。封建残余影响其现代化发展进程;军国主义思想使其走上向外扩张道路,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灾难。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71年日本派出使团出访欧美,“借政体更新,为笃友亲善而修聘门礼;借修改条约,向各国政府阐明并洽商我国政府之目的与期望;实地考察欧美各国最开化、昌盛之体制以求行之于我国国民之略”。一日本使员记载:此次出使欧美,就其实地,察其形势深深悟出,欲宇内建立不羁之国,必富国强兵自不待言,而欲富国强兵,务从殖产兴业入手,切实谋求进步发展。日本政治史材料二漠视个人自由权利,拒绝现代文明民主化原则的日本明治维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国力因之迅速膨胀,但也正是这些“成功”,把日本一步一步引向1945年的大崩溃。日本宪政文化刍议(1)依据材料一,归纳日本使团出访欧美的目的和成果。(7分)(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认识。(8分)【解析】第(1)问中的“目的”从材料一“借政体更新,为笃友亲善而修聘门礼”可总结为争取列强支持,从“借修改条约,向各国政府阐明并洽商我国政府之目的与期望”可总结为取得国家独立,从“实地考察欧美各国最开化、昌盛之体制”可总结为考察

      4、欧美体制;“成果”从材料一最后一句日本使员的记载,可总结为全面考察了西方社会情况;确立了明治维新的目标和路径。第(2)问先总结材料二的观点,然后再结合日本明治维新影响的史实,评价材料二观点,阐明认识。【答案】(1)目的:争取列强支持;取得国家独立;考察欧美体制。成果:全面考察了西方社会情况;确立了明治维新的目标和路径。(2)认识:材料二认为,明治维新实现了富国强兵,但其拒绝民主化原则、保留封建残余,也导致了二战中日本的失败。这一观点是正确的。日本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国主义色彩,并逐步走上对外侵略之路,最终战败。这充分说明,缺少政治民主化的现代化不是真正的现代化。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当天朝上下羞羞答答举步维艰地撩开西洋的神秘面纱时,日本举国喊响了全国“脱亚入欧”的口号,掀起了一浪又一浪“文明开化”的狂潮。追根溯源,李鸿章的脚跨进了新时代,而脑袋却还留在旧时代。梁启超说:“伊藤博文能制定宪法为日本长治久安之计,李鸿章则惟弥缝补直,画虎效颦,而终无成就也。”李鸿章对伊藤博文:大臣与首相的差别(1)材料中的“文明开化”在教育方面取

      5、得了怎样的成就?并对其进行评价。(7分)(2)材料中“伊藤博文能制定宪法为日本长治久安之计”是否有道理,请讲出你的理由。 (8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明治维新的分析评价能力。第(1)问,“文明开化”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评价”要注意辩证法的运用,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分析。第(2)问中,考查大日本帝国宪法的积极作用,结合知识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答案】(1)成就:建立近代教育体制。评价:教育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日本教育强调效忠天皇,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十分浓厚。(2)有道理。理由:1889年由伊藤博文起草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它的颁布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度。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人自立其身、治其产、昌其业由修身、开智、展才艺可得,而其修身、开智、展才艺,非学不能。由此,设学校之缘由,即在于学日用常行语言书算和士官农商百工技艺以及法律、政治、天文、医疗等大凡人之营为之事学问可说是立身之财本。自今以后,一般人民须

      6、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明治政府关于奖励学事的被仰出书 (1872年)材料二望尔臣民,孝父母、友兄弟、夫妇相和,朋友相信、恭俭律己、醉爱及众、修学问、习职业,以启发智能,成就德器常遵国宪,时守国法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则不独可为朕之忠良臣民,目足以显彰尔先祖之遗风。明治天皇教育敕语(1890年)(1)指出材料一体现的教育理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背景。(8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体现的教育方针有何不同?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7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即在于学日用常行语言书算和士官农商百工技艺以及法律、政治、天文、医疗等大凡人之营为之事”归纳为学习实用之学;“学问可说是立身之财本”归纳为学问是立身之本。第二小问,从明治维新的措施以及传统思想和西方启蒙思想影响的角度回答。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则不独可为朕之忠良臣民, 目足以显彰尔先祖之遗风”归纳为服从天皇,培养“忠良臣民”。第二小问“评价”,从教育的作用即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回答;“局限性”从教育目的,即维护天皇权威及其专制统治服务回答。 【

