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浙江专用版)2020高年考语文 二 选择题快练六(含解析)

7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08591719
  • 上传时间:2024-01-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2M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选择题快练六一、语言文字运用(11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s)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苍桑(sn)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B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tnp)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C太阳循着亘(n)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mn)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D譬(p)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k)都被映照得灿烂。答案D解析A项苍沧。B项“圮”读p。C项“亘”读n。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苏东坡得以吃上新鲜荔枝,是在其晚年被贬谪到当时的烟瘴之地惠州的时候。在那里,他为荔枝的甘醇所征服,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惠州一绝。有了荔枝可以大快朵颐,东坡居士竟然顾不得岭南的酷热难耐,也不理会贬谪的颠沛落泊,心甘情愿待在广东不走了。甲但他痛感于百姓疾苦,曾就上贡荔枝写诗说“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祈求苍天不要有荔枝这种佳果以免让百姓怨声载道。乙我国幅员广阔,川、粤、闽、桂等省都盛产荔枝

      2、。各省因势利导,努力发展本地区的特有荔枝品种。如今每年六月,荔枝飘香。一串串果实红彤彤、沉甸甸,压弯了枝头,惹人喜爱。摘下一颗,剥开龟裂的外壳,露出晶莹剔透的果肉,令人垂涎欲滴。除了给人以味觉享受,成熟的荔枝点缀在翠绿的枝叶之间,格外诱人。丙绿叶云舒,朱食星映,说的是初熟之际,稀疏点缀的微妙;灼灼若朝霞之映日,离离如繁星之丽天,说的是全树果实累累的胜景。“香连翠叶真堪画,红透青笼实可怜”,荔枝不仅以其味美,而且以其可爱的外貌赢得人们的青睐。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征服B因势利导C点缀D不仅而且答案B解析应用“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因势利导: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答案A解析句末句号应放在引号外。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制造业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不仅可以激活产业,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还可以解放人力。B作为拥有10亿用户的超级平台,微信一直看作是可以扭转电商格局的选手,而其电商生态到底有多大势能、去中心化逻辑会让电商产生多剧烈的化学

      3、反应,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将随着微信商品搜索的开放而逐渐浮出水面。C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一份报告发现,大量食用加工肉类会增加患某些类型癌症的风险。所以,要多吃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品。D观众的思想水平、审美趣味与艺术鉴赏能力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对一部电视剧是否“注水”的基本判断。答案D解析A项语序不当,语句强调的是“激活产业,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所以应与“解放人力”前后互换。B项成分残缺,应在“看作”前面加上“被”。C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应删去“根据”。二、现代文阅读(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文化就像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一样,各个部分是相互关联的。统辖文化这个有机整体的,是其内在的文化精神。尽管文化的具体表现形态十分庞杂,贯穿一个民族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各个层面,但是,看似异质分散的各种文化现象之间,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其内在的文化精神其实是相通的。因此,从任何一种具体的文化现象入手,都有可能窥见文化的“全豹”。“比兴”与“比喻”这两个出自中西方诗学的概念表现出的差异,正是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的具体而微的体现。最早提出“中国抒情传统”这一命题的学者陈世骧曾经从语源学与文

      4、字学的角度,分析了汉语的“诗”与西文中的“poetry”两个词的原始含义,发现在汉语中“诗”字最初指的是一种“蕴止于心,发之于言,而还带有与舞蹈歌咏同源同气的节奏的艺术”。他认为,这一概念的形成,决定了中国的诗学长久以来都是围绕抒情言志问题和韵律问题展开的。与之相比较,古希腊则一直用一个泛指一切制作物的词来代表诗的观念,因此,诗的表现对象是外在的事物,西方诗学关注的也是知识性表达问题。从哲学的层面讲,西方古典哲学也主要是认识论哲学,这种哲学认为,包括文学言说在内的所有语言活动,其主要的价值,就在于描述客观的事物,叙述客观的事件,呈现客观的真理。在西方文学史上,最初的“理念论”文学观与“模仿说”,实际上都涉及对语言是否及物,是否能够展示客观而普遍的真理问题。这导致以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为代表的西方古典诗学,很少思考文学活动与文学创作主体主观情感世界的关系,因此,当他面对比喻性表达这一语言现象时,也是从这一语达方式与语言所要传达的外在现实之间的关系去进行思考的。而把主体思想情感的表达作为诗学思考的核心的中国诗学,则认为“比兴”手法是用来在外物与主体的内心世界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在这一联系中,物

