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梅县某村公王崇信调查分析

20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08281956
  • 上传时间:2023-03-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6.35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梅县水车镇小桑村公王崇信调查分析 嘉应大学客家研究所 肖文评 小桑自然村位于梅州市东南山区,距市区35公里。全村包括小桑、坑尾、新湖、双湖四个管理区,现有人口5000余人,共一三姓,40多个自然小村,呈带状分布在梅江支流小桑河冲积小平原或山麓上,方圆近30平方公里。这里民俗活动最突出的是公王崇信,俗谓“泮坑公王保外乡,小桑公王保村庄”,在梅县久负盛名。80年代初恢复了曾经中断的公王出巡活动,为我们探讨公王崇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会。公王崇信在粤东、闽西、等地都相当盛行,是客家地区民俗的重要内容。1995年暑期,在嘉应大学客家研究所副所长房学嘉先生的支持和帮助下,笔者对小桑村做了为期10天的田野调查,采访了近100个村民(详见附表1),获得了近10万字的第一手资料,并在1996年正月初二至初六亲自参加了等公王活动。现将调查内容整理归纳分析如下(所叙内容以民国时期为主)。一、宗姓村落概况小桑公王每年要定期巡视全村各姓40多个祖宗屋,接受所有男性俗民的祭拜。全村各宗姓迁居历史及分布概况如下:何姓调查材料表明,现有

      2、小桑各姓中最早定居的是赤土岭何姓,不知从何处迁来。3世开基,己传至32世,相传以前小桑村又叫何半村,何姓占全村户口一半以上。因得罪一从丰顺路过的大官,何姓怕灭族而逃迁今天清远、揭阳、大埔、河源等地,只留下一媳妇带一小儿子寄居娘家本村钟屋,才得以将宗脉留传下来。这一媳妇死后竖的墓碑为“钟声杨何公之墓”,至今仍在小桑顶子岭山上。揭阳、清远等地裔孙在光绪年间曾回来接过宗祠香火。钟姓至今称那个媳妇为何姐婆、何家婆,何姓人称她为祖婆。因为这重关系,钟何两姓不通婚。卜姓4世祖从福建宁化迁松口金盘桥,8世祖迁畲江双罗坑,9世祖迁小桑?上蛇形开基。传说9世祖时36个结拜兄弟林、杨、卜、亦、刁、毛、科7姓造反打江西,用竹杆挑灯笼,晚上看上去象很多人,声势很大。朝廷得知后,派人来查风水,认为没有英才出现,就下令灭族。唯9世祖1人从狗洞爬出逃得性命,到这山坑里隐居。先后娶妻古氏、蓝氏,生应孚、应祖、应宗3子,后发展为3大房,后裔迁居小桑围嘴上、国里、塘背(这3地房屋围在一起,总称大围里)、塘头上、旱塘、彬子岗下、方头嘴、卜屋角及水车龙岗坪、广西容县等地。祖坟名为“九世祖考钦授锦衣卫字铭记号宦祚卜公之墓”,“

      3、元勒封九世祖妣卜母古太夫人之墓”。官名纯属虚构,但时间大致可信。卜姓大约元末明初迁居?上,现已传至34世,也可映证。分迁各地的卜姓大年三十上午要自带三牲到?上祖屋祭祖后,再回自己小祖堂祭祖。农历八月十五左右祭扫祖坟,还要到梅县下市卜屋、松口卜屋祭祖。黄姓从福建迁小桑田心,以开基祖为1世祖,4世祖十二郎公、十四郎公分迁小桑黄屋排、下井开基,后又有迁黄竹湖开基者,现已传至24世。另外一支从梅县水车大立迁小桑坑尾外坑,6世开基,12世兄弟俩再迁坑内,兄娶本地罗姓女子为妻,发展至中心屋、楼下、石牙下3个支派,现已传至23世。两支互不相属,但联系紧密。林姓从梅县畲江迁小桑伯公岭下、上峰,7世开基,已传27世。迁上峰7世祖有女无子,招钟姓男子为婿,创上峰林屋,下峰林屋。不知何时复姓钟,称上钟屋,下钟屋。但林姓祖牌一直置于祖祠神龛中,与钟姓祖宗同受尊敬。赖姓从丰顺马图迁小桑螺田上,2世开基,6世分迁坪下,7世分迁湖沥,已传至22世。刘姓从兴宁江背刘屋迁居?上,3世开 基,创建刘屋村落。8世分迁旱塘塘头上,10世又从塘头上分迁田背山,已传至25世。大年三十上午都集中到?上祭祖,9月20日祭扫祖坟。尝产