      7、答案】(1)理念:学问是立身之本;学习实用之学;教育(机会)平等。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背景:明治政府推行文明开化政策;殖产兴业(工商业发展)的需要;传统思想的影响;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2)不同:强调服从天皇,培养“忠良臣民”。评价:建立了近代教育体系;提高了国民素质;为近代日本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为维护天皇权威及其专制统治服务。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阿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具体包括:效仿欧洲建立一批世俗小学和技术学校;减少宗教课程,增加现代科学内容;聘请外国教师任教;派遣留学生到欧洲(主要是法国)学习,等等。通过改革,现代世俗教育制度出现雏形。由于阿里对埃及现代教育的突出贡献,而被后人称之为埃及“现代教育之父”。季诚钧、徐少君埃及教育世俗化的历史考察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统治集团)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他们又特别重视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同时出于自身统治利益的目的,大力提倡“爱国”、“忠君”的德育教育观。杨世武明治统治集团教育改革刍议(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里教育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6分)(2)有学者认为明治政

      8、府的教育改革是其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而也有学者持相反意见,认为正是其教育改革才最终导致明治维新走向歧途。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说明你的理由。(9分)【解析】第(1)问从改革内容的四个层次概括特点,分析作用时教育改革首先对科技文化产生推动作用,进而对国家的近代化产生作用。第(2)问首先表明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的角度阐述理由,做到史论结合。【答案】(1)特点:学习西方;世俗化;现代化。作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前者,理由:提高了日本国民的文化素养;培养了大量人才;促进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若答“促进了日本的工业化发展”或“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近代化”皆可得分)。后者,理由:宣扬忠君爱国,促使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对外侵略扩张,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6近代俄、日两国改革影响深远,给后人留下深刻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沙皇签署了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3月5日,上述“宣言”和法令正式公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规定全部土地仍属于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

      9、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出于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1876年8月(明治政府)公布金俸公债条例,规定凡领取俸禄者均须献出俸禄,由政府按其俸禄多寡发给“金禄公债”。通过赎买办法革除封建武士俸禄的意义是重大的。封建武士作为一个阶级瓦解了,而且没有发生大的叛乱就实现了改造。更重要的是政府以公债取代了俸禄,既可以减轻财政困难,又可以使武士们将公债转化为资本,去从事工商业活动。刘宗绪世界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农奴在1861年改革中获得了哪些权利?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剥夺武士封建特权的措施。(8分)(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俄、日改革的共同影响。两国改革对待传统势力的做法,对你有何启示?(7分)【解析】第(1)问中的“权利”,依据材料一中“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得出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干涉和买卖他们;根据“规定全部土地仍属于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可见农奴缴纳赎金,可以获得一块份地。“措施”,根据材料二中“规定凡领取俸禄者均须献出俸禄,通过赎买办法革除封建武士俸禄的意义是重大的”得出通过赎买方式取消武士的俸禄;结合明治维新的内容,明治政府废除武士佩刀的特权和取消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第(2)问中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可从社会矛盾、经济、封建残余等方面回答。“启示”,结合所学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措施以及影响进行分析,可以从改革的策略和阶层利益两个角度回答。【答案】(1)权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干涉和买卖他们;农奴缴纳赎金,可以获得一块份地。措施:通过赎买方式取消武士的俸禄;废除武士佩刀的特权;取消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2)共同影响

      《2022年高中历史专题八明治维新专题综合测评人民版选修》由会员汽***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历史专题八明治维新专题综合测评人民版选修》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