      5、的呈现是次要的,主体情志的表达才是主要目的。另一方面,中国古代思想家对语言普遍采取的是一种不信任的态度,在语言能否呈现外物、表达内心或接近形而上的道这一问题上,不仅道家学者持怀疑论的立场,儒家学者实际上也表现出了深刻的矛盾。孔子一方面说,“文以足言,言以足志,不言,谁知其志”,强调语言是主观的情志得以显现的唯一的方式;另一方面,认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中国古代哲学还有着尚虚尚无的传统,易传中“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这一命题,经过魏晋玄学家的发挥,由哲学进入文学,在唐代文论家那里不断发酵,直接启发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意象”“意境”“境象”“境界”等诗学概念的产生。中国诗学要求在“比兴”的使用中,尽量避免在喻体与本体之间建立过于明显的联系,追求一种委婉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效果,正是这一哲学传统的体现。而从古希腊开始,西方人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本质主义世界观。这种世界观认为,在感性的、物质的、世俗的世界之上,有一个抽象的、理念的、超验的世界,只有这个世界才是真实的,对这个世界的表达才是真正的知识,语言应该抵达的,也应该是这样一个世界。在许多西方理论家看来,文学形象虽然建立在对感性的

      6、、物质的、世俗的世界的模仿之上,但是,这样一个感性的、物质的、世俗的世界却可以显现世界的本质与真理,在有限的世俗生活之中,见出来自天国的至善,从纷乱的物质世界出发,去体会宇宙终极的美妙与和谐。而作为一种语言修辞运作方式的隐喻,其潜力正在于它可以以已知呈现未知,以具体代表普遍,以有限指向无限。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不断引起关注,最终成为一个与世界的呈现与存在意义的敞开相关的哲学命题,不能不说与这一哲学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选自2018年2月18日学术研究)5根据文意,下列对中西方诗学中“比兴”和“比喻”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比兴”是建立起外物与主体的内心世界之间的联系,其目的是主体的情志表达。B“比喻”是思考该语达方式与语言所要传达的外在现实之间的关系,其目的是物的呈现。C“比兴”讲究含蓄委婉的美学效果,淡化本体和喻体间的联系。D“比喻(隐喻)”上升为一个哲学命题,本体和喻体间有着紧密联系。答案C解析A项原文是“在这一联系中,物的呈现是次要的,主体情志的表达才是主要目的”,可见只说“目的是主体的情志表达”失于严谨。B项原文中有“很少思考文学活动与文学创作主体主观情感

      7、世界的关系”,可见只说“目的是物的呈现”也有失严谨。D项“本体和喻体间有着紧密联系”于文无据。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内在的文化精神统辖形态各异的文化现象,所以,从一个具体的文化现象入手,去窥见文化的“全豹”,这是完全有可能的。B从语源学和文字学的角度分析可推出:中国诗有抒情性的传统,而西方诗学从一开始关注的就是知识性表达的问题。C中国古代思想家对语言不信任的态度和中国古代哲学尚虚尚无的传统直接启发了“意象”“意境”等独具中国特色的诗学概念的产生。D世界的本质与真理通过感性的、物质的、世俗的世界得以显现,而文学形象是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之上的,所以,它也能揭示世界的本质与真理。答案C解析直接启发这些诗学概念产生的不是古代的哲学思想,而是由哲学进入文学,在唐代文论家那里不断发酵以后才产生了这些概念,哲学思想是诗学概念产生的理论源头。三、文言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独庵集序高启诗之要:有曰格、曰意、曰趣而已。格以辨其体,意以达其情,趣以臻其妙也。体不辨则入于邪陋,而师古之义乖;情不达则堕于浮虚,而感人之实浅;妙不臻则流于凡近,而超俗之风微。三者