      4、很多,据不完全统计有水田100多亩,山地更多。符姓不知从何地迁?上,5世开基创符屋,已传至23世。罗姓从福建宁化石壁迁大埔湖寮,再迁三河坝、梅南罗田家、小桑螺田上。打鱼为生,因坑内河里鱼多又大,再迁坑内海背,6世开基。不知哪一代,年三十祭祖时,因下大雨两小房迟到,被海背强房拒之门外不让祭祖,只好另创中心屋和当头屋两祠。大年三十要集中到海背老祖屋祭祖。现已传至25世。另外一支从大埔迁小桑竹圆围,5世开基,已传至21世。又有一支从蕉岭松源蓝沿畲迁梅南龙冈再迁小桑湖洋背,8世开基,一三世分迁湖巷,已传至27世。3支互不相属,但关系相当密切。叶姓从梅县长沙迁小桑高田上,9世开基,已传27世。钟姓从大埔马图迁小桑上钟屋,5世开基,5世祖可能就是被林姓招为女婿者。后裔分迁下钟屋、湖洋背、河背、黄葛排、贵阁塘、铁炉坑、湖洋角、?脚下、?顶上等地。年三十都到上钟屋祭祖,11月20日祭扫祖墓。统一办三牲,出钱多的人有份吃胙肉。已传至24世。杨姓从畲江新山迁寨颈里,27世开基,已传至42世。另有一支从水车?下迁岭下,31世开基,已传至41世。两支互不相属,但红白喜事互相往来。丘姓从梅县水车丘排迁鸭嬷垄,1

      5、0世开基,已传至22世。朱姓从水车河背曾屋迁大塘,一五世开基,已传至23世。岭下杨姓人大多租大围里卜姓的田耕种;丘姓祖宗十分穷,没有一亩公尝,朱姓情况也差不多。反映出他们迁来较迟,土地基本被别人开垦了。以上一三姓,是解放前夕也是今天居住于小桑的宗姓。民国时有“头罗二卜三钟四赖五黄六刘”的说法,这六姓都在100丁以上,是小桑的大姓。在历史上,还有十余姓在小桑居住过。在黄屋排下有地名曾屋、廖坪、廖屋下,高田上叶屋旁有杜屋排,旱田上有曾屋塘,寨颈里杨姓祖屋是曾姓老屋,在双湖与大围里之间有李家山,在田心对面有李树窝,在坑外有黄朱角、张郭排、犁泥段,在坑内有邓屋、唐屋、李屋、杜屋地名。相传鸭麻垄丘屋以前叫江屋下,吴姓住在大塘一带,李姓住在大井一带,廖、曾、杜、李都比田心黄姓更早开基。民国30年卜德运在围嘴上村后建的伯公庙墙壁上题写“秦乱时之人方、刘、廖、曾、黄由杨子江抵小桑”,也可映证廖、曾曾在小桑居住过,但所说时间不足信。康熙六年被封为铁汉女的钟氏之夫邹永福家住在岭下,现在邹姓已不见了。概言之,从传说,现有地名和历史文献考查,曾居住于小桑有据可循的至少有廖、曾、杜、李、江、张、郭、犁、邹、吴、

      6、方、邓、唐等一三姓。各姓居地及其分居地绝大部分都建有自己的祖宗屋,据统计小桑现存50多个。一般都是二堂一井结构,前为半月形池塘,后为弧形花胎地和风水林。除坑内罗黄两姓部分人共一祖宗屋同居一自然小村外,其他都是聚族而居的单姓自然小村。各个祖祠大多拥有1份公尝,又称祖尝,是祖宗留下来的公共产业,不准买卖。祖尝表现为田产、山林、鱼塘等,由族长(俗称叔公头)掌管。田地按照规矩由各户轮流耕种,交纳部分谷物供祭祖扫墓之用。等公王办点心招待神头的费用也由尝产支付。黄罗共祠坑外黄姓兄弟之兄娶坑内罗姓之女,因风水不好被告知住下去要绝,准备迁到坑内里面的山窝里居住。但罗母很痛爱其女,怕被老虎吃掉,不同意,要女婿在罗屋旁搭茅屋住下。一地理先生见茅屋后认为占了好风水,以后要占坑内人口田地的一半。罗父要收回,但罗母不同意。后黄氏果真兴旺起来。原先岳父房屋和女婿茅房被改造成为祖宗屋中心屋,甥舅祖牌同堂,左为罗姓祖牌,右为黄姓祖牌,以左为尊。大年三十,黄罗两姓在同一祖屋同时祭祖。等公王时由两姓各派一代表去接公王,同时祭拜。 小桑明朝时属程乡县(今梅县)万安都3图,康熙年间名为牛岗坪大林乡 康熙程乡县志杂志。乾隆、光

