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华亭县上关乡农业循环经济示范乡建设规划

22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08591807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3M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华亭县上关乡农村循环经济试点建设实施规划(2010年2014年)华亭县环境保护局二一年三月 / 目 录一、基本概况3二、有利条件及基础优势4三、总体思路6四、重点布局和任务9五、效益分析14六、保障措施16七、进度安排19八、华亭县上关乡农村循环经济示镇建设重大项目表20附件一:华亭县上关乡农村循环经济示镇建设重大项目表21附件二: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22华亭县上关乡农村循环经济示乡镇建设规划一、基本概况。上关乡地处陕甘两省交界处,位于华亭县县城南部,距县城22公里,东接神峪乡,西依西华镇,东南部与陇县接壤,到县城42公里。交通便利,乡公路四通八达,现有通村水泥路4条15.9公里。全乡总面积115.12平方公里,共有11个行政村53个社,2446户10772人,其中农业人口占10547人,2008年全乡农牧业生产总值达到4947万元,粮食产量达到1100万公斤,农民纯收入达到2022元。上关乡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境山川兼有,林丰草茂,森林覆盖率达50%,属典型的林缘区乡镇。境环境优美山清水秀,小川水库坐落其间,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景观秀丽。有规模宏大的北时期石窟

      2、石拱寺和神奇的海龙洞,乡政府所在地距旅游胜地龙门洞仅3.5公里,这里生物资源丰富,木本植物有52科89属202种,草本植物更多,植被良好,有关山天然林和人工林地,其中,天然植物主要由乔木、灌木、草本和苔藓类组成,人工植被主要为栽植的树木和种植的各类作物和饲草。本地年平均气温8.8,年降水量660,平均海拔1868m,气候高寒阴湿,河流交叉纵横,汧河、源于境。该乡适宜于农、林、牧综合开发,现有耕地4.9万亩,人均4.7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盛产核桃、药材、大豆等农副产品,素有核桃、牛肉之乡的美称。饲草留床面积2.5万亩。基本形成核桃产业和草牧产业的格局。二、有利条件及基础优势1、农业产业。华亭县不断壮大草畜、核桃、药材三大支柱产业,现优质核桃、牧草、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8.9万亩、14.86万亩和6.04万亩,新建塑料大棚4098座,蔬菜基地面积达到4914亩,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4.3万亩,建办65个科技示园(点),建成了“全国核桃标准化种植示县”和“全国绿色食品(核桃)原料标准化基地”, “华亭大黄”、“华亭独活”中药材的品牌认证、商标注册工作正在接受国家商标总局评审

      3、。上关乡被列为全县核桃生产基地,全乡核桃栽植面积达到2.76万亩。2、养殖业。华亭县牛饲养量达到12.45万头,上关乡养殖产业起步早,畜牧业发展居全县首位,特别是近几年的持续发展,已基本上实现了由分散养殖向集中养殖的转变,由数量扩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全乡牛饲养量达到1.25万头,温棚牛舍800个。3、绿色食品发展开始起步。由于上关乡境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均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种植、养殖要求,为发展初级绿色食品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化基础。4、自然条件优势。上关乡具有相对丰富的地下水,土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4.7亩)。境山川兼有,林丰草茂,属典型的林缘区乡镇。境环境优美山清水秀,小川水库坐落其间,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景观秀丽。自然资源及优越的气候环境,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足,交通条件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为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5、区位优势独特。位于华亭县县城南部,距县城22公里,东接神峪乡,西依西华镇,东南部距陇县42公里。交通便利,乡公路四通八达,现有通村水泥路4条15.9公里。6、农业基础设施改善明显。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环境综合整治

      4、,配套完成“五改”等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和旧村改造工程覆盖全乡,初步实现了道路网络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美化和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地肥沃,高效益的目标。7、乡域整体环境质量良好。辖区农村生活及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极少,无规模化的水土流失情况。已栽植白、洋槐、柳、优质核桃等经济型林果业,退耕还林102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0%,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8、生态旅游产业。上关乡是投资兴业,生态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有规模宏大的北时期石拱寺石窟、神奇的海龙洞和旅游胜地龙门洞等观光景点。三、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依据,从本乡实际出发,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农民增收,产业增效。遵循科学统筹、循环发展、再生利用的原则,大力发展农业、工业循环经济,以建设循环经济示带为重点,以循环经济示户为辐射,以循环经济示基地为载体,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力争通过5年时间的努力,促使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居民居住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20元。公共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农村生活饮

      5、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100%,地表水、空气及声环境质量均达到环境规划要求;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达到99,全乡从未发生过重大污染事故和重大生态破坏事件,乡政府科学规划,布局合理,管理有序,街道整洁,环境优美,无脏、乱、差现象,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11平方米,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8%,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5%以上。全乡农用薄膜回收率大于60%,受保护基本农田面积大于80%,化肥施用强度(折纯)小于200/公顷,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大于30%,农药施用强度(折纯)小于3/公顷。全乡共建沼气池1046座,农村户用沼气普及率达到42.8%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农业生态环境良好,水土流失已得到有效治理。1、发展生产单元(每户)层面循环(小循环)。农业生产发展,要求生产者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节约用水,减少污染。养殖业发展,要求生产者发展沼气,节约原料投入,优化饲料,变废为宝,节约电能。加大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制推行清洁生产,水果、蔬菜、粮食生产经济循环发展(小循环)。如下图:水果、蔬菜

