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医内科护理常规

26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08617148
  • 上传时间:2022-12-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0.77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中医内科护理常规一般护理常规1、病室环境(1) 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2) 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3、入院介绍(1) 介绍主管医生、护士,并通知医师。(2) 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3) 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4、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1) 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2) 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 次,连续3 日。(3) 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4) 若体温39C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5) 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6) 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每4小时1次,或遵医嘱执行。5、每日记录大小便次数 1 次。6、每周测体重、血压各 1 次,或遵医嘱执行。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8、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9、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1)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医师,并配合治疗。(2) 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泻物、治疗效果及药物

      2、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医师。(3) 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措施。10 、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11、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 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12、遵医嘱准确给药。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 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13 、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14 、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 )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15 、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风温多因人体正气虚弱,或过分劳倦,起居不当,感受风热毒邪所致。以发热、恶风、头痛、咳嗽、咯痰、烦渴、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肺,涉及心、肾。流行性感冒、肺炎、急性气管炎等可参照本病护理。一、护理评估1、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2、咳嗽、咯痰的程度和性质。3、心理社会状况。4、辨证:风热犯肺证、痰热壅肺证、肺胃热盛证、热闭心包证、气阴两虚证、邪陷正 脱证。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风温初期,注意保

      3、暖防寒;邪入营血者,有条件安置在单人病室,避免强光刺激。(3)发热期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4)气息喘促不能平卧者给予半卧位,并遵医嘱吸氧。(5)汗出过多者,用毛巾擦干,及时更换湿衣和床单。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咳嗽、胸痛、汗出,痰的性状、颜色、气味及量。(2)热入心包,神昏、谵语等症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3)邪陷正脱、体温骤降、汗出肢冷、面色苍白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4)邪热内陷、津气枯竭、皮肤等部位出现斑疹或瘀斑连成大片、色紫时,立即报告 医师,配合处理。3、给药护理中药汤剂宜温服,实热证可偏凉服,服药后观察效果和反应。4、饮食护理(1)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为宜。(2)高热多汗烦渴者,可给予生津清热之品;饮食流质或半流质,少食多餐,忌食肥 腻、辛辣、硬固、海鲜等物。(3)鼓励患者适当饮水。5、情志护理 为患者创造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避免不良刺激。6、临证(症)施护(1)高热不退、无汗者,可物理降温或遵医嘱针刺。(2)痰热壅肺,咯痰不爽者,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以稀痰液,必要时吸痰。(3)呼吸困难、紫绀者,遵医嘱给予吸氧。(4)大便秘结者

      4、,遵医嘱给予淡盐灌肠或番泻叶泡茶饮。(5)高热多汗,可遵医嘱给予鲜芦根煎水代茶饮。三、健康指导1、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饮食有节。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2、注意四时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3、流感流行期间减少去公共场所的机会,服用预防药物。4、避免对呼吸道的不良刺激,鼓励患者戒烟。感冒因外感风邪,客于肺卫所致。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 表现。病位在肺卫。上呼吸道感染可参照本病护理。一、护理评估1、体温、寒热、汗出情况。2、有无咳嗽、咯痰。3、心理社会状况。4、辨证: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表证、暑湿袭表证、气虚感冒证、阴虚感冒证。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重症感冒宜卧床休息,热退后适当下床活动。(3)若汗出热退时,宜用温毛巾或干毛巾擦身,更换衣服,避免受凉。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密切观察体温、寒热、汗出、咳嗽、咯痰、痰色、舌脉及服药后反应。(2)服解热药后体温骤降、面色苍白、出冷汗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3)药后无汗、体温继续升高、咳嗽、胸痛、咯血、或热盛动风抽搐时,立即报告医 师,配合处理。3、给药护理(

      5、1)风寒感冒者,汤药宜热服,服药后可给予热饮料,或盖被保暖,以助微汗出。(2)风热感冒者,汤药宜温服。4、饮食护理(1)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饮水。忌辛辣、油腻厚味食物。(2)风寒感冒者,宜热食,忌生冷;风热感冒者,可多食水果;气虚感冒者,宜多选 温补、易消化食物。5、情志护理 因感冒多次反复发作,情绪低落,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6、临证(症)施护(1)风寒感冒,发热无汗,遵医嘱针刺。(2)鼻塞流涕,可用热毛巾敷鼻额部或按摩迎香穴。(3)风热感冒口渴,可给予温开水或清凉饮料,或遵医嘱给予鲜芦根煎汤代茶饮。(4)便秘者,遵医嘱服用中药或中药泡水代茶饮。(5)暑湿感冒,头身疼痛者,遵医嘱针刺或采用刮痧疗法。(6)体虚感冒者,遵医嘱艾灸。三、健康指导(1)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2)自我穴位按摩,坚持每日凉水洗脸,预防感冒。(3)注意四时天气变化,天暑地热之时,切忌坐卧湿地,汗出勿当风。内伤发热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所致。以低热,少数患者高热,或者自觉身热、或五心 烦热但体温不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涉及各相关脏腑。功能性发热、肿瘤、血液病、内 分泌病、结核病、结缔