      7、绪时名为龙岗坪堡(后改名龙文堡)大林约,又名小桑村 乾隆、光绪嘉应州志图说。,共9甲。9甲名称、姓氏、地域如下: 见1982年按旧制编写的出巡公王爷爷大薄。顺序 甲名 姓氏 地域1塘唇甲卜、丘围嘴上、塘背、国里、旱田里、丘屋2赤土甲黄、何、卜黄屋排、赤土岭、塘头下、竹窝里、黄竹湖 钟、叶 下井、贵阁塘、高田上3田心甲黄、杨田心、岭下、寨颈里4湖沥甲赖、林、卜湖沥、伯公岭下、方头嘴5螺田甲赖、罗螺田上、坪下、湖巷6坑尾甲黄、罗、卜坑内、坑外、彬子岗下7 寨上甲卜、刘、符寨上、刘屋、卜屋、符屋、旱塘、大塘8罗卜甲罗、卜湖洋背、朱圆围、卜屋角9钟屋甲钟上钟屋、下钟屋、湖洋角、湖洋背民国一八年(1929)前全村有800余户,4000余人。民国一八年古大存等人在九龙嶂、小桑等地建立革命根据地,遭到国民党军队的残酷剿杀,小桑大部分房子被烧,1000多人被杀或病死、饿死。各姓迁居、世系、居住时间等情况详见附表2。二、公王及其传说小桑人都说,桑公王有三兄弟,老大为明主公王,坐坛;老二为出巡公王,每年定期出行全村巡视各祖祠,查知各处病虫灾难,报告给坐坛的明主公王;老三射猎公王,喜好打猎,为猎神。三兄弟各

      8、有庙宇。老大的长1米,宽0.7米,高0.7米,在围嘴上村前200多米的河边。老二的较大,高5米,面积一五16平方米,位于丘屋对面的山麓河边。老三的比老大的小点,2尺见方,在赤土岭进入湖沥的山脚下。三个庙里都放着香炉,老大老三的各放一个,老二的放着大中小三个,分别代表大中小三兄弟,这些香炉就是公王的替身。没有木雕或泥溯神像,但有一张公王神像图。图上有明主、出巡、射猎公王三兄弟,还有他们手下的云中白马三郎夫人、郎郡庙阁七娘、押衙、判官、花公花母、九子圣母等等众多神明,号称是公王手下将、手下兵。关于公王的来历,俗民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致有5种说法:1.救驾有功封王传说公王封王前是小桑大围里前面小桑河边16颗大榕树下的土地神。明朝时西番打中原,匈奴兵包围了明太祖,明太祖被围困在小桑附近的九龙嶂。西番人作法刮起大风,没有人敢去救。16棵榕树下的土地神三兄弟显灵,变为神兵、神将、大黄蜂攻击匈奴兵,匈奴被打退。明太祖转危为安。土地神三兄弟救驾有功,被封为王,因救的是明太祖,故封为明主公王,老二封为出巡公王,老三封为射猎公王。后来群众年节祭拜,有求必应,就信仰起来。 2.助杨广有功封王。公王封王前是从

      9、石头里爆出来的,名为石车、石马、石古,三人结为三兄弟,又有人称他们为云中白马三郎。杨广落难时被三兄弟用三座山的影子遮盖躲藏起来,后又帮助杨广打天下,作战有功,被封为石车、石马、石古大王。杨广做皇帝(即随文帝)后封他们为三山国王,即明主公王、出巡公王、射猎公王。当村里发人瘟、牛瘟时,扛他们去游村,游完村灾难就消除了,因此崇信的人就多起来。3.公道说。公王原不是神,而是人,办事十分公道,比中央还公道,后被人冤枉,投水死了,大家为了纪念他,就封他为公王。据说他投水的那一天是4月最后一天,为纪念他,就在这一天开始出巡。又有人说公王不分房界,姓界,你这边来我这边去,整个小桑都统一,十分公道、公平、公正,故名为明主公王。4.化身说。传说公王原是行善的人,办了许多好事,给小桑人做了很大贡献,死后为了纪念他们,就尊他们为神。或说他们死后化身为神,保佑村民,村民就把他们称为公王。还有一传说认为小桑古时候很乱,老百姓不得安生,有个人很有力气,保护了小桑,居民为表彰他就封他为公王。5.一致对外说。以前小桑外面的寨下村人多势众,经常上来抢东西,小桑人少力弱,为了团结各姓一致对外,各村共同等公王以便商量对策。后来慢慢变为民众崇信。传说虽然莫衷一是,但公王很灵则是众口一致。村民非常崇信公王,每年的公王出巡活动是小桑人的盛大节日,俗称“等公王”。三、公王崇信公王是小桑人信仰中最主要的崇拜对象。崇信公王是小桑人规模最大、人数最多

      《梅县某村公王崇信调查分析》由会员pu****.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县某村公王崇信调查分析》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