      6、、粮食生产利用废次产品制饲料、发展养殖优化管理物料减量其他物料减量良种精选节水灌溉减化肥减农药再利用制有机肥生产沼气收获产品、储运、节电能、煤能、减油耗、固废、污染物排放产品收集废旧果袋、农膜、减少废地膜污染收集果枝、秸杆、叶茎等副产品产品产品(生活消费)畜禽粪便产有机肥2、发展社会层面的循环(大循环)。通过废旧物资的再利用,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形成资源的最优化配量,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质量,建立和发展农村经济循环型社会(大循环)。图标如下:水果、蔬菜、粮食生产有机肥利用养殖生产(生物法养殖)沼气生产污染物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废旧物料物资、次产品、副产品再利用饲料加工节约资源,减少生产、生活消费过程中及其后一次性消费用具用品,循环利用物资和控制水、电、煤、气等能量,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形成社会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生产废渣废料四、重点布局和任务(一)农村循环经济示点1、建设容在全乡11个行政村建成循环经济示户1750户,其中塄坎、西庄、半川各200户,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作物,搞好庭院绿化、美化、亮化;家禽家畜实行圈养,庭院部能够按“生态家园”或“一池

      7、三改”模式标准进行建设,沼气池容积一般不低于10立方米;化肥、农药利用合理,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2、建设模式有一定种、养规模的农户采用“畜(禽)沼粮(果、菜)”技术模式。利用农户现有庭院,在种植庭院经济作物的基础上,鼓励发展养殖业,同时配套建设沼气池、蓄水池、改造厕所等,使畜禽粪便进沼气池,沼气用于照明、做饭,沼液用于喂猪、养鱼,沼渣用于粮、果、菜施肥,形成种养业协调发展的良性生态循环;庭院和养殖规模较大的农户采用“生态家园”技术模式。庭院分为生活区和养殖区,在生活区配套太阳能暖房和太阳能淋浴。在养殖区把沼气池与厕所、畜禽舍配套建设,庭院部种、养结合,良性循环,达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一般农户采用“一池三改”技术模式。农户在庭院建造一个沼气池,把猪圈改造成太阳能暖圈,厕所改造成卫生厕所,同时积极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实现家庭经济小循环。(二)农村循环经济示带、上关村生态养殖循环经济示带(1)基本状况该示带位于上关乡中心区,包括5个村民小组,283户,1204人。畜牧产业已成为该村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呈现出区域化、集约化发展,现有5家养牛专业户,3家养鸡专业

      8、户,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群众参与积极性高。(2)建设容建设以上关村为龙头的牛的废水资源化、固废制作有机肥和笼养鸡产生固废制作有机肥养殖循环经济生态园。率先建成上关养殖粪污处理工程项目。2、川区果畜互促循环经济示带(1)基本状况该示带包括家河、早阳、水联、半川等6个行政村。此区域地势平缓,土地肥沃,土层深厚,光照相对充足,生态环境良好,是全乡无公害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2)建设容建成27600亩优质核桃生产基地;建成“五配套”生态园模式示户1100户。(3)建设模式按照“种植养殖沼气种植”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在提高农用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种植业、养殖业进行绿色生态转化及部结构调整,逐步建立以绿色生态农业为基础、有机农业为突破点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结合实际,采用“五配套”生态园模式(在农户住宅前后配套一口8立方米的新型高效沼气池,一座12平方米的太阳能猪圈,一眼60立方米的水窖及配套的集雨场,一套核桃园节水滴灌系统)。该模式实行鸡猪主体联养,圈厕池上下联体,种养沼有机结合,使生物种群互惠共生,物能良性循环,实现省煤、省电、省劳、省钱;增肥、增效、增产;病虫减少、水土流失

      9、减少;净化环境的“四省、三增、两减少、一净化”的综合效益。3.山区畜牧共建循环经济示带(1)基本状况该示带位于上关乡山区,包括磨坪、王家沟等5个行政村。此区域地面积多,是全乡优质牧草基地和退耕还林示区。(2)建设容以绿色有机、增收节支、节约资源、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持续发展共同支撑的“种植一养殖一沼气一沼肥一再种植”经济循环,种植优质绿色饲草1000亩;建立“畜一草”示户500户,建设沼气池3000座。(3)建设模式一是绿肥种植为基础。紫花苜蓿是一种枝叶既可做肥料又可做饲料、根可做优质有机肥且具有固氮作用的特殊绿肥。该乡山区土壤最适宜种植紫花苜蓿这一特殊绿肥,只要种下,不需管理就有收成,而且产量很高。为调整单一种粮的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养殖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实践证明,就养猪而言,绿肥粉可以替代一半玉米。喂一头猪出栏原需300公斤玉米,现在只需150公斤玉米和150公斤绿肥粉就行了。而且,用绿肥粉做饲料,可改传统的“熟喂”为“生喂”,极大提高了养殖劳动生产率,而且还可以提升猪肉的营养价值。更为重要的是,绿肥种植通常利用冬闲田地来进行,不影响玉米等大季作物耕种。天闲地不闲,极大提高了有限土地的利用率。绿肥的科学种植和综合利用,为循环经济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是绿色养殖为关键。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以家庭为单位大力发展绿色养殖,即用自种的绿色饲料不加任何带有激素毒素、或某种不确定因素的工业合成饲料添加剂的纯绿色养殖,是我乡农民就地脱贫致富最现实最可能而且具有

      《华亭县上关乡农业循环经济示范乡建设规划》由会员人***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亭县上关乡农业循环经济示范乡建设规划》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