      6、组织疾病等具有发热症状时,可参照本病护理。一、护理评估1、发热的时间、程度、性质和规律。2、生活自理能力。3、心理社会状况。4、辩证:阴虚发热证、血虚发热证、气虚发热证、阳虚发热证、气郁发热证、痰湿郁 热证、肝瘀发热证。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高热或有出血倾向者卧床休息。(3)自汗、盗汗量多者,用干毛巾擦拭后及时更换衣被。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密切观察发热时间、程度、特性和规律。(2)注意伴发症状,如怕冷、出汗、口渴、面色、舌脉、神志及二便等变化。(3)体温过高或过低,发热程度与伴随症状不符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3、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阴虚发热者宜凉服,气虚发热者宜热服。4、饮食护理(1)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为原则。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忌煎炸、肥腻、辛 辣等助湿生热之品。(2)气虚发热可食健脾益气食物,阴虚发热可食滋阴清热食物,血虚发热可食益气养 血之品。(3)肝郁发热可食疏肝理气,清热解郁之品。5、情志护理(1)解除思想顾虑,安慰和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特点及调养的方法,以取得其配

      7、合,能安心治疗。6、临证(症)施护(1)阴虚低热盗汗者,遵医嘱可予中药煎水代茶饮。(2)阴津耗伤,肠燥便秘者,遵医嘱给予通便药或中药泡水代茶饮。三、健康指导1、内伤发热常缠绵反复,体温正常后嘱患者仍须注意体温变化。2、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急躁、焦虑、忧思等不良刺激。3、适当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4、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时来医院复查。咳嗽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不清所致。以咳嗽、咯痰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肺,涉 及脾、肾。呼吸道感染、急性及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脓肿等可参 照本病护理。一、护理评估(1)咳嗽的声音、时间、性质及伴随症状。(2)咯痰的性状、颜色和气味。(3)心理社会状况。(4)辩证:风寒束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伤肺证、痰热壅肺证、肝火犯肺证、痰湿 蕴肺证、肺阴亏虚证、肺气亏虚证。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咳嗽严重者卧床休息,痰多者取侧卧位,经常变换体位,将痰排出,必要时协助 翻身拍背。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注意观察咳嗽声音、时间、性质、节律和咯出痰的性状、颜色气味等特征,以及 有无恶寒发热、紫绀、汗出等伴随

      8、症状。(2)胸痛气促、久咳、痰中带血,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3)痰呈黄绿色脓性痰,或大咯血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4)年老久病,痰不易咯出,出现体温骤降、汗出、尿少、头昏、心悸、嗜睡、四肢 不温等脱证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3、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2)风寒、阳虚者中药宜热服,药后加盖衣被,以助微微汗出。4、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之品,忌肥甘、油腻、煎炸、辛辣刺激性饮食及烟 酒。(2)风热、燥邪犯肺咳嗽宜食清热润肺化痰之品。(3)肺肾阴虚咳嗽宜食生津、润肺、止咳之品。5、情志护理 保持精神愉快,对久咳不愈和肝火犯肺咳嗽的患者,做好情志调护,避免精神刺激,学 会自我调节。6、临证(症)施护(1)风寒束肺咳甚者,遵医嘱给予背部拨火罐或镇咳药。(2)风热、燥邪犯肺咳嗽,干咳少痰、黏稠难咯,遵医嘱用中药雾化吸入。三、健康指导1、鼓励患者适当户外活动,平时注意身体锻炼,以增强体质,改善肺功能。2、注意四时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寒暖,预防感冒。哮喘因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使气滞痰阻,气道挛急、狭窄所致。以发作性喉中 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

      9、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肺、脾、肾。支气管哮喘、 喘息性支气管炎等可参照本病护理。一、护理评估1、既往史、家族病史、发病的诱因及是否接触过敏原。2、哮喘发作的症状及伴随症状。3、生活自理能力。4、心理社会状况。5、辨证:寒哮证、热哮证、虚哮证(发作期)、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缓解 期)。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哮喘发作时卧床休息,取半卧位或端坐位,立即给予氧气吸入。(3)哮喘缓解后可适当下床活动。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密切观察哮喘发作的时间、特点、咯痰难易、痰色、痰量、神志、面色、汗出、 体温、舌脉及哮喘发作与季节、气候、饮食和精神等因素的关系,以及伴随症状。(2)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张口抬肩,胸部满闷,不能平卧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 理。(3)哮喘持续发作、汗出肢冷、面青唇紫、烦躁不安、神昏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4)夜间喘甚、咯稀泡沫痰、心悸尿少、浮肿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5)服用含麻黄的汤药后,心率明显增快、血压升高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6)患者主诉鼻、咽、眼部发痒、咳嗽、流鼻涕等,报告医师,配合处理。(7)出现痰热闭阻、喘息不止、咯痰不利、神志恍惚、烦燥不安、嗜睡时,立即报告 医师,配合处理。3、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寒哮宜热服。(2)哮喘发作有规律者、可在发作前1-2 小时服药以缓解症状,服药后

      《中医内科护理常规》由会员M****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护理常规》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