      8、既得,而后典雅、冲淡、豪俊、幽婉、奇险之辞,变化不一,随所宜而赋焉,如万物之生,洪纤各具乎天;四序之行,荣惨各适其职,又能声不违节,言必止义,如是而诗之道备矣。夫自汉、魏、晋、唐而降,杜甫氏之外,诸作者各以所长名家,而不能相兼也。学者誉此诋彼,各师所嗜,譬犹行者埋轮一乡,而欲观九州之大,必无至矣。盖尝论之,渊明之善旷而不可以颂朝廷之光,长吉之工奇而不足以咏邱园之致,皆未得为全也。故必兼师众长,随事摹拟,待其时至心融,浑然自成,始可以名大方,而免夫偏执之弊矣。余少喜攻诗,患于多门,莫知所入,久而窃有见于是焉,将力学以求至,然犹未敢自信其说之不缪也,欲求征于识者而未暇焉。同里衍斯道上人,别累年矣,一日,自钱塘至京师,访余钟山之寓舍,出其诗所谓独庵集者示余。其词或闳放驰骋以发其才,或优柔曲折以泄其志。险易并陈,浓淡迭显,盖能兼采众家,不事拘狭。观其意亦将期于自成,而为一大方者也。间与之论说,各相晤赏,余为之拭目加异。夫上人之所造如是,其尝冥契默会而自得乎?其参游四方有得于识者之所讲乎?何其说之与余同也。吾今可以少恃而自信矣。因甚爱其诗,每退直还舍,辄卧读之不厌。未几,上人告旋,乞为序其帙首,

      9、辞而不获,乃识以区区之说而反之。然昔人有以禅喻诗,其要又在于悟,圆转透彻,不涉有无,言说所不能宣,意匠所不可构。上人学佛者也,必有以知此矣。毋遄其归,尚留与共讲焉。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趣以臻其妙也臻:极尽B而师古之义乖乖:违背,不协调C各师所嗜师:学习D浓淡迭显迭:屡次答案D解析迭:交替。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答案A解析A项均为介词,用。B项助词,放在动词前,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与“为”组合,表被动。C项助词,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连词,表选择/代词,他。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诗歌包括“格”“意”“趣”三要素,且可以衍化生成变化多样的语言风格,体现出他对诗歌作品艺术有机关系的认识。B作者主张“师古”,提出了“兼师众长”“随事摹拟”的途径,认为汉唐以来作家都有所偏好,未能体现“相兼”的大家风范。C本序开篇高屋建瓴,直接从创作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诗学理论,语言简洁,结构严谨,观点明确,体现出格调谨严的诗学精神。D本序集中体现了作者的诗歌理论,行文叙议结合,内容不枯燥,以陶渊明等例入文又间以“行者”之喻等,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答案B解析结合文本内容“夫自汉、魏、晋、唐而降,杜甫氏之外,诸作者各以所长名家,而不能相兼也”分析,表述过于绝对,根据文意,“杜甫”应除外。参考译文诗歌的要义,包括体制、意蕴、趣味三者罢了。用诗歌的体制来辨别文体,用意蕴来表达情感,用趣味来极尽美感的妙处。文体不分清楚诗歌会变得歪斜粗陋,这和学习古人是相违背的;情感表达不到位诗歌就会落入浮夸空虚,这样诗歌就不感

      《(浙江专用版)2020高年考语文 二 选择题快练六(含解析)》由会员人***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版)2020高年考语文 二 选择题快练六(含解析)》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