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雨霖铃》《声声慢》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13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08617512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23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雨霖铃声声慢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雨霖铃声声慢教案。 教学目的:1理解婉约派词融情入景、叠字抒情的特点。2感受词人撷取意象表述情感的方法。3理清思路,熟读成诵。教学重点:体味融情入景、叠字的艺术特点。教学难点品味诗词意象,体会作者感情。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主要内容:了解柳永和李清照的生平,了解创作动机;理解婉约派词融情入境,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会通过分析歌词意象来揣摩词人情感的方法。一导入:前天我们学习了宋词中一首婉约派的作品,题目叫蝶恋花,作者是北宋词人晏殊。除了晏殊,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还有柳永和李清照。今天我们来学习柳永的雨霖铃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体会婉约词的融情入境的特点,缠绵凄切的基调。二先了解两个词人的生平和词作的背景,以理解创作的动因。1柳永,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他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柳永在受了这种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的生活。他精通音律,创制了大量适合

      2、于歌唱的慢词。“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雨霖铃,唐时旧曲,这支曲本来就是寄托相思的,词调极尽哀怨。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写委婉凄侧的离情。此词当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2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明水人。她的父亲是当时礼部员外郎,同时也是一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是卸任宰相王圭的长女。李清照自小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李清照十八岁嫁给了当时宰相之子赵明诚,这是一个喜爱收集金石古玩的收藏家,夫妇俩常常在一起诗词唱和,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我们学过她的词作如梦令,醉花阴就是表现了她年轻时无忧无虑,无端生愁的情愫。但其后不久,金兵入侵,北宋灭亡,李清照举家南逃,开始颠沛流离。先是父母双亡,第二年赵明诚去世,再后来,赵明诚生前多年收集的金石古玩大部丢失,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一连串的变故,李清照的性格由开朗变得忧郁。这我们在初中学的武陵春中已有所了解。声声慢就创作于这个时期。此时词人正飘泊江南,流落无依,形影相吊。三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提示:、注意朗读时的重起轻落,语调舒缓。 、注意通过准确的停顿、拖音传达出词人哀婉悲戚之情。四找出两首词的词眼,说说这

      3、两首词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愫。雨霖铃: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教师解说:雨霖铃以一个冷落的秋景作为背景,表达了人间难以割舍的离情。上阕写了一个秋天的傍晚,词人和他的朋友在都门外长亭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下阕写词人想象离别后孤独寂寞的清冷之情。声声慢写的是无法言说的“愁”,也是通过描写清冷的秋景来渲染愁情的,表现词人因国破、家忘、夫死而只身流落江湖的孤苦无依。五寻找归纳婉约词中典型意象,理解它们在表达作者情感上的作用。雨霖铃1找出主要意象:寒蝉、长亭、晚、骤雨初歇 长亭 兰舟 泪眼 烟波 暮霭 楚天 杨柳 晓风 残月2说说这些意象给你什么样的联想缠绵绯恻,悲苦凄冷,难舍难分3哪些意象我们在以前的诗歌里面学到过?长亭长亭: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十里设一长亭供行人休息,又称“十里长亭”。靠近城市的长亭往往使古人送别的地方。明确:古人常在长亭送别,此处用长亭,既交代了地点,又暗寓离愁别绪。兰舟兰舟:“看注解”相传鲁班曾经刻木兰树做小船,后来“兰舟”变成了船的美称。明确:本词中“兰舟”其实指的是“驾船的人”,即船夫,它在表达主要集中在“催”字上,本来应该

      4、上船出发的时候了,船夫催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在作者听来却是声声催心,让两人肝肠寸断。一个“催”字传神地写出了两人不忍分离,却又不得不分离的情景,把离别的伤表现得淋漓尽致。)泪眼泪,是中国古典诗词中“送别诗”一类的重要意象,绝大多数别离者都难免泪下沾巾。如:王实甫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明确:泪眼,也就成了离别的典型意象,以致有了成语“挥泪而别”。清秋清秋:本身就是万物调令,肃杀萧条的季节,在这样的生理感受和心理体验下,清秋意象就积淀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悲剧性的心理记忆。如: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明确:“冷落的清秋”与上文“寒蝉”呼应,再次以情景交融来渲染,情意更浓。杨柳 残月1杨柳:古人便有折柳赠别之俗。柳成为寄别之物,自汉代始。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易生长,用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

      5、”意,中国古典诗词中“柳”意象在表赠别的诗歌中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例如:诗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送别“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残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例如:白居易:琵琶行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苏轼:水调歌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明确:面对杨柳、残月,作者不禁黯然神伤。本句堪称柳永词的千古绝唱,特别为人们所爱赏,甚至有人拿这两句词来代表柳词,原因在于这两句中集中了许多触动离愁的典型意象来表现他这次的愁怀。声声慢1请找出诗歌中的主要表现愁绪的意象酒 雁 黄花2酒酒:常言借酒消愁,特别是离人更爱饮酒。如: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何以解忧 惟有杜康李白月下独酌: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明确:常言道:借酒浇愁,愁更愁,本句中作者却不说此意,但言酒淡,不足敌急风,实则非指酒淡,更指愁浓,浓到任何烈酒都化不开,可见其词之含蓄婉约。3雁雁:雁为候鸟,春日南飞,秋日北归,古人早把它作为秋季一种有特征性的意象,人们把雁与依恋故乡联系

      6、起来,或寄寓对故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音信的盼望。如: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明确:于是“雁”就成了诗人用于寄寓离别伤情的典型意象。4黄花黄花:菊花。菊花给人以幽静清瘦之感,颜色比较朴素。中国古典诗词中也经常提到“落花”这个意象,用它暗示着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如:李煜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还有像“梧桐 细雨”等,诗人运用这些典型的意象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自己的国恨家仇,表达了自己的孤苦寂寞。六小结。婉约派词表达情感含蓄委婉,喜欢用典型的意象来表情达意,雨霖铃和声声慢都是婉约派词的代表作品。以后接触这些作品时,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分析理解。第二课时主要内容:背诵雨霖铃和声声慢;学习雨霖铃中“点染”法,理解声声慢中叠词的作用;再听名家朗诵雨霖铃和声声慢,感悟词人离别之苦和流离之苦。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我们昨天学习了两首宋代婉约派词,它们的题目和

      7、作者分别是:雨霖铃柳永 声声慢李清照二朗读背诵雨霖铃、声声慢指名背诵。三理解雨霖铃中“点染”的作用和效果。清代文学批评家刘熙载在艺概中指出,柳永的词善于运用“点染”的手法。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情感。比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中,先点明离别之情“念去去”,再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警务渲染烘托。请你在雨霖铃中再找出这样的句子1-2句,体会这样写的作用和效果。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留恋处”是“点”,“兰舟催发”是“染”。词人先用“留恋处”来说离别,再用“兰舟催发”来烘托离别的恋恋不舍。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伤别离”是“点”,“冷落清秋节”是“染”。词人先说出离别之苦古来如此,接着用“冷落清秋节”来渲染自己的离别之苦已经超越了古人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酒醒何处”是“点”,说明离别之苦,再用“杨柳岸、晓风残月”来渲染这种离别,让人更深切地体会词人的这种愁苦之甚。归纳:如此写法,使得情与景直接交融,即事言情,情由景生,抒情与叙事相结合。四南宋文学批评家张瑞义在贵耳集中评价

      8、李清照的声声慢说:易安秋词声声慢, 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结合这段评价,讨论“声声慢”中叠字所包孕的情感内涵及其递进层次,并联系你所学过的古代诗文,说说叠字的修辞作用。寻寻觅觅反复寻找又找不到,渲染一种失落之感。冷冷清清这是寻觅不着的结果,这叠词给人一种渐次浓重的感觉。“冷冷”时外部环境,而“清清”却是内在感受。凄凄惨惨戚戚“凄凄”,是由冷清的环境凝聚在心而表现的,“惨惨”比“凄凄”心情更凄凉,而“戚戚”所表达的情感更甚,似乎已无法承受。这三个叠词有浅入深,最终把人物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苦痛表现得淋漓尽致,道尽了流离颠沛之苦。点点滴滴“点点”是雨声,而“滴滴”却滴在词人的心上。这个叠词也是逐层推进,道尽了人世沧桑。课外举例: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运用叠词法形象写出了声音的逼真和自然流畅,显示了弹奏者高超的技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萧萧,写出了秋的肃杀气氛;滚滚写出了长江的浩荡。还有语气词的重叠,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噫吁嚱,危乎高哉,这些叠词的运用或加重语气,或加深情感,起到很好的表达作用。五小结。第 1 页 共 1 页

      《《雨霖铃》《声声慢》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由会员博****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霖铃》《声声